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277章 血腥的大朝会

本章节来自于 重生唐朝当皇帝 http://www.lishu123.com/121/121111/
    王忠嗣回到长安了,然后是董延光也回到长安了,这两个边疆大将同时回到长安城,也让长安的百官们对事情的猜测更是多了。 ///

    其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内幕的,也不知道董延光兵败的消息,此时他们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

    但是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李隆基下了圣旨,于是有一些官员知道了内幕,但是他们也只是知道皇帝召见王忠嗣和董延光回朝,知道董延光兵败消息的人很少。

    随着两位边疆武将回朝,李隆基的大朝会也随之开始了,这也是科举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枢百官全部到场。

    朝会一开始,李隆基是一脸的怒火,他对于兵败是绝对忍受不了的,石堡城在他看来已经是囊之物了,杨成打败了吐蕃名将莽布支,甚至在长安的马球大赛将莽布支击杀,同时杨成一把大火烧了吐蕃赞普弃隶缩赞的两万白狼卫,吐蕃五万大军命丧杨成之手。

    这对于贫瘠的吐蕃来说,已经是伤筋动骨了,所以李隆基认定此时的石堡城绝对是囊之物,集合陇右和河西的两镇精兵,是伤亡过万,李隆基也不会心痛,也要拿下石堡城。

    但是此时董延光传回来的消息是攻打石堡城失败了,伤亡超过五千人,李隆基从来都不会计较伤亡的,他只看结果,结果是董延光在石堡城下兵败,这是李隆基无法忍受的。

    而且,董延光在奏折说明是因为王忠嗣不发河西之兵增援石堡城,才会让他兵败的,李隆基也认可了这个事实,于是又将王忠嗣招回来了。

    虽然现在是王忠嗣对突厥人最后一战的时候,但是李隆基依然要将王忠嗣召回朝,因为在李隆基看来突厥人已经是苟延残喘了,长久不了,而且突厥可汗白眉已经派出使者来到长安,向李隆基请和,甚至带着一丝请降的意思。

    这样的突厥人已经不足畏惧了,召回王忠嗣也没有关系,是再让突厥人惨活几个月也没关系,况且在过几个月要到冬季了,北方草原将会是一片冰天雪地,到时候是唐军不出击,那时败亡的突厥人也绝对不会好过,能不能熬过去都是不确定的。

    其实,在李隆基心召回王忠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是王忠嗣违背了他的旨意,董延光虽然兵败了,但是董延光很听话,到了陇右短短的半年功夫反动了对石堡城的攻势,当初的皇甫唯明到了陇右知道种地,要不是出来了一个杨成,现在陇右什么样子还不好说呢。

    所以,对于董延光的惩罚,李隆基心已经有了定论了,董延光很听话,最重要的是听他的话,这样的臣子李隆基喜欢,虽然本事一般,但是用着放心,所以对于董延光的惩罚也只是象征性的,之后还是会继续使用的。

    但是,王忠嗣不一样了,王忠嗣很厉害,是一员名将,大唐北方这些年安宁的局面是王忠嗣的功劳,从张守珪死了之后,北方一直动荡不安,但是随后王忠嗣的崛起让大唐北方又安宁了下来,而且兵威更胜,契丹人和奚人被打的一点还手的力气都没有了,突厥人已经开要灭国了。

    要知道突厥人立国时间已经超越了大唐,他们有自己的字和信仰,还有自己的官僚制度,已经是非常明的国家了,最强盛的时候骑兵五十万,控制着北方万里之地,当初李渊和李世民都向突厥人称臣过,纳贡不断,以换取大唐的安宁。

    但是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突厥王国,这样被王忠嗣给灭国了,这在大唐众人看来简直是一个迹。

    起初,看到王忠嗣的才华之后,李隆基心非常欢喜,因为王忠嗣是他的养子,在他身边长大,李隆基才会放心地将四镇帅印交代王忠嗣的手。而且王忠嗣也不辱使命,手握四镇帅印,将大唐北方的敌人全部打败了。

    但是此时看到王忠嗣竟然违背了自己的旨意,没有调动河西的守军支援董延光攻打石堡城,李隆基心突然生气了一丝寒意,他感到一丝恐惧,之前对他言听计从的养子,此时竟然敢违背他的意愿了,甚至对他的圣旨也敢置若罔闻,这让李隆基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尤其是此时王忠嗣手依然是掌控着三镇雄兵,在加他在北方收编和招降的夷族部族,王忠嗣手可以调动的大军不下四十万,如果王忠嗣有了不安分的心思,那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况且李隆基知道王忠嗣在军身受士卒的爱戴,甚至北方的那些胡人和夷族也都敬仰他,这样的人如果有了反心,那么绝对是大唐的一个末日。

