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妃娘娘,陛下来了!”
“陛下来了?快去迎接……”
曾经的陆欢儿现在的贤妃似乎看起来跟以前的变化不是很大,即使在这暮气沉沉的深宫内也不改往日的性子,欢乐地如百灵鸟一般,为这暮气沉沉的后宫带来了一丝生气。
贤妃得宠,这已是宫内人人都知道的事了。可很少人知道,正是因为她这一份灵动才俘获了帝王之心。
“臣妾拜见陛下,陛下万……”
“哈哈……欢儿快起来。”
还未等欢儿行完礼,年轻的天子便已上前搀扶起欢儿,道:“下了朝,便想着你昨个儿有些不舒服,过来看看。怎么样,好些了么?御医怎么说?”
“无碍了,只是昨个儿吃多东西有些积食,吃了御医开得药便好了。”
欢儿拍了拍自己的胳膊,吐了吐舌头道:“臣妾自小就壮得跟牛一般,哪那么容易生病。”
“呵呵,又调皮……”
宣颢臻刮了下欢儿的鼻子,宠溺地道:“都贵为皇妃了,说话还这么粗糙,没得惹人笑话了。”
“可说话不就是让人听得么?”
欢儿嘟嘴,“臣妾天生不是那富家千金的命,那些文绉绉的话儿学不来。”
“哈哈!”
宣颢臻笑了,拉过欢儿的手道:“那就别学了。你还别说,你这样说话朕听着就挺舒心。”
顿了下又道:“今个儿给朕准备点心么?啧啧,你做得吃食就这般妙了,不知你嫂嫂做得菜又是个什么滋味。”
欢儿眼珠子一转,扒上了天子的手臂,撒娇道:“陛下,2要不您下个旨把嫂嫂和大哥召回来吧,这样就能天天伺候您了……”
“是伺候你吧?”
宣颢臻拧了拧欢儿的鼻子,手指在她的脑门上点了点,道:“好哇,才几日功夫也学会别人耍心眼了?”
“哪里有?”
欢儿一脸委屈,“臣妾是真心为陛下着想嘛!”
“呵……”
天子轻笑了下,道:“你想什么,朕能不知道?”
顿了下又道:“走走走,上了半天朝,朕都饿了,快把你做得好东西拿来给朕吃。”
“是,臣妾遵命。”
欢儿做了个鬼脸,又惹来了天子一阵笑。
边上的宫婢们看着,心里高兴。
就自家主子这般得宠,皇后再不舒服那也是拿自家主子没法得。
自家主子待人好,心眼实,这就叫傻人有傻福。
……
……
秋天很快便过去了,到了冬日的时候,苏云的肚子已慢慢隆起,陆实也不许她再操劳其他事。
在陆实看来,自己媳妇本就瘦得像豆芽菜,现在又怀孕了,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欢儿与团儿给她的打击还未恢复过精气神来,再去忙其他,他真怕她会吃不消。
而苏云却不是这么想。
也不知是不是太过担忧欢儿与团儿,还是孕妇本身也容易胡思乱想,总之这晚上一直都睡不好,这几个月下来,虽然天天补着,可却还是瘦了一圈。
陆实看得着急,再这样下去可就要出人命了。
这日趁着沐休日,特意早早起了床,对苏云道:“三娘,我听说这蓟县的宝林寺很殊胜,不如咱们去烧香拜佛,为几个孩子和你肚里的祈福下。”
苏云本想拒绝,可转念一想,又点头答应了。
一来是觉得陆实为了自己着实也担忧,这些日子连他也瘦了不少,今个儿特意想带自己去拜佛也是他的一片心意,自己若拒绝岂不是让他更担忧?
二来也是因着自己这特殊身份,她现在也不敢说没有神佛灵魂的存在了。而且喜儿刚刚生产完毕,元气大伤,而欢儿与团儿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她****夜夜心思不宁就是为了这几个孩子的事,或许去拜佛下也是好的吧?
换了身衣裳,便与陆实出了门,上了车,也就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宝林寺。
看到这里香火繁盛,苏云暗暗点头,不愧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名刹了,信仰者很多啊。
刚刚下得车来,却听见有人惊呼道:“快看!那是刺史大人和吴国夫人啊!”
苏云与陆实对视了一眼,纷纷苦笑了一下。
如今他们夫妻也算是幽州的名人,因着一系列的抚民政策得以执行,陆实与苏云的声望在这幽州可以用“如日中天”来形容。
老百姓得了实惠,自然不会把这位青天大老爷和他的夫人忘记了。再说这二人时常还亲自搞些慈善活动,所以许多百姓都认得他们。
看到百姓们要下跪,陆实忙上前,道:“诸位乡亲快快请起,快快请起,佛门之地拜得只有佛祖菩萨,陆某何德何能,敢在这殊胜之地受人跪拜?”
“陆刺史心系百姓,大施仁爱之政,这便如菩萨在世,修得都是大福报,受得此拜。”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转眼间,便见一个扫地僧上得前来,“阿弥陀佛,贫僧法智见过陆施主,苏施主。”
“阿弥陀佛。”
陆实与苏云也回了一礼,陆实便道:“在下观师傅年事已高,为何还在此扫地?贵寺的年轻弟子为何不来扫?”
“呵呵!”
法智呵呵一笑,道:“贫僧虽法号法智,然却无半点智慧,参不透佛偈妙语,故而在此扫地。天天扫,扫一下地念一声佛号,舍了这身气力却扫得心中障碍,却是极妙之事啊!”
苏云心中一动,忙仔细观察这老和尚,见他一身灰白的僧衣,头上带着僧帽,虽已是七十多高龄,可皮肤细腻光滑,满面红光,眼中还透着一股能让人心安的慈祥。
“是高僧大德啊!”
苏云心里暗道,“否则怎能说出如此妙的话儿?”
心里起了恭敬心,双手合十,道:“师傅佛语精妙,三娘受惠了,阿弥陀佛。”
“哪里,哪里……”
法智呵呵笑着,“施主本就是福惠双全之人,眼前小小障碍皆为心生,须知来得此世皆为累生累世因果铸就,又何必生烦恼心,一切顺其自然便可。”
苏云心里一惊,这和尚是什么意思?来得此世?
再抬头去看了法智师傅,却见他仍一脸慈祥地看着自己,心,慢慢静了下来,问道:“师傅,心生烦恼无法控制又当如何?”
法智哈哈大笑了起来,拿着扫帚在地上扫了几下,道:“心中烦恼犹如地上这枯叶,你****清扫自然烦恼去除,你****执着烦恼,烦恼自生,施主是聪慧之人,即使不来宝林寺终有一天也能悟透……两位施主今日是来进香地,贫僧不搅扰了,先行告退,扫贪嗔痴去也……”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