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4章 田园生活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升龙传 http://www.lishu123.com/120/120652/
    

    匆匆数月......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梨树文学网 【首发】’

    在东汉末年的这几个月,每早必备功课,是把院废弃了得三百多斤约四石重的石磙子举个五十下,围着鹤河边十多里地跑两圈,在下地陪着义父栽种庄稼或是山打点猎物贴补下食物的不足。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刘铮生活过得倒也充足。

    按照手表日历计算,今天应该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从现代带来没电了的苹果1代手机和已无气体的打火机都被刘铮早早的收藏了起来,但刘铮还是舍不得扔掉,至少能留个念想不是吗?

    也许因为是八月十五的关系,今早刘铮对亲人的思念来得特别强烈。

    ‘子欲养,而亲不待’

    十月早晨的阳光刚刚升起,照在身十分舒服,刘铮穿着一身干净的破旧汉服安静的站在田埂,低头看了下手腕好朋友于伟送的万国牌工程师系列机械表,时间指在6点16分。这时间是自己来到古代后,根据日出日落重新调整的。

    抬头看着眼前成片绿泛黄玉米秆挂着饱满的玉米,目光越过这四亩高产玉米田,看到鹤河边沙土地划出三分左右田地种出番薯秧子溢满了河滩。

    在番薯试验田边是一分地左右实验土豆长势喜人,在过几天可以收种了。还有一亩左右的南瓜,辛勤刘闾正在瓜田里除草,果实一个个都有篮球差不多大小。

    按照现代亩产值大略计算了下收成,玉米约亩产一千八百斤;南瓜约亩产三千斤,现在技术不成熟,以后人手够了可以用架杆吊着种,能亩产达到万斤;番薯夏种约亩产六千斤;土豆亩产约四千斤;今年收成总计约万斤。

    回想当初和刘闾介绍从三轮车卸下来的种子种苗在海外有多大的产量,当然现在产量能有多大,还要经过在本地种植来实践检验,尽管这样刘闾也掩饰不住震惊的眼神。

    在刘铮亲自动手用买了想回家和爸妈喝个团圆酒的十一斤排骨十斤土豆,二十斤番薯二斤辣椒,一箱浮来春挑了少部分弄了一锅土豆炖排骨一盘酸辣土豆丝煮了六个白瓤番薯,拆开一瓶一斤装浮来春小泥壶酒,除了盐味差点,却也让爷俩美美犒劳了一顿。

    到第二天刘闾醒来记起土豆番薯辣椒都能做种子,后悔的跺脚捶胸嚎道“稚子误我,以此做种能养活多少后人,现在吃了岂不可惜。”听刘闾所说刘铮心想却有一定道理,其实土豆和番薯培育种子不难,只要放置在温度25度-30度草苫覆盖整薯或切块促使发芽的方法。切块时每斤种薯切25~30块,每块至少有1个部健壮芽眼。一般经15~20天,幼芽萌动,即可播种。晚熟品种,可在催芽后进行晒种壮芽。方法是把出芽的种薯放在阳光下保持15~18c的温度15~20天,使芽绿化粗壮。这样可提早马铃薯的出苗期,播种时伤芽也少。

    辣椒更简单了,把辣椒放在太阳下晒干取种,然后找个盆底下开个口,把盆里放3分之2肥土浇足水,均匀的布辣椒种子,边撒1厘米左右的薄土,最好附一层草苫保湿增温,把他放在屋前保持好温度控制好水分,等6-7天可出苗,再过个10多天可炼苗,然后种植在地,勤于管理可以了。(玉米南瓜种植更是简单不作阐述,要不读者该怪我骗字数了!)

    现在收获在眼前,刘铮想虽然从小跟着爷爷下地干农活,但学和当兵后基本都交还给爷爷了。

    还多亏了有把子神秘的力气,干一天农活下来一点不觉累,到后来已基本是刘闾指挥刘铮干活了。

    刘铮算计着从现代带来的二十斤玉米种子,两袋南瓜种子,十斤土豆,二十斤番薯,二斤辣椒,今年收获完留下自己和义父的口粮后剩下都做种子。

    还有一大袋西红柿种子因季节原因没有种植。来年春天自己出山去义父老家徐刘庄,找人询问下现在到底是东汉那一年,在多招些人手把这山里平原和山坡全部开荒,把漫山遍野种满带来的粮食。也要去县城转转确定下自己的想法,自己想到个来钱快的方法,以后用钱的地方绝对不少,先要为此打下基础。

    低头看看手表,马要早8点了去山转两圈,弄几只山鸡或是野兔从田里拔棵土豆,家里辣椒已经丰收了几茬了,二三百个辣椒是有了都放在笸箩里,晒在了院子。午做个土豆炖野兔辣子鸡,还有唯一的一瓶浮来春喝了它。

    “爹”刘铮对着刘闾大声的叫道“我去山转转,您等会拔棵要熟了的土豆,拔得时候记得在附近土里找找,不要和实验1号似的。”

    提到这个实验一号还要从刘铮爷俩刚开始试种说起。别的农物好说都有种子,这个土豆和地瓜没有啊,只有靠着刘铮的记忆,土豆番薯草苫覆盖发芽切片栽种,但是不敢种在外边用了个小缸栽种,土豆定为实验一号,番薯定为实验二号。

    也许老天感觉这爷俩十分心,在半月前叶子发黄熟了,在刘铮的鼓励下刘闾亲自动手拔秧,一拽撤出三两个有婴儿拳头大小的土豆,刘闾一看有点心里不得劲,当时种子都得有一般男人拳头大小。

    刘铮也一愣神,好像想到了什么,用手在小缸泥土里掏了两把,刘闾看到刘铮手里拿着一个刘铮手掌还大的土豆,刘闾急了也可劲的小缸里翻找着,没一会两只手里各拿着一个好刘铮手里大小的土豆,两眼满含热泪。

    刘闾对刘铮以前所说和现在收获对照,土豆亩产差不多年收27石(dan)左右,原来所种粟米也亩产3石左右,这简直是神赐之物,天佑我大汉,如把此物献给当今皇帝,铮儿也许能重新振兴我城阳一脉了!

    放下思绪...刘铮回到家里。为了狩猎方便换短褐,穿刘闾自制的鹿皮靴。从后院东屋三轮车拿起了一个黑色腰悬弩箭袋系在腰带,里边有二十多只弩箭,随手从车小塑胶盒里拿出一个尼康望远镜挂在脖子。抓起一把70厘米左右尼泊尔**斜跨在腰边,最后拿起一把迷彩弓弩,走到院托起弓弩,用眼透过弩的光学瞄准仪穿过篱笆,看到远处农田里汗流满面的刘闾正在给南瓜锄草。抚摸着手的弩箭,心不免又思念起现代的父母。

    (粮食重量介绍本书重量定于1石约等于70斤,如有些许误差,敬请原谅。)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闲话古今的小说三国升龙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升龙传最新章节三国升龙传全文阅读三国升龙传5200三国升龙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闲话古今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