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面色及脉象
看脏腑的病症及演变
(节选《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第四十九)
本章主要阐述脏腑和肢节的色气在颜面的分布位置,通过五色在面部的表现,可以推知内在病情的轻重与变化,还提出用切诊人迎、脉口脉象变化的办法,配合观察颜色,进一步检验病情的轻重和进展。
[内经诀要]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呼?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官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 解 读 ]
雷公问黄帝:辨认疾病,是否单从鼻部的五色就可以决定?我不明白其道理。黄帝说:明堂就是鼻子;阙是两眉之间的部分;庭是额部;蕃是两颊之侧;蔽是耳门。这些部位间要饱满方大,在十步以外都能看得很清楚,像这样的人,寿命必能高达百岁。
雷公说:五官的颜色怎么辨认呢?黄帝说:鼻子高起平直。五脏气色按顺序反映于鼻子的中央,六腑在鼻之两侧,首面在阙庭上部,心脏在阙庭下端。五脏安然无恙时,面部的气色标致,没有病色,鼻部也润泽清朗,从五官就看不出疾病!
雷公说:其气色失常不好辨认时,怎么办?黄帝说:五色在面部的出现,各有一定的部位,该部位的骨骼手感下陷,其相应的脏器就有病,但这是被邪气乘虚侵袭,即使比较严重,也不会死亡。
雷公说:五官所呈现的五色说明什么?黄帝说: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这是五色反映病变的情况。
[内经诀要]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
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
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
病之在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
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甚坚者,伤于食。
[ 解 读 ]
雷公说:病情的加重与衰退如何判别?黄帝说:不仅要从五官五色的外表判断,还要从脉象所表现的内部情况判断。当你从太阴经脉所在的脉口切诊,脉象滑小沉紧时,说明阴分邪盛,病重在内;当你从阳明经脉所在的人迎切诊,脉象大而浮紧时,说明阳分邪盛,病重在外。
若脉口的脉象浮而滑,说明病情在加重;若人迎的脉象沉而滑,说明病势在衰退。
若脉口的脉
黄帝内经健康长寿诀要最新章节第23章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