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323章 杨成招兵

本章节来自于 重生唐朝当皇帝 http://www.lishu123.com/121/121111/
    王忠嗣这样被杨成派出去的人解救了,并且没有人知道是杨成派人救下的王忠嗣,虽然还有那些蓝田关的守军在那里,但是这些守军看到王忠嗣被人救走,心反倒是有些激动,最后任由左车将王忠嗣带走了。

    至于那个校尉,左车也没有杀他,因为此时他活着要是还难受,因为王忠嗣没有死,一切都是未定,李林甫心一定会非常不安,那是这个校尉会是什么结果,自然不好说。

    此时,这个校尉的心万分难过,他恨不得自己死了,但是偏偏还活着,并且不知道如何是好,逃命他还没有勇气,身不得这份体面富庶的差事和身份,此时只能祈祷李林甫高抬贵手放过他。

    杨成对于这些人的死活一点都不关系,当得知左车将王忠嗣成功救走之后,杨成心费非常满意,同时也消息还没有传回长安之前,又将王忠嗣的妻子和几个小妾暗藏匿了起来。

    当王忠嗣的事情传回长安之后,顿时震撼了整个长安城,李隆基震怒不已,因为李隆基得知的消息是王忠嗣骄横跋扈,到了蓝田关之后对守将和守军羞辱不断,最后激起兵变,王忠嗣惊恐之余逃命,然后不知所踪。

    随后,气势汹汹的禁军士卒冲入王忠嗣在长安城的府邸之后,发现已经是空空如野,王忠嗣的妻子和小妾都已经不见了。

    于是,看到这般样子,众人自然认定王忠嗣待罪不满朝廷,然后叛变朝廷了,不然家眷怎么也会消失,摆明了是提前有预谋了,然后同时行事,突然消失。

    一时间长安城被王忠嗣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王忠嗣的事情,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说王忠嗣是投奔了吐蕃,吐蕃普赞弃隶缩赞给了他一个大将军的官职,还有人说王忠嗣是去了北方草原躲了起来,那里是他的根基,准备躲过这段风声之后在出来,然后号召人马自立为王,还有人说王忠嗣是躲到南方的小国去了,在那里安度晚年了。

    一时间众说纷纭,长安城的百姓都对王忠嗣的事情好不已,每天都在议论着。但是这些事情一点都没有影响到杨成,此时杨成开始准备在长安城一带招兵了。

    南邵的罪名已经在长安朝堂亮明了,此时李隆基讨伐南邵的诏书已经下了,杨成以岭南节度使的身份统兵讨伐,岭南又来有守军两万,李隆基诏令杨成可以在长安城招兵一万,以三万人征讨南邵王归义。

    并且杨成已经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平定南邵,虽然还没有开战,但是杨成知道战事绝对不会轻松的,淡淡凭三万人想要征服乌蛮六部,实在是有些困难,况且云南的地势也不同于北方的狂野,所以战斗方式也完全不同。

    杨成同时初来乍到,如何能够在那些乌蛮人擅长的山林作战打败他们,杨成心也没有底,况且南邵王归义既然敢造反,那说明他们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杨成此时还没有招兵,岭南倒地是什么样子,杨成也说不准。

    况且,最令杨成心担心的是吐蕃人会不会出兵帮助南邵,这才是杨成心最担心的,毕竟吐蕃人此时在陇右虽然保住了石堡城,但是被杨成杀伤了五万精锐,一时间也恢复不过来,如果能够联合南邵一同出兵,那样可以挽回他们的颓势。

    而且,杨成知道历史吐蕃人是和南邵联合的,并且出兵相助,最后打败了唐军,从而让南邵彻底摆脱大唐自立,从此成为一国了。

    杨成此时唯一想做的事情是尽快完成招兵,然后开赴岭南,开始练兵备战,并且尽快熟悉云南的局势。

    此时,伴随着王忠嗣的事情在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杨成的招兵开始了,杨成招兵选择的地方是皇城的大门口,这里平日里人流大,而且此时李隆基已经搬到兴庆宫了,所以也不会惊扰到皇帝。,

