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660.第660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

本章节来自于 诛清 http://www.lishu123.com/120/120578/
    

    乔志清给了回人武装很宽松的迁徙时间,他们也得意把新疆的兵工厂全部搬迁了出去。

    因为新国实行全面禁止信仰伊斯兰教的政策,凡是不愿意放弃信仰的种族,不管是回族人维族人还是其他的少数名族,统统都要被从新疆和**流放出境。

    从新疆出境的回人,大部分都是居住在长江以北。出境后基本都在阿富汗王国境内安置,跟随的也是马占鳌和马耀邦的武装力量。

    从**出境的回人,大部分居住在长江以南。出境后基本都在印度北部境内安置,跟随的是杜秀的云南回人武装力量。

    伊斯兰教的子民,因为不愿意放弃信仰。在两年的时间内不断向西迁徙,人数达到数百万之多,整个阿富汗王国的人口都要多。

    马占鳌的甘肃回人武装最先西进,现在已经在阿富汗王国东北部的喀布尔邦站稳脚跟。

    马耀邦的宁夏回人武装紧随其后,现在已经吞并了阿富汗王国东南部的克什米尔邦白沙瓦邦。

    他们手持先进的前膛洋枪,面对阿富汗的武装,像是一个巨人突然闯进了一个小人国,几乎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

    现在阿富汗东部一带,已经尽归国回人武装,只剩下西北部的赫拉特邦,还有西南部的坎大哈邦,还处于阿富汗王国的控制之。

    国回人武装在新僵时与维族人闹下了不可化解的矛盾,对待这些和维族人一个模样的阿富汗人自然不会手软。

    他们被华兴军压制已久的残暴又完全释放了出来,对待阿富汗人几乎全部采取种族屠杀的政策。只留下年轻的女人,其他不管老人还是孩子,统统格杀勿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不采取这样血腥的手段,想把别人生活数百年的地方抢去,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杜秀的云南回人武装,则主要活动在印度的巴基斯坦邦境内。

    他们经过在四川**的历练,也是回人的一股精锐的武装力量。而且国境内大部分江南的回人,全部从**迁徙处境,跟随在杜秀的左右。

    现在巴基斯坦邦的国回人也有五六十万之多,和阿富汗王国的两股回人势力不相下。

    杜秀刚到巴基斯坦邦,还仅仅依附于当地的伊斯兰反叛势力。

    江南的回人和江北的回人不同,江北的回人在新僵时和维族人已经厮杀过一次,所以对待和维族人相同面孔的人种,根本没有想过要和平共处,来开打。

    江南的回人并没有敬礼过这些事情,而且巴基斯坦邦的伊斯兰反叛势力因为和印度军相互征伐,极其需要帮手。

    他们刚开始也没有反感这些,从国远道而来的伊斯兰兄弟。

    两方相互合作,把巴基斯坦邦的异教徒全部清洗一空,逐渐在印度以北的地区站稳脚跟。

    随着杜秀的势力不断增大,双方的矛盾也与日俱增。

    他带来的五六十万国回人,可足足有巴基斯坦邦的一半人口之多。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是毕竟教义不同,人种不同,语言不同,各种矛盾只是暂时隐藏在动荡之。

    现在巴基斯坦邦已经平定,这种矛盾也像个火药桶一般终于激化。

    杜秀一不做二不休,仗着自己手的优良武器,立马又开始扫除巴基斯坦邦内的反对派。他采用的政策,基本和阿富汗王国的马占鳌和马耀邦相同,都是简单暴力的种族屠杀策略。

    这些回人在国国内也不是没有干过,在各自暴乱的地方大肆屠杀汉人。乔志清留了他们一命,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只是把他们全部驱离出境。

    现在他们把这种暴力带到了邻国,对待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种,下起手来更加不会手软。

    巴基斯坦邦的当地人在不到一个月的功夫,由原来的一百多万人口,直降到了五十多万,其大部分都是女人。

    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郁闷的一晚都没有睡觉。她一直以为这是乔志清故意制造的动乱,她的心里也羡慕乔志清有这样的手段和资本。

    英国倒是想把其他的地方完全变成英国的领土,把面的种族屠杀的干干净净。

    但是奈何英国只是巴掌大的地方,人口更是稀少的可怜,只能通过控制当地的贵族来实行殖民统治。杀了这些当地人,控制这么的疆域,连个种地的人也没有了。

    而乔志清丝毫没有这些问题,国经过清朝的康乾红薯盛世,人口实现大幅度的增长,现在已经达到四万万之多。

    倒不是清朝的皇帝有多么英明,他们只是大面积普及推广了红薯土豆种植,从而使土地能够养活的人口。在以农为本的国,很容易造成人口激增的虚浮盛世。其实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只是能吃点红薯杂粮,勉强填饱肚子而已。

