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为了增加对这家店的了解,便亲自到店里买了一些东西,在到柜台交款之后,他希望店里能够派人把他要的东西送到他下榻的客栈,结果店员拒绝了。这家老子号的店铺自恃自己牌子硬,就说自己的店从未有过为顾客送货的道理,他们也不愿意破坏祖宗留下来的老规矩。
胡雪岩听了店员的解释,便断定“孙春阳”的招牌不会维持太久。这是胡雪岩认为店是死的,但店规是活的,人是活的。有些事情是不可以改变,但有的事情却需要改变。正所谓变通,不“变”怎么“通”呢?只有变通了,才有可能长久。世间万物都是随着局势的发展而改变,以求得生机。如今的经商环境改变了,这家店还在坚持自己“店大欺客”的规矩,恐怕是不会长久的。
胡雪岩正是看到了顾客的重要性,所以,他才会认为店大欺客的店不会维持太久,只有那些不论怎样都始终坚持为顾客着想的店铺,才会经得住时间和局势的考验,最终永久地存在。
雪岩启示:
不管什么时代,不管什么企业或者店铺,顾客始终是养命之源。没有顾客,就没有利润可言,更没有企业的未来可言。如果一个企业总是认为自己是大企业,顾客就应该迁就自己,而不是自己迁就顾客,那么,它终究会被顾客抛弃。没有顾客这个养命之源,任何企业都不会长久。
14.善于在钱眼里翻跟头
胡雪岩是富翁,这是事实,但胡雪岩不是那种把钱藏在家里的富翁,他这个“富翁”有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从来不会让自己的钱闲置,而是让他的钱“动”起来,便“死钱”为“活钱”!用胡雪岩自己的话说,他是一个善于在钱眼里翻跟头的人。他有了钱,他从来不会把钱当作银票糊墙壁,而是把钱用出去,用在该用的地方。
把死钱变为活钱
胡雪岩是一个商界的天才,他有着机灵的头脑,他知道该怎样投资,该怎样赚钱,所以,他的钱从来都不是钱庄里边的死钱,而是时刻在市场上流通的活钱。他不断地投资到不同的行业中去,然后再通过钱庄不断地融资,构成一个钱的大循环。
任何投资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为了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就要抓住市场上的机遇,把钱投出去。但这个“投”不是盲目地投,而是有方向地投,也就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投出去的钱会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胡雪岩善于投资,他虽是靠钱庄起家的,但并为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钱庄上,而是扩展到了其他的行业中去。比如他开过药店,卖过生丝,购过管票,这些都需要用钱来实现,而胡雪岩并不担心自己钱不够,而是担心自己的钱无处可用。这并不是说他钱多,而是他善于把钱灵活的运用。
有一次,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曾经接受过太平军逃亡将士的存款,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但他敢做。不过,他用这种方式筹得的钱并不是死死地摆在钱庄里,而是把他们放给了从外地逃难到上海的乡绅,这些钱就有了地方。而他也并不担心那些乡绅会还不了钱,这是因为这些乡绅虽然是逃难出来的,但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仍有大批的田产,这些田产可以作为抵押。
胡雪岩还把太平军的存款放给了调任赴任的京官,并且利息要高于其他方式的利息。他也不担心这些官员会不还钱,这是因为这些官员会在自己到任后想尽一切办法筹集钱款,如果真的有人不还,他也不担心,他会一纸诉状把这些京官告到都察院,让都察院来处理。到那时,他们不仅没有官职可作,还得还钱。这是每一个官员不愿看到的。所以,他们一定会还掉借款的。
这是胡雪岩利用钱的例子,也是他在钱眼里翻跟头的方式,他总是知道如何把从这里得到的钱再用到其他的地方,并且还可以保证自己的钱庄不会因为这样的用钱方式而出现周转不灵等异常情况,相反,他总是可以准确地把握市场行情,在投资结束后,他总是可以大赚一笔,总是让他的同行妒忌地红透了眼睛。
在现代商场上,也许
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最新章节第七章 经商之道——深谋远虑,放长线则钓大鱼 (7)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