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4章 颍川书院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升龙传 http://www.lishu123.com/120/120652/
    

    公元177年夏豫州府颍川郡治阳翟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梨树文学网 we

    刘铮徐盛糜竺三人骑马走在崎岖山路,后边五辆大型的马车紧跟其后,很是平稳,一点不受崎岖山路影响。

    今春刘铮父子组织五十多个家奴,把去年秋冬开垦的荒地种满粮食,留下高顺守家,领着徐盛在开阳和糜竺汇合,直奔雒阳而去。

    在途径陈留时,刘铮突发想,想要先来看看威震汉末的颍川书院,拜会下名镇三国时期的水镜先生,随转道颍川郡。

    “主公,您给马车设计的避震装置真是管用,我们差不多行走了二十天,赶路一千多里路,车物品却完好无损。我们以后行商的车队方便多了。”糜竺在刘铮一边道。

    刘铮还没发言,徐盛抢先说道“那算什么,你看哥哥给我们坐骑设计的马鞍,马镫,还有给马脚的蹄铁,多么方便。回想起路遇到毛贼,两脚踩住马镫,双手舞矛,一个来回,毛贼全部玩完,原来没有马鞍,马镫在马坐不稳,一些招式不方便施展,现在好了,在马也如履平地。”

    刘铮看着眉飞色舞的徐盛,对着糜竺说道“避震装置不过是平时闲暇时,思考的小玩意,但这马蹄铁高桥马鞍马镫确实战场马战的神物,为了我们此次进京,我也只打造了三套鞍蹬,十三套蹄铁,这些绝对不能流传出去,进了京畿要地后,我们换下高桥马鞍和马镫,换普通马鞍,只留马蹄铁。”

    “是,我们一定小心”糜竺徐盛互看一眼同声道。

    “恩,前面不远是‘颍川书院’了,这边都是知名的人学士,我们几个说话要小心些,不要在言语冒犯别人。”刘铮嘱咐道。

    “明白”糜竺两人回道。

    刘铮等人行至书院门前,抬眼望去,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的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木门开启着,正门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书着四个大字‘颍川书院’落款‘司马德操’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站在打开的院门边,刘铮恭敬的向里面喊道“琅琊莒人刘铮徐盛携好友东海糜子仲,特来拜见德操先生。”

    只见从对着大门有十数步的正屋,走出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身后跟一六七岁小童,缓步向大门走来,看到刘铮等人,拱手行礼询问道“鄙人是司马徽,听公子介绍,不知可是平定吕氏叛乱的城阳景王刘章玄孙,还有撰写出《三字经》和《千字》这等必能流传千古书的刘铮刘公子。”听到司马徽如此介绍,其身后小童,好的打量着刘铮,两眼时不时散发着崇拜的目光。

    刘铮听到司马徽能如此详细的说出自己的出身和作品,可见自己当时和孙乾制定的显名计划已经初步成功。

    “先生过奖了,在下确是章公后人,撰写的两本书,也是根据积累古人智慧《论语》《周易》等书,才能编写出来,铮也不过是捡拾古人智慧结晶。”刘铮谦虚的回答道。

    司马徽看着谦逊的刘铮,转身让道说“各位里边请。”又对身后小童言“嘉儿,你先去通知各位师长来学堂,然后让人安排刘公子的随从在客房歇息。”小童点头,飞快的跑了进去。

    刘铮等人跟着司马徽穿过四五丈长的的青石板路,来到正对院门的大屋,屋宇方正,青砖且,有雕花瓦当,进到屋里,屋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插着几支香,袅袅香烟缓缓升,渐渐散开,穿过敞开的旁门,是读书的地方,矮几满满的都是书卷,十多个青少年,三五成群,分散四方,正在讨论着什么。

    “各位,肃静,都先各回原座,我给大家介绍几位远方来的贵客,”司马徽站在方的几案后喊道“各位师长也请随意坐下,请前排学子去后边坐。”司马徽指着前排三个几案,请刘铮几人先坐下。

    经过些许等待,人员全都来齐坐好后,司马徽指着刘铮给大家介绍道“他是年前从大贤郑玄口传出,自著《三字经》《千字》为幼童启蒙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内容囊括,仁义诚敬孝。虽然字数短少,但寓意深远。短短半年名镇原的汉室宗亲刘铮刘公子。”

    听到此处,刘铮站起来拱手行礼道“谢谢先生夸奖,今去雒阳继写家谱,在家乡多听德操先生贤名,特转道前来拜访,给先生和各位贤士带来些许薄礼,望请笑纳。”刘铮转头对徐盛施以眼色,徐盛起身匆匆离去。

    “哦,刘公子,还给我们带了礼物。我们都是乡野之人,一般礼物我们可不收的。”这时后排一个声音传来,刘铮回头一看,只见此人面容消瘦,两眼细长,在薄薄的嘴唇两撇八字胡,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眯缝着本来小的眼睛看着自己。

    在两人对视时,男子身边一四十多岁男子退了他一把说道“五哥,你少说两句,刘公子虽年幼,但也器宇轩昂,能写出此等书,自身学问必定深厚。你若不服气可以再学问请教,不要在这些小事胡言乱语。”

    男子看着身边之人“哼”了一声也自作吧,没了下。

    刘铮看司马徽也没介绍此二人的意思,自转首坐下,等着徐盛回来。这时刚进院门,跟在司马徽身边的小童,悄悄来到刘铮身边道“刘大哥,我这样叫你不介意吧?”

    看着这个人小鬼大的小屁孩,刘铮摇摇头道“不介意,有什么事吗?小弟弟。”

    小童趴在刘铮身边说“刚才第一个说话那人叫荀汪为人高傲,另一个叫荀爽,他们都是本地望族荀家之人,人称‘荀氏八龙’都有些本事,特别是老六荀爽字慈明对经学颇有研究,刚从外地躲避党锢之祸回来,隐居书院教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闲话古今的小说三国升龙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升龙传最新章节三国升龙传全文阅读三国升龙传5200三国升龙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闲话古今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