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九十八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

本章节来自于 一品富贵 http://www.lishu123.com/12/12499/
    如果原来的双虹桥是小家碧玉,现在的虹桥已经具备京都的威严,赵匡义知道宋九是无利不起早,若真修好了,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去观看,也会成为宋朝京城的一大景观,仅凭借这个就能招揽许多生意。但确实很好看,仅是一张草图就将赵匡义吸引住。

    看了许久,他说道:“你先大约计算会花多少钱帛,本官才能给你答复。”

    “是。”

    “你随我进宫去一趟。”

    赵匡义不是为了桥,那顶多是几万缗钱,刚好得到巴蜀,朝廷经济宽松,只要宋九不过份,问题不大,但他这个金铺事可不小。

    他带着宋九进皇宫,直接见到正在看奏折的赵匡胤,赵匡胤看到宋九,微微一笑,以为是为他妹妹的事来进宫的,也不说话。赵匡义将事情一一禀报。

    赵匡胤认真听完,走来走去,最后说:“宋九,你想学桑弘羊?”

    “陛下,桑弘羊改革,触犯了许多权贵利益,史册是他们所书,故批评得一无是处。若没有桑弘羊,汉武穷兵黜武后如何熬过财政难关?再者就是商鞅,商鞅开法家先河,但无商殃,何来秦朝的强大。不做事便罢,一做事总会有利有弊,择大而舍小。”

    “若是商鞅与桑弘羊,朕不屑之。”

    宋九不知道说什么好,实际商鞅与桑弘羊变法是古代的两件大事,但让史书丑化得比魔鬼还要恶劣,只好说:“陛下,打天下难,难在打,开国地广人稀,没有土地压力,百姓由乱入安,人心也思安,看似治易,实际不易。自秦以来,一千两百年,西汉安定了一百几十年,东汉安定了一百几十年,晋隋只有几十年辰光,唐朝天宝之前也不足两百年,真正的时间不足五百年。故臣以为即便开国之初,若只是顺从民意粗治,不及时创立各种完善的制度,必留遗害于子孙。因此想要赵宋宗世永昌万年,百姓不再受分割之苦,必须想要千年计万年计,臣故认为即便开国,治亦难。”

    “看来你真会说啊。”

    宋九硬是没有听出来赵匡胤说的是好话还是恶语,不敢作声。

    “但冲你这句治亦难,朕赐你一个开国子爵。”

    宋九愣愣地站在哪里,又升官啦?不过宋九终于明白过来,这个官升得很难受,一级一级地升,爵位上面还有好几爵,散职官现在混淆不清,似乎史上宋朝多次变动,即便分级,民间的说法是按官员品级去分,实际分得更详细,一会二十几级,一会三十几级。然后是职官,职官要上殿参拜早朝的,再就是有实权的差官。最后还有十二级勋官,以及其他的赏赐,职田鱼袋等等,自己一年就是升三级,一生也不可能将几种官职升满。

    也不能凭借一句话就升自己的官,难道是赵匡胤对自己妹妹一种警告?

    想不通,但有的升比没得升强,谢主隆恩,离开皇宫。

    开始忙起来,学生的功课要抓上来,试验自己离不开,还要往钢监跑。

    铁产量从市价看不出来,宋朝铁差口太大,除非一年增产到课铁量达到五千万斤,铁价才能下跌。现在增加的铁根本影响不到市价。但肯定增加了,计划变动,多用朝廷十几吨铁大约会不要紧。

    然而有一个技术宋九束手无策,拉丝技术。实际工匠们也在想办法,拉丝技术很早就有了,但都是宋九看不上眼的,工匠们改来改去,还是石模上打圈子,肯定不会有太大的进展,倒是有一个工匠根据以前的炼钢方法,发现人尿会起润滑作用,增加了一部分拉丝的成功率。但换成马尿猪尿又不行,宋九面对这个人尿法,悲催了。

    这是什么科学原理?

    &n

    一品富贵最新章节第九十八章 建隆三年的那些事(下)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午后方晴的小说一品富贵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一品富贵最新章节一品富贵全文阅读一品富贵5200一品富贵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午后方晴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