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三章 处世之道——圆融处世,得饶人处且饶人 (3)

本章节来自于 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 http://www.lishu123.com/12/12843/
    人常说无奸不商,可是让多少世人仰慕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却说:“做生意与做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要讲个信义”。胡雪岩创办的胡庆余堂,在堂内高高悬挂着两块巨大的金匾,一为对外的宣言:“真不二价”;另一为对内的警戒:“戒欺”。旁有跋云: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致欺余,以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可。胡雪岩立足商海屹立不倒并使其生意遍地开花,信义,是他处世中取得如此成就的根本。

    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

    俗话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生意做人也都是一样的。胡雪岩常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胡雪岩之所以被一代又一代的世人敬仰,不仅是因为他的成功,更因为做一个商人把信义作为处世的根本在他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同样,也正是因为他的信义,他成功的条件都比别人要多得多、硬的多。

    在胡雪岩十三岁那一年,在野外放牛的他在凉亭里捡到一个蓝布小包,里面有银票和一些现银,贫穷的胡雪岩并没有私下据为己有,而是把小包藏好,坐在那里等待失主来寻。一直等到日落西山,才有一个外地做生意的米商过来,胡雪岩经过对证确定那个包是米商所丢,便悉数归还。如此的信义使他跟着米商来到杭州,为自己的以后铺就了前程。

    已经名噪商场的胡雪岩依然坚守着做人做生意都要讲信义的原则。绿营兵军官罗尚德在上战场之前将自己的银子存入阜康钱庄,一方面因为他相信阜康的信用,另一方面因为他马上就要去打仗,生死未卜不知道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因此坚绝不要存折,但胡雪岩一定要出具存折,即使这个存折时交给第三者阜康“档手”刘庆生保管,开具存折的手续也一点都不能省略,对此胡雪岩说:“客户存入款项钱庄必须开具存折,这是照规矩来”。

    信义是处世之本

    胡雪岩说:“做生意和做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要讲个信义”。无论古今,不分伟人还是平民,信义都是一个人处世立世的根本。

    每个人都怀有梦想,每个人都想出人头地,轰轰烈烈地干凡大事业,而信义是不可或缺的根本。

    罗斯福曾说,做一个有信义的人胜过做一个有名气的人。信义是一种素质,是一种品德,是一种智慧,是一个人的金字招牌。

    信义,写下来也只不过是比划寥寥的两个字,却有着泰山般的厚重,是人生中无价的财富。人活一世,最重要的就是信义二字,不管你是面对家庭还是面对职场,不管你是务农还是经商,都要始终记得信义二字,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人处世处事的根本。人只有拥有信义,才能被人信任,被机会光临,被成功耀眼于世,人只有有信义讲信义,才能够脚踏地头顶天问心无愧地拥有自己的天地。

    雪岩启示:

    “为人不可贪,为商不可奸,经商重信义,无德不从商”这样的话从胡雪岩口里说出来,他虽说身为商人,话却依然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胡雪岩的话让人们明白商道即人道,而道之精髓在于信义,这是立世、处世、赢世的根本。

    8.不要自招嫉妒

    人常说树大招风,人满招妒。历史上多少英才俊杰恃才傲物招人妒忌,有多少忠诚贤良过满过刚遭人排挤,全因不能伸缩自如,不懂得在进、退、藏、显等方面适度地把握自己。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在官与商之间游刃有余,在时与势之中追逐名利就是因为其深深明白树大招风,人满招妒的道理,懂事适时的进退。

    适时进退,不招人妒

    在生意场上,刀光剑影中,大家争的你死我活。胡雪岩倒霉时,不会找朋友的麻烦,得意时,也不会忘记照应朋友,就是他如此懂得适时的进退才没有受到同行的排挤与妒忌,而是安好的把生意做大做红。

    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最新章节第三章 处世之道——圆融处世,得饶人处且饶人 (3)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辉浩的小说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最新章节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全文阅读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5200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辉浩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