    于是李隆基又将王忠嗣召回来了,即使北方对突厥人的战事还没有结束,但是依然将王忠嗣召回来了,是为了解除李隆基心的恐慌和愤怒。

    此时,李隆基冷冷地看着大殿下面的群臣,一时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的,尤其是董延光,更是身体有些颤抖,虽然他是武将出身,但是帝王的威严还是不容质疑的,是杨成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李隆基身的那种杀机和怒火,心也不由地肃然起敬了。

    李隆基冷冷地看着下面,然后带着怒意地说道“董延光出来。”

    董延光听到李隆基的话之后,二话不说,也不敢有任何的滞留,然后快步走出了队列,然后马跪在地,朝着李隆基磕头请罪,一身的铠甲明光鲜艳,响声不断。

    “罪臣董延光叩见陛下,罪臣兵败石堡城,请陛下降罪。”

    董延光随后朝着李隆基请罪道,声音带着一丝悲怆,同时也带着一丝不甘。

    杨成看到董延光来向李隆基请罪,心不由地一阵惊愕,虽然战败了,但是也不至于来请罪啊,况且他还有借口的。

    随后,杨成想到了李林甫,然后看向前面的李林甫,看到李林甫依然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丝毫没有注意董延光的举动。

    但是杨成知道董延光所作的一切都是和李林甫分不开的,甚至是李林甫暗授意的,因为杨成是知道李林甫的阴谋的。

    果然,董延光来像李隆基请罪的手段立刻奏效了,李隆基脸的怒火也消失了,虽然依然还是非常气愤,但是李隆基的心境也渐渐平息下来了,况且他的心还没有处死董延光的打算的。

    然后李林甫朝着董延光缓和地说道“兵败了还有脸回来,你难道不知道军法无情吗?”

    众人听着有些不解,这不是皇帝陛下召见董延光回来的吗?但是有谁活的不耐烦了,谁敢说出皇帝陛下的错误来。

    董延光自然知道这是皇帝召见他回来的,但是此时也和众人一样,皇帝是没有错的,然后朝着李隆基说道“陛下,臣知罪,请陛下发落,但是臣在临死之前,一定要见到陛下,那是为了五千死在石堡城下的儿郎喊冤。”

    来了,杨成心一阵的紧张,然后眼神凝重地看着依然跪在那里的董延光,知道董延光要进入话题了,这次是李林甫的计谋,借机除掉王忠嗣这个大威胁。

    不然,等到王忠嗣灭掉了突厥人之后,那时开始灭国之功了,李隆基的封赏不是一个宰相都是轻的,那时李林甫可要面对一个重大的威胁了,所以他要尽早除掉王忠嗣,这样才可以保住的相位和他独霸朝堂的梦想。

    “你有何冤屈?”

    李隆基其实早知道董延光想要说什么了,他已经看过董延光的奏折了,但是此时还是要问出来,毕竟是当着大殿的百官,董延光要事情说清楚,这样才可以方便李隆基治罪王忠嗣,不然百官和士卒都会不信服的。

    然后,董延光像是来了力气一般,立刻抬起头来,然后凶狠看着王忠嗣,随后指着王忠嗣大声地说道“陛下,王忠嗣拒绝派出河西守军支援陇右,以至于臣手下兵力不足,被吐蕃人打败,不然也不会损失五千儿郎。”

    董延光越说越激动,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一时间整个大殿都一阵的寂静。

    此时,百官终于是明白发生什么了,原来是这么回事,然后顿时是一阵的议论纷纷,都是子啊低头议论着王忠嗣,认定王忠嗣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毕竟他是皇帝陛下的养子,在众人认定,是董延光不出兵,王忠嗣也绝对不会不出兵的,一时百官心也有些不解,然后将目光投向了王忠嗣,想要听一听这个大唐天神一般的战将是怎样解释的。

    此时,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王忠嗣,等着王忠嗣的解释,杨成也是如此。

    杨成是知道董延光和李林甫的计划的,是王忠嗣出兵了,那是董延光也绝对会兵败,然后将罪名依然栽赃到王忠嗣的身。

    况且在杨成看来,这个模样的董延光,想要不败都难,难怪李林甫会选择他出兵打仗,真是想要取胜都是非常苦难的。

    李隆基也将目光投向了王忠嗣,然后冷冷地看着他的这个样子,心一阵的清冷,对于威胁到他皇位的人,无论这人是谁,都要去死,这是李隆基心的坚决。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今年的小说重生唐朝当皇帝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唐朝当皇帝最新章节重生唐朝当皇帝全文阅读重生唐朝当皇帝5200重生唐朝当皇帝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今年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