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546章 :他的画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

本章节来自于 纵横校园我怕谁 http://www.lishu123.com/12/12797/
    罗明不解,问,黄老师,这是要干什么啊?

    嘿嘿……黄老师笑,干好事啊!这也是为解决燃眉之急啊……他让他们在裁好的宣纸上坐,坐一下,纸上就印下两个黑墨团,也就是两片墨荷叶。()♀两个学生一气就坐出来一二十张。这时候,齐白石笑眯眯地提上笔,在墨荷叶上刷刷几笔,迅速画上几枝斜茎,勾出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再在荷叶上勾上几条筋络,题上两句诗,一幅荷花图就画成了。等晾干后,钤上印章,马上让学生送到街上去卖。()学生们把这些画戏称“坐画”,拿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很有童趣啊。方峰海笑了起来。

    蓉蓉说,还很实用啊!罗明笑。

    这也是生活所迫啊。黄老师说,这酒说明一个真理,物质是第一性的啊。人首先要吃饭,生存下去,才能去进行艺术创作啊。

    孙老师说,我来跟你们说说几个齐白石的有趣笑事情吧……1919年,齐白石举家迁往北京,在那里卖画治印为生。()此时他结识了一生之中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位友人——陈师曾。这两人的关系后来被人概括为“没有陈师曾就没有齐白石,没有齐白石也就没有陈师曾陈师曾在当时绘画界新思潮汹涌澎湃时仍坚定地拥护传统,曾著《文人画的价值》一书,此文极有意义。然而也就是这位貌似古板的陈夫子对白石翁进行多次鼓励和指引,在这种精神支持下,齐白石毅然以十年工夫进行衰年变法,从此他的大写意花鸟方始元气淋漓,呈现出为世人所熟知的面貌。()再就是徐悲鸿三请齐白石。1929年9月,艺术大师徐悲鸿受聘担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他上任后不久,就亲自去拜访齐白石,聘请他来校担任教授。12月一天的上午,徐悲鸿走进北京西单跨东胡同齐白石那简陋的画室里。两人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当徐悲鸿提出聘请齐白石担任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时,齐白石默默看了一会儿徐悲鸿,婉言谢绝了。几天后,徐悲鸿重又敲开齐白石的家门,但又遭谢绝。对此,徐悲鸿不气馁,不灰心。他深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道理……最后,齐白石终于被说服,担任了北平艺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也道出心里话:我不仅没进学堂读过书,而且连小学生也没教过,怎么能教大学生呢?徐悲鸿说:你只在课堂上给学生作画示范就行了。()虽然齐白石的画像徐悲鸿所赞赏的那样:“妙造自然,浑然天成但是在当时的美术界,有些人却极力歧视与贬低木匠出身的齐白石。一次画展,齐白石的作品受到冷落,被挤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当徐悲鸿在展厅内看到齐白石的作品《虾趣》时,心中暗喜道:“真是一幅妙趣横生的佳作啊!”他立即找来展厅的负责人,把《虾趣》放在展厅中央,与他的作品并列在一起,并将《虾趣》的标价8元改为80元,而自己的那幅《奔马》标价为70元;他还在《虾趣》下面注明“徐悲鸿标价”字样。()此事引起轰动,齐白石也由此名扬京城。

    方峰海说,这可是真心抬举齐白石啊。

    这是真正的好朋友!蓉蓉也晓得这其中的道理。

    是啊!黄老师又笑起来,还有啊……他儿子也说过他的一些小事,对人很有警示作用的啊……国画大师是否会画人物?近一段时间,在全国引发轰动的一知名作家攻击齐白石不会画人物:因为咱们国家确实大师太少,好容易逮着一个像样的吧,大伙就死吹这个,就此记者采访了齐白石的儿子齐良末。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齐白石老人在77岁时有了他的第12个孩子,取名齐良末。几天前,63岁的著名画家齐良末来到沈阳,他说聊一些齐白石的看上去很小的琐事,但内涵很深刻……没见过的从来不画。齐良末对说,父亲一生诚实地做人、对待艺术。他完全是一个写实的画家,没见过的从来不画。有一次,父亲画芭蕉叶子,他画好了两边的叶子,在画到中间的叶子时,忽然下不去笔了,自言自语道,这叶子是向左还是向右?于是就不画了,出去看芭蕉,不看清决不下笔。他还说,父亲以卖画为生养活我们子女12人。一次,有一属龙的商人,想重金请父亲为他画一幅龙,父亲不好拒绝,约他第二日取画。那商人第二天看到的画是,一个插满鲜花的大花瓶,旁边还有一只杯子,那个龙就不精心地刻在花瓶上,而雕龙花瓶是平时常见的。还有一次,世界和平委员会请他画和平鸽。父亲以前很少画鸽子,就让我专门养了一群鸽子。养鸽子就为了画鸽子,看它们的起落。父亲画的是飞起的鸽子,这鸽子尾羽都多少根啊?这问题一直在父亲脑中缠绕。他就让我五哥逮着一只,给他数尾巴。当时那只鸽子掉毛,数出来是12根。父亲就按12根去画了。父亲创作的东西都是有实物可以对照的,不是真实的东西,父亲决不画,他的画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

    写实!真可贵啊!蓉蓉说,她翘起小嘴,又在喝着那很烫的鸭汤。说,很甜的啊!真好喝……

    那就多喝一点啊。罗明笑笑,对他说,

    方峰海说,黄老师,这位大画家心里老四海有人民和老百姓啊。真好。

    就是啊!人民是艺术的母亲!黄老师说,齐良末讲,父亲到了晚年,声望很高,很多人都认为他随便抹一笔都很好。这时,赞誉声很多,听不到批评的。父亲却很有自知之明。那一年的一个夜晚,我和父亲睡在一张床上,当时我睡醒一睁眼,父亲不见了。这大半夜的,父亲上哪儿去啊?

    ()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qcm5168988的小说纵横校园我怕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纵横校园我怕谁最新章节纵横校园我怕谁全文阅读纵横校园我怕谁5200纵横校园我怕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qcm5168988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