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89章 翠儿

本章节来自于 刀尖上的大唐 http://www.lishu123.com/120/120420/
    

    马车踏着一地阳光,迅速的离开了长安,冲过城外的官道,来到了出云庵。品 书 网 (w )精彩小说请访问

    出云庵庵门虚掩,封常青将马车停靠在庵旁,推门走了进去。

    庵堂内收拾得整整齐齐,所有的东西都在,唯不见了大小姐牛铃的踪影。

    封常青四处查看,心焦急,正在这时,翠儿从内堂走出来,手拿着一封书信。

    黄色的信封,写着一行秀丽的小楷“我夫封常青亲启。”

    室内昏暗,封常青走到了出云庵的门外,展开书信一看,泪水顿时湿润了眼睛。

    翠儿不明所以,但也觉得不妙,然而,她不敢问什么,唯有在一旁静静的站立等候。

    良久,封常青黯然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走吧。”然后向马车走去。

    翠儿赶紧快走几步,跟了封常青的步伐,问道“姑爷,不等小姐了?”

    封常青语调落寞的说道“小姐已经走了,我们再也见不到她了。”

    翠儿急了,拦住了封常青,惊讶的问道“小姐去哪里了?姑爷,你说呀,都急死我了。”

    封常青绕过了翠儿,坐了驾驶位,一言不发的看着翠儿。

    翠儿没辙了,只好嘟嘟囔囔的爬了马车,将轿帘拉下,赌气不理封常清。

    封常青似乎心事重重,没有了刚才的焦急,甚至懒得挥动马鞭,任由马车顺着官道行走。

    老马识途,在下午时刻,封常清和翠儿终于来到了宣化门。

    进了门,马车依然闲庭信步,慢腾腾的经过了馆驿。

    翠儿以为封常青错过了回家,于是在车厢里探出头,说道“姑爷,你到地儿了。”

    封常青没有搭理翠儿,任由着马车自由前行。

    翠儿叹了一口气,放下了轿帘。

    在西市路边一个波斯人开的珠宝店,封常青停下马车,走了进去,翠儿不知道封常青要干什么,拉开轿帘,探头向外张望。

    不大一会儿,封常青拎着一只锦缎盒子走了出来,跳马车,将盒子放在身旁,吆喝了一声,马车“吱吱呀呀”的继续滚动。

    过了一会儿,马车停了,翠儿探头一看,正是牛府,于是跳下车,问道“姑爷,怎么到这儿来了?”

    封常青淡淡的说道“今儿早晨,不是你请我来的吗?”

    翠儿大张着惊的眼睛,像不认识封常青似的,随即缓过神儿来,提起裙裾,一路小跑着登了牛府的台阶,推开门闯了进去。

    封常青清楚的听到了翠儿的声音“老爷,夫人,姑爷来了。”

    随即,牛府发出了忙乱的声音,牛福贵和夫人慌忙迎了出来。

    牛福贵满脸喜气的对着封常青作了一揖,说道“封将军真是给老夫薄面,鄙府顿觉光彩,快请进。”

    封常青深施一礼,谦让道“小婿何德何能,让岳父大人出门迎接。”

    听到封常青还是以女婿自居,牛福贵顿觉放心,伸手亲热的搀住了封常青,拥着他往府里走。

    到了牛府宽阔的大堂,牛福贵亲热的请封常青座,封常青也没有客气,一屁股坐在了主位的软榻。

    牛福贵不以为逆,反倒觉得脸有光,自己在侧坐作陪,殷勤的让下人快快倒茶,不要冷落了姑爷。

    奔波了大半天,封常青口渴的很,喝了一口清茶,觉得舒服多了,于是说道“岳父大人,我妻遁入红尘,留下一个孩子。孩子幼小,不能没娘,因此,小婿今日特来拜访,前来求亲。”

    封常青将手的盒子递给了牛福贵。他打开一看,里边是一套完整的波斯珠宝,大块的宝石连缀在一起,组成了精美的图案,幻的光彩熠熠生辉,让人顿觉眼花缭乱。毫无疑问,这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牛福贵的眼睛弯成了月牙,将珠宝放在了案几之,高兴地抚掌大笑说道“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是谁发明的,太有才啦!老夫也是如此想。贤婿年纪轻轻得到了万岁垂青,封侯入相都不在话下,正和我的如花似玉的女儿相配。”

    封常青被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牛福贵说什么。

    牛福贵进入了自我亢奋之,大声喊着“老太婆,还不把女儿叫出来,见见姑爷?”

    牛福贵话音刚落,一阵霞佩叮当响起,一个面色娇媚,举止娇羞的绝代少女,在老妇人的引领下走进了大堂。

    少女二八年华,初懂人间情事,进来做了一福,偷偷的瞄了封常青一眼,脸浮起了红晕,娇羞的躲到了老妇人身后。

    封常青知道这是牛铃的母亲和妹妹,于是站起来,深深的回了一礼。

    牛福贵挥手让母女下去,然后夸耀的说到“这是我的小女儿,其姐姐如何?”

    封常青心痛悼的是大小姐牛铃,牛福贵哪壶不开提哪壶,当即让他很不高兴,脸色当时变得阴沉。

    牛福贵自觉失言,急的给了自己一个耳光,陪笑着说道“牛家自觉对不起你们夫妇,可是毕竟过去了,要往前看么。老夫的小女很不错,不仅容貌没的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性情更是贤良淑德,不知贤婿可有意思?”