    招兵的告示一贴出来,马在长安城传来了,毕竟这样的征兵在大唐还是很受到一些人的欢迎的。

    对于此时还是门阀士族的年代的百姓来说,想要出人头地,出了科举机会没有第二条路,但是科举取士对于平民子弟录取的非常少,还是那些门阀士卒垄断着朝堂。

    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博取功名的好机会,那是从军,大唐边疆广阔,而且大唐对外战事不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所以很多贫寒子弟,甚至奴仆出身的人在边关立功受赏的也大有人在,这是最短的捷径,只要杀敌立功及可以,功名官位会随之而来,但是这里面的风险还是众人皆知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捷径,很多人还是愿意冒险尝试的,况且从军之后生活毕竟回得到改善,而且还有一笔不少的安家费,对于那些一户有多个男丁的人家来说,派出去一个男丁从军,不仅可以减轻家吃饭的人口,而且还会换来一笔不少的安家费,这样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家的兄弟人多的,一般都会有从军的,而且没准那天自家兄弟在边地立功了,到时候随便拿回来一些赏钱,那可能够给家置办不少好的田地了,生活也会随之改变的。

    而且这种事情是经常有的,当初李靖征讨西域的时候,随军的士卒又三千人,但是回来的不到一千人,但是每个人都是衣锦还乡,并且都是拉着整车的珠宝,回来之后变成富裕的地主了,置办了百亩的良田。

    此时,理学还没有兴起,所以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还没有出现,所以从军的很多人都是良家子弟,并且抱着出人头地的想法而去的。

    于是,随着招兵的告示贴了出去,顿时皇城外的大道身挤满了人,大本都是前来应招的青壮,很多人都是整村的过来,或者是兄弟几个一起来,这个时代是这个样子,此时能够活下去是一切的目的,很多百姓都是贵族和皇室子弟的佃户,于是招兵的告示一出。

    那些忙碌一年都吃不饱的村落的青壮纷纷出来了,这些青壮不想一辈子都做权贵的佃户,忙碌一年都吃不饱,所以一些村子都是百青壮集体应招的。

    杨成虽然来自后世,但是对于招兵也没有那些新的想法,况且一个士兵的战斗是在后来的训练和打仗积累起来的,所以杨成此时选拨的标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杨成在广阔的大街设置了一些项目,开始的是身份登记,没有限制,每个人拿着自己登记好的身份牌,然后开始检测,首先是甚高和体重,还有外官的检查,主要是确定这个人是否有疾病。

    然后是力量的检查,通过举起不同重量的石块来确定,随后是一个障碍测试,攀爬一个高台。

    正个检查这三项,非常地简单,也是大唐兵部招兵的检测项目,但是杨成对第一个项目进行了改变,那是在登记的时候不限制身份了。

    之前在大唐招兵的时候,只限于有身份户籍的百姓,对于那些没有户籍的奴仆来说,他们是无法从军的。

    所以,杨成的招兵告示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很多奴仆都来了,他们的很多人都是希望摆脱奴籍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摆脱奴籍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有一些奴隶身份和地位,还有享受的生活都是非常好的。

    想左车杀死的那个李林甫的管家,其实是李林甫的家奴,但是这个管家的身份和地位在长安城都是没有人敢招惹的,也没有人敢把他当做奴仆来看待。

    一些权贵和富裕人家买回去的奴仆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并不是所有奴仆都是希望摆脱奴籍,但是自然还是有很多奴仆希望拜过奴籍的,于是纷纷来应征了。

    同时杨成还在登记的身份牌加了一点,那是特长,杨成非常在意这一点,他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个特长并不是武艺的高超,杨成的这个特长非常广泛,只要是对打仗有力的都可以,甚至一些人说自己会酿酒,也被杨成招募了。

    同时,杨成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招兵的台子,是给郎准备的,杨成知道战地救治的重要性,但是兵部根本没有那么的郎可以调配给杨成,于是杨成只能自己招募了。

    杨成在招募郎的地方摆了鲜明的告示,饷银优厚,是一般士卒的十倍之多,甚至医术高超之辈,一时间也吸引了大量的郎前来应招。

    杨成也没有想到招兵竟然有会这么多人应招,一万人的名额很快招满了,杨成紧紧只有了三天的功夫,杨成心也不免一阵的惊愕。

    最令杨成开心的是一万人有两百名郎,这是杨成最欢喜的地方,并且杨成从兵部得到了一千名工匠。

    至于铠甲和并且,此时的大唐是鼎盛之时,自然是不会差这些的,兵部一次给杨成调补了一万五千套明光铠和百套将军铠,还有长枪五千,长槊三千,横刀五千和大量的手刀和盾牌。

    同时还给杨成调拨了三千匹战马和五百辆大车,还有三万石粮食和大量的饷银。

    杨成心一阵的欢喜,同时也让杨成知道了大唐的底蕴了,并且杨成明白战争打的是国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今年的小说重生唐朝当皇帝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唐朝当皇帝最新章节重生唐朝当皇帝全文阅读重生唐朝当皇帝5200重生唐朝当皇帝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今年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