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他妈都不认识”这句话让陆浩想到了自己曾经关注过的一个问题,一个表面上是伦理学问题,但是实质上却是哲学问题的问题。
陆浩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问题是人工智能非常火的那几年,那时候陆浩还刚上大学,还处于对新鲜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的年纪,然后,在和同寝室的同学的座谈会上,他就这个问题和他的同学争了个热火朝天。
问题的背景就是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那个时候不是流行“我的大脑里有一块智能芯片”这样的小说吗,然后,陆浩的一个室友就突发奇想,问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智能芯片发展到能够完全模拟大脑的功能,并且能够移植完整的记忆的话,假设有那么一个人,他因为濒临脑死亡不得不移植一块这样的芯片,那么,当这个人完成手术之后,他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他?”
这个问题才一出现就勾起了几个自以为是时代的弄潮儿不管自己懂还是不懂都喜欢就科技的最前沿发表一番自己的高瞻远瞩的看法闲得没事干的大学生的战斗*,然后,几个人就开始就这个问题争论起来。
有人率先提出了质疑:“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就硬件而言,人工智能的终极应该是以人类的大脑为模本的超级生物智脑——能够完全模拟大脑甚至能够超越人脑功能的智能芯片应该只存在于小说之中……”
当第一个人跳出来表示质疑之后,第二个人也立即跟进,提出了新的质疑:“从技术难度上来说,制造一个能够完全模拟大脑的智能芯片,其难度绝对要比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一个大脑要大得多;而且,就伦理学上而言。智能芯片怎么也不会比依靠克隆技术复制出来的大脑更容易被大众和当事人接受;所以,既然两者都需要以‘记忆移植技术’为前提,那么。放弃难度低而且几乎不存在伦理学上的障碍的克隆技术而采用技术更复杂的材料科技似乎并不可取……”
“也就是说,你那个问题的前提就站不住脚。永动之心本来就是精巧玩意儿,要是不小心肋骨骨折了。而且弄伤了永动之心怎么办?换成是钢筋铁骨就不同了,最多就是变形。反正是不会骨折的!”
陆浩这显然就是在瞎杰宝乱说了——事实上,就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这毫不负责任的推测居然会得到老崔的赞同:“有可能啊!”
一拍大腿,就差没有激动得站起来——老崔的样子看起来就好像刚刚才发现了一个被掩盖起来的真相一样:“前一阵子不是有一个人选择将自己的手换成机械臂吗?”
“虽然说他是因为有一只手残疾了,不得不换成是机械臂,但是,他还是为了美观为了对称,将另外一只完好的手换成了机械臂啊!”
“而且,他后来还在采访中说,机械臂让他感觉更健康更强大甚至比他原来的手还好用——他不是还说,他计划在接下来将自己的双腿也换成是机械臂吗?”
“说不定,你那个学生的家人就是为了更健康更强大才选择移植永动之心的!”
“哈!这样看来,我刚才问的问题似乎也还是有意义的啊……”
“我说,如果那个人,就是那个选择了将自己的双手都换成机械臂的那个人,在接下来逐渐将自己的双脚乃至自己身体里的其他器官——假设哈,假设现在的科技已经能够制造出替代五脏六腑的‘合金器官’了——一一替换掉,乃至最后将自己的大脑也替换掉了,你说,那个时候的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吗?”
“肯定不是原来的那个他啊!”听闻了老崔的问题之后,陆浩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的思考就理所当然地开了口:“按照你的假设,那个人逐步将他的所有骨头筋腱肌肉都换成了钢筋铁骨,然后将他的所有内脏换成合金装备——到了这个地步,他怎么还可能是原来的那个他?”
“哪怕他还拥有原来的记忆原来的人格原来的灵魂,他也不可能说还是原来的那个他了吧?”
“他的生命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了——原来的那个他是作为‘人类’的一员的他,而现在的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与人类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他怎么可能还是他?”
陆浩的积极反馈让老崔激动不已:“可能是我并没有说清楚吧——我的意思是,如果那个人换上去的‘合金装备’的功能并没有发生改变呢?”
“也就是说,他的五脏六腑还是五脏六腑,还是在他的体内发挥原来的器官的作用,只是质地上发生了一些改变——他还是需要吃饭喝水排泄……”
“这样的他能说还是原来的那个他吗?”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他的外表没有发生一点儿改变呢?”
“除非是检测构成他的身体的物质,否则没有一个人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合金化’的人——这样的他呢?”
“能说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吗?”
未完待续。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