经历了一场大乱,迎来了一场王朝更替,北京城仍旧是那个北京城,北京城的状况仍旧是北京城的状况。
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没有进行过任何的实践,只会坐在那里空谈空讲。在他们嘴里,似乎天底下什么事情也难不住他们。似乎天底下的任何事情,只要是他们做,他们就能做的比别人好一千倍。
“说就改天动地,做就无能为力。”这种人,其实是缺乏唯物主义的基本认知,不具备实事求是能力的糊涂蛋。
王书辉在复兴党内反复的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要笨蛋,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要糊涂蛋。”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复兴党几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的整风运动中,很多有了点文化就开始犯糊涂,成了那种“说就改天动地,做就无能为力”的家伙,都被复兴党的肃委会揪了出来。他们不是被下放到农场和矿山进行劳动改造,就是被复兴党直接开除出党。
所以十多年下来,复兴党内思想教条行事机械的“笨蛋”很多,但是那些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糊涂蛋”却很少。
虽然复兴党在王书辉的领导下能够用严厉的手段保证自己的组织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但是,复兴党也没办法把天底下所有的“糊涂蛋”都解决掉。
除了复兴党之外,北中国的主要势力中,已经被基本上清除的明王朝方面的“糊涂蛋”最多,大顺王朝,也就是过去高迎祥领导的闯军次之。倒是因为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奉养那些没用的“糊涂蛋”,使得后金女真这个奴隶制部落政权里的“糊涂蛋”最少。
新建立的有点沐猴而冠味道的大顺王朝里面并不是没有明白人。比如已经被大顺皇帝高迎祥冷落,受到大顺王朝的“文官”“武将”们排挤的李岩。比如已经匆匆的赶回北京城负责京师周边地区防御工作的李自成和张献忠。
但是,就像所有的缺乏重建过程的封建王朝一样,高迎祥在接管北京城后,因为缺乏城市和国家管理经验,所以接收了很多原来的明王朝的官员大臣。
要知道,凡是在封建王朝更替中能够稳稳的站住脚跟,几乎不少到任何的利益损失的统治阶级,一般情况下都是那种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落后最反动的利益既得集团。只有那些完全没有国家和民族概念,做任何事情都以本集团本家族利益为目的的既得利益集团才会膝盖特别的软,脸皮特别的厚。
高迎祥麾下,包括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他们都缺乏治理国家运作政府的能力。让他们打仗,在长期的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实实在在的摸爬滚打,这些人说起来可能算是顺手。但是没有任何的实践和经验,也没有任何的理性认识,让这些人管理国家运作政府那根本就是个笑话了。
高迎祥麾下的人不是没有想要在作为政府机构的新建六部衙门里面抓权占位的。但是别看当官儿这件事情似乎很简单,但是真要到了那个位置上去的话,没有相应的能力是做不成事情的。
高迎祥麾下没有具备这方面经验和能力的人,但是北京城内并不缺乏具备这种能力的人。
大明王朝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市民暴乱而倒台,但是除了崇祯皇帝和孙承宗袁崇焕等几个有点忠心的大臣以外,大明王朝上层的大部分官员都仍旧留在北京城内。
李岩当初给高迎祥制定的计划,高迎祥表面上说要全部遵行,但是他在心里只赞同李岩计划的前半部分,也就是制造混乱里应外合的突袭北京城那部分。
如果不是脑袋一热奋不顾身的登上皇帝的宝座了的话,高迎祥的想法其实是从北京城里掠出大量的资金来,然后带着金银财宝跑回陕西建立一个小朝廷。因为高迎祥自己也知道,闯军就是再怎么增加部队的人数,也不是复兴党的对手。
坏就坏在,高迎祥进了北京城后彻底的发了昏,犯了迷糊。皇帝的宝座和至尊的身份对于他像毒品一样无法自拔。但是即使这样,高迎祥也给自己留下了最后的后路,那就是从山西杀回陕西,然后凭借自己的手中的财富和军队,成为一个臣服于复兴党的独立地方势力。
这也是高迎祥把五万多部队派往山西方向的原因。
然而高迎祥经营的退路并不稳固。复兴军的一个军团轻松地击破了他布置在山西地区的部队。然后一支三万人左右的复兴党鲁东军区的二线部队,就驻扎在了直隶到山西的各个主要关隘处。这样一来,一个针对北京城的西南方向的包围圈就完全的成型了。
到了这一步,高迎祥要还是没有彻底的认清自己退路已断的现实的话。那他也太愚蠢的了一些。
明朝末年这个时代的人,如果没有接受复兴党的教育和改造,没有实实在在的生活在复兴党的治下的话,任何人都是很难理解复兴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的。
孙元化和卢象升之类的大明官僚当初错误的判断了复兴党,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封建争霸势力当初也没有认识清楚复兴党,高迎祥这个草鸡皇帝当然也没有搞明白复兴党怎么回事儿。
高迎祥用自己的经验来看待复兴党,所以他就觉得只要自己把皇帝的桂冠送给了复兴党,再给复兴党交上一笔肥厚的买路钱,那他逃回陕西当个割据势力的小打算似乎就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毕竟多年来和复兴党的交往让高迎祥觉得,复兴党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嘴脸。
所以,当西北方向和西南方向两个复兴军的主力军团不断的缩小包围圈,逐渐的把致命的吊索套上北京城里的高迎祥的时候,高迎祥反倒是在北京城里发起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行动。
他突然对已经投靠效忠了他的那些原明王朝的文官勋贵下手,对他们进行了非常残酷的拷打和逼问。大肆的对北京城内的官僚富豪们进行抄家。
高迎祥的做法,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明白是为了什么。
对于李自成和张献忠来说,高迎祥玩儿的这一手可谓是两人率先开创的。对有钱人进行“拷饷”,这是为了和复兴党做交易进行的准备。
高迎祥不想把紫禁城了里的宝贝拿出来用做交易,这一点本身也因为这样的过程而身家丰厚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都能理解。
1632年4月,复兴军中原第二军团的司令部里,军团总指挥政委罗克敌和军团班子的主要成员正在接待一个陌生人。
只见这个人一进司令部的营房就干净利索的跪在地上,然后大声说道:
“大顺户部侍郎李岩,愿投效王师!”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