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真才实学
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悌为瑞,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也。
——《曾氏家书》
曾国藩靠科举取得了功名,但他很清楚,八股文章和试帖诗只是求取功名的敲门砖,绝非经世致用的真才实学,“此中误人终身多矣!”在文章中耽误终身的人太多了!因此,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强调:不要盲目自陷于腐朽的科举取士制度,要趁大好青春多读读生活这本“无字之书”,以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读书,求得经世致用的真学问。
人当以贡献社会为己任,读书就要读对社会有益处的书,若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计较于书本字句,那读书又有何用? 学什么东西都要能学以致用,死读书、读死书,最终是行不通的。如果连最起码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都没有,将来肯定是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的,也必将被社会淘汰。
在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社会对真才实学的呼唤也越来越强烈。从大家关注的就业形势来看,现在用人单位评判人才的标准不再盲目地局限于学历,而是更注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更看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企业需要的才能。这也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更注重对自己实际能力的培养。
现就读于韩国中央大学的张小月,刚到韩国的时候,认为拿个学位证就足够了,在韩国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只学专业课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将来社会的需要,社会上‘海归变海待’的负面说法,不就是一部分人以为混个学位就能回国有个好工作而造成的吗?说到在中央大学的学习,张小月侃侃而谈:“这边的课程我觉得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例如上个学期我选了一门《商务交流》,很灵活,课堂上的东西都是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就像在实习一样。”张小月的专业是英语文学,但她一直都坚持选修其他专业的课以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毕业并不等于学成,全部成绩及格就能毕业,只有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那才叫学成”。
小王的情形则和张小月大不相同。他是某著名大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完几场人才交流会之后,他颇多无奈:“我投了近50份简历,还是找不到工作。很多公司一听是应届毕业生,就说招进去还要培训,浪费精力,干脆不理你了。”但是同样参加这个招聘会的应届中专毕业生小林,面对企业的招聘人员问的很多操作性很强的问题,对答如流,协议很快就签了。
同样是毕业生,但是不同的能力拉开了彼此的差距,像小林那样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的人,更能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他们“用事实说话”。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使自己成为时代需要的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呢?
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的“成功同心圆”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他看来,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人,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成功同心圆”最里面的一环;其次,要有积极、同情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人生态度作为第二环;最后,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它们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以同心圆的理论来培养自己,不仅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只有一个内心成熟又拥有行动力的人,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箴言
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2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朱熹
3有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最新章节上卷 第7章 务实谦恭 (1)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