    这四万万国子民是乔志清依赖的资本,他在开拓对外殖民的时候,不喜欢当地人直接杀掉好。反正国内有的是人,没有人种地移民点过去是了。

    所以现在东南亚各国甚至澳洲都成了华夏族人的移民区,而本地的土著人几乎全部被清洗一空。

    什么马来土著越南土著泰国土著缅甸土著印尼土著,全部都成了当地的少数民族,人口有华夏族的百分之一都很不错了。

    倒是日本和朝鲜土著,因为女人的关系保留了下来。

    这也多亏了他们高度汉化的化。不光光只有屠杀才能消灭一个种族,化的强制推广,也同样能灭掉一个种族。

    现在日本和朝鲜的朝廷,在华兴军的高压下,已经把汉语定成了官方语言。所有的学校都必须教授汉语,本地的语言反倒成为了土语。

    当然,两国肯定有精英阶层抵制这些汉化入侵。驻扎在两国的华兴军干的是这个事情,每天是不断的搜捕这些精英阶层,然后杀了他们。

    乔志清在收到回人武装在东崛起的消息后,也是颇感无奈的皱了皱眉头,不知道把他们放出去是对还是错。这可真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外来和尚好念经。面对华兴军,回人武装是一只小猫。但是面对东土著,回人武装却一个个变成了老虎。

    但因为他对伊斯兰教偏见太深,并没有同情这些被杀的东土著,反而在后面不断的给回人武装提供补给。至少回人的面孔和汉人差不多,而且同样也会说汉话,让他没有那么的厌恶。

    巴基斯坦的土著要是知道这一切都是源自乔志清,一定恨他恨得要死。

    他们被印度教民排挤也算了,现在直接被和自己同样信仰的回人屠杀待尽。

    巴基斯坦的清真寺里,白彦虎正在全神贯注的向真主祷告。

    这时门外突然进来一人,一进门对白彦虎激动的禀告了一声,“大帅,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驻扎在拉贾斯坦邦的印度军突然全部向东撤去,现在邦内已经没有一支正规军了啊!”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白彦虎的军事刘道衡。

    印度总督劳伦斯下达全线撤军的命令后,印度境内的所有英军锡克军马全部撤入孟加拉邦境内。

    在拉贾斯坦邦搜集消息的回军探子刚刚把情报送回,刘道衡兴奋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跟天掉下一块馅饼似得,直接跑过来跟杜秀通禀。

    经过几年的磨练,杜秀已经不是当初在云南率众暴乱的年轻人。他平静的做完了祷告,这才缓缓地站起身子,在清真寺的忠义堂内坐了下来。

    清真寺里不但有议事的忠义堂,还有办公的白虎堂,听起来多少有些不伦不类。但是确实回人武装的标准设置,他们哪里懂得什么正规军的做法,暴乱时所创建的机构都是跟着戏里学来的。

    “这个消息可靠吗?”

    杜秀抿了口茶,眉心紧锁的看着刘道衡。

    “可靠,十分可靠。探子们都四处打探过了,拉贾斯坦邦内官僚富商也开始纷纷朝东面逃去。听说是华兴军从缅甸国打过来了,英军急于抽掉兵马到前线布防,抵抗华兴军的进攻!”

    刘道衡很确定的点了点头,华兴军进攻印度的事情他们早知晓,毕竟在他们需要补给的时候,总会相求于华兴军,一来二去的也知道很多的消息。

    “怪,英国人是要防守前线,也用不着把所有的兵马都调过去吧?难道他们只想要孟加拉邦?其他各邦都不要了吗?”

    杜秀疑惑的挑了挑眉,天掉馅饼的事情,他可是再也不相信了。一听到这个消息,他脑子里立马想到的是两个字,那是“陷阱”!

    “大帅,咱们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现在华兴军还离得远着呢,先下手为强,咱们把这些地方先给占了再说!”

    刘道衡建议了下,心里抵御不住这馅饼的诱惑。

    他们一直被印度军压制在巴基斯坦邦一带,这里都是荒凉的戈壁沙漠,哪里有印度部的恒河平原繁茂。

    印度军之所以没有剿灭他们,完全是因为英国人为了防止印度军难以管束,没有给他们配备先进的后膛步枪。印度锡克军团虽然人数三十万之多,但是全部装配着英军退役的前膛步枪。

    杜秀的云南回人武装也持有同样的武器,现在人数也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之多,和驻扎在拉贾斯坦邦的印度锡克军团兵力持平,双方此消彼长,谁也奈何不了谁。

    ...

    ...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枯藤老叔的小说诛清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诛清最新章节诛清全文阅读诛清5200诛清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枯藤老叔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