    封常青淡然的摇摇头,说道“常青在行伍之,征战杀伐,过的朝不保夕的日子,恐怕无缘消得美人恩。今日小婿前来,有一个不情之请,是要讨得翠儿为妻,请岳父大人成全。”

    牛福贵听得此言,犹如五雷轰顶,震得嘴都合不了,不相信的看着封常青。

    牛福贵终于镇定下来,激动地摆手,连连说道“不行,不行,翠儿是使唤丫头,怎能配得起大将军。”

    封常青冷冷一笑,说道“岳父大人言重了,常青少年学问,落魄无依,不得不在异域从军,至今乃是一介武夫,起于草莽,翠儿正配得起。”

    封常清的话里藏着骨头,牛福贵听得脸红一阵白一阵,于是没辙了,想了想说道“既然常青看了翠儿,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的女儿嫁给你,让翠儿跟过去,你要是喜欢,收了做小老婆如何?”

    封常青依然摇头,说道“常青不愿家室拖累,有一妻足矣,非翠儿不娶。”

    牛福贵急得团团转,想了想没主意,叹了一口长气,甩手走进了内堂。

    封常青被晒在那里,没有任何急躁,悠闲地独自一人喝着清茶。

    不一会儿的功夫,牛福贵走了进来,他没有坐下,搓着双手,在地团团转着。

    牛福贵终于下定了决心,乞求道“贤婿,你能不能再想一想?”

    封常青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意已定,不能更改。”

    牛福贵颓然坐在椅子,喝了一口水,说道“既如此,翠儿在我家十几年,玲儿当做亲妹妹,嫁给你,也算是了了玲儿的心愿。不过,老夫有个不情之请,翠儿年纪大,让翠儿做正房,我的小女儿做偏房,她们以姊妹相称,也能照顾我的外孙,你看如何?”

    封常青吃了一惊,这可是买一送一,不计代价的大甩卖,大手笔,牛老爷真是亏了血本了。

    正因为此事不可理喻,封常青一时愣在那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牛福贵以为封常青答应了,因此极为高兴,招呼女眷赶快准备酒席,招待姑爷。

    封常青从惊诧醒来,急忙摆手说道“岳父大人且慢,小婿实不敢当。”

    牛福贵像见到了鬼一样的看着封常青,自古以来,男人的胃口都不小,恨不得别人都打光棍,所有的美女都成自己的老婆,哪怕累得吐血也乐此不疲。这厮是怎么了,不是一条腿跛了,那一条腿也跛了吧?

    封常青冰雪聪明,如何看不懂牛福贵的心思,于是解释道“常青是一介武夫,蒙翠儿舍身相救,因此不能不以正妻之位相待。二小姐是我妻的妹子,常青怎敢让她屈居侧室!因此,此事不妥,绝无商量余地。”

    牛福贵一听也是,难得封常青给自己女儿面子,可是,自己是一个寻常的商人,哪里有官宦之家的公子肯娶自己的女儿,今日放过他,岂不是误了女儿的终身!因此,游移不定。

    这时,翠儿从内堂走出来,做了一个万福,说道“姑爷战功赫赫,民女翠儿不配做妻子,如果姑爷实在垂青,翠儿愿随二小姐嫁到姑爷的府。”

    封常青喟然长叹,说道“翠儿,不要说了,这是大小姐的意思。如果翠儿嫌弃常青丑陋,常青现在走。”

    翠儿明白了,这是封常青看过了大小姐的书信,半晌无言的原因了,于是说道“大小姐的意思,翠儿岂敢不遵,翠儿本也衷心佩服姑爷,能嫁给姑爷,这是翠儿的福分。可是,二小姐也钟情于姑爷,二小姐性子烈,如果姑爷一定要如此,翠儿怕……”

    封常青领教过牛铃的脾气,姐姐性格刚毅,杀伐决于一念之间,妹妹也差不了哪儿去。想到万一二小姐出了事,自己真无法向大小姐交代了。

    翠儿说道“姑爷饱读诗书,岂不闻了娥皇女英的故事,翠儿和二小姐以姐妹名义,共同嫁给姑爷可好?”

    娥皇女英是尧的两个女儿,也称“皇英”。姐妹同嫁帝舜为妻。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为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封常青怪,这是古的往事,翠儿是一个略通字的丫鬟,怎么能知道这样的事,一定是有人点拨。于是,轻描淡写的问道“翠儿,几年不见,学问见长了。”

    翠儿的脸红了,扭捏的说道“哪里呀,都是二小姐教的。”

    封常青心一动,自己的儿子顽劣,正需要有人教导,二小姐学识肯定差不了,又是孩子的亲姨,不会虐待了孩子。而且,翠儿为人贤德,能和二小姐处好关系,自己常年在外征战,她们正好是一个伴儿,因此,展颜一笑,说道“常青来得匆忙,聘礼只带了一份,待回头补。”

    牛福贵大喜过望,一叠声的让准备酒席,今天要好好喝一顿不醉无归。

    翠儿看到封常清的心情大好,于是请求道“姑爷,牛二对小姐不薄,现在还在万年县狱,那里不是人待的地方,牛二熬不了多久。可否请姑爷看在小姐的面子,饶过了他,给他洗心革面的机会?”

    自从听说牛二为了救大小姐受伤,封常青对他的仇恨淡了,今见翠儿求情,因此打算揭过,于是说道“拿纸笔来,我写一封信,岳父大人可以派人将牛二领出来。”

    牛福贵意外捡了个宝,高兴地连连说是,催促下人预备纸笔。

    封常青浓墨淡写,一挥而,将书信递给了牛福贵,淡淡的说道“小婿有个不情之请,牛二出来后,小婿可不愿意再见到他。”

    牛福贵连声答应,拍着胸脯表态说道“牛二那厮出来,我打发他回河北老家,让他滚的远远的,不让贤婿看着心烦。”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月流火62的小说刀尖上的大唐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刀尖上的大唐5200刀尖上的大唐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月流火62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