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6章 飞来横祸

本章节来自于 刀尖上的大唐 http://www.lishu123.com/120/120420/
    

    这一场飞来的血案让高仙芝和郑德诠的玩心收敛了不少,不敢胡闹了,队伍行进的速度快了许多,在两天以后的午,玉门关遥遥在望。梨树文学网 复制本地址浏览//%77%77%77%2e%62%69%71%69%2e%6d%65/

    大唐帝国在河西节度使治下,都是军镇,共有八支军队镇守,名曰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今瓜州县双塔堡一带),因闻名遐迩的和田玉在这里进入原,因此得名。玉门关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这里截山横卧,山势险峻,碧水流,形成天然隘口。玉门关东临绿州,西接荒漠,是明的农耕民族和野蛮的游牧民族天然分水岭。

    在碧草黄沙之间,铁关雄视,山峦起伏,烽燧林立,关内的沃野草原和关外的大漠戈壁形成了鲜明的对。唐玄奘偷渡玉门关夜渡葫芦河(疏勒河)的历史故事发生在这里。自大唐玉门关设置以来,这里成为将士出征的誓师之地,亲人送别的离散之所。

    当时的玉门关山高水远,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登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人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说起玉门关,大家马会想到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

    这么有名的雄关,为华民族挡住了野蛮民族的侵扰。人们一定会以为玉门关的规模会和潼关有一拼,再不济也是不遑多让。然而,历史不喜欢意淫,玉门关尽管重要,但毕竟远离原,作用决定规模,古城的面积不大,也是一亩地大小,相当于边境的堡垒。城墙黄土夯筑,城墙高达10米,宽3米,下宽5米,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只有两座城门,西墙和北墙各一,城门是木结构的敌楼。

    看到玉门关,有一种思乡的味道扑面而来,汉班超曾经说过“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越过了距城不足百米的疏勒河,高仙芝等人验过了通关牒,进了玉门关。

    玉门关名声在外,但是,真实的情况甚至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作为大唐的边城,城有一条土路,两边建有佛寺和守捉使官衙,当然,还有几排兵营和民宅。有了人有了商机,商人的鼻子是最敏锐的,闻得到钱的味道,也有西域的胡商在此经营。

    关内一弯清泉是重点保护对象。水是生命之源,守住水源,守住了这片大漠,守住了这个关口,这是在此建关的关键。

    在高仙芝很小的时候,阿爸有一次回家,返回时,曾经带着他从这里经过。不过,那时太小,什么也没有记住,今天一见,觉得玉门关没有北庭繁华,顿时大失所望。

    不过,这一次可不是来旅游的,而是接客人的,尽管内心不爽,高仙芝还是压抑着不满,随着老管家来到了守捉使府衙。

    刚刚走近府衙,看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现象。

    一队大约50人的唐军押着一辆囚车离开了府衙,一个娇小的女孩哭天抹泪的嚎啕大哭,紧追着囚车不放,囚车里一个穿着锦缎官服的年人在囚车里闭目垂泪。

    年人保养得很好,面色白皙,神情透着骄傲,然而,高仙芝没有注意到这些,他只看到了年人的官服分明印着一头夸张的肥牛。

    高仙芝的心一沉,立刻蹦出了一个不祥的念头千牛卫。

    “千牛卫”始于唐代,“卫”属于禁军,不掌控府兵。掌供御弓箭和宿卫侍从,是皇帝的近身亲卫。千牛卫是皇帝的贴身警卫军,那里的人个个都是精英,待遇一级棒,升迁也很快。

    这样的待遇让人羡慕了千年,元代诗人陈孚有“剑佩千牛卫,旌幢五凤楼”之句。

    千牛卫是皇帝的贴身卫士,地位是无崇高的,关于这个怪的名称,也是有历史依据的。南北朝以来,帝王随身携带的防身御刀,叫做“千牛刀”,典出《庄子》,寓意“锐利可斩千牛”。

    左右千牛卫饰以对牛,“玄宗敕令千牛卫饰以瑞牛,”千牛卫的衣饰,总是有牛的图案。

    高仙芝的舅父李大人是千牛卫郎将,正四品的武官,地位远远高于自己的妹夫,也是高仙芝的父亲高舍鸡。作为身份的象征,按照朝廷的惯例,他的绣服刺有鲜艳的牛的图案。

    在那一刹那,高仙芝猜到了囚车里的年人是自己的舅父李国,而那个哭天抹泪的小姑娘是自己的表妹烟花。

    表妹烟花出生的那年,大诗人李白创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流传千古的名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时在广袤的大地唱响,高仙芝的舅父李国大人恰逢其会,因此,为刚刚出生的女儿起了烟花的名字。

    高仙芝想到了这些,管家厚德也看出来门道,他一纵马拦住了囚车。

    囚车的前头是一个乘马而行的胖子,这个人有30多岁,红光满面的大脸,其丑无,干干净净的没有一丝毫毛,仿佛洗净等待下锅的猪头。不过此刻,这个猪头的脸,有着藐视一切的微笑。

    在猪头胖男人身后差一个马头的位置,一员年轻的将领紧跟其后。

    突然发现有人拦住囚车,这个猪头胖男人吓了一跳,尖着嗓音喝道“什么人啊,竟敢拦截车队,我看你活腻了吧?”

    厚德用屁股想也清楚,这家伙是一个零件不全的宦官,当时心里“咯噔”一声。

    不怪厚德如此吃惊,宦官是皇帝身边的人,他们要是出面,是皇帝亲自下的令,看来,舅老爷惹出了天大的祸了。

    高仙芝和士兵们也跟着围来,护卫囚车的士兵以为有人要劫持囚犯,纷纷向囚车靠拢,拔出长刀,摆出了战斗队形,做出战斗的准备。

    厚德的态度很谦恭,拱手行礼,说道“这位大人请了,小人有事情请教。”

    猪头胖男人旁边的一员武将呵斥道“哪里来的刁民,竟敢拦截天使的座驾,我看你不想活了。”

    厚德没有抬头,心里暗骂,什么东西!平时没少喝酒,这时候装作不认识。

    这名武将是玉门关守捉使王庆宇,玉门军主将。因为高家眷属往返长安和太原都要路经此地,厚德曾经多次奉高舍鸡的命令拜会过他,关系还不错。

    需要说明的是,在唐代,军队戍守之地,大称军,小称守捉,各军城守捉皆有使。

    猪头胖男人看了看厚德,觉得他不是打劫的人,又看了看自己的身后,觉得自己人多,拼起来不吃亏,于是嘘出了一口气,面色恢复了傲慢,懒洋洋的说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拦截官差道路?”

    厚德没有搭理他的质问,自顾自的说道“囚车内可是牵牛府郎将李国大人?”

    “什么李国大人,分明是反贼,怎么,你们真想劫囚车造反不成?”厚德说出了囚犯的官职,这让猪头胖男人觉得来者不善,脸的傲慢不见了,马提高了嗓门儿。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月流火62的小说刀尖上的大唐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刀尖上的大唐5200刀尖上的大唐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月流火62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