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任用贤臣
从万历二年(1574)四月起??万历皇帝便开始学着批答??才十二虚岁??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就为国家的事情操心了??到万历五年(1577)??他已经能够每天亲自批阅一二本奏章了??熟能生巧,他也慢慢地摸出一些门道??发现一些问題??让一些弊政及时得到了纠正??还多次受到张居正的表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也得到积累??朝会上得也多??对大臣们的奏对也能够从容应对了??
万历三年(1575)五月十四日??吏科给事中杨言出班奏上六事:一、就近迁改以免旷废;二、久任教职以育人才;三、清理军屯以足兵食;四、均平里甲以苏民困;五、严革诈伪以清驿递;六、禁止迎谒以息奔竟??他当场并表示深有同感??并明确的表达出他的意见??有意整刷??改变朝廷虚夸之风??
从登基到万历十年??朝廷大权实质上是有张居正把持着??一般人都认为皇帝只是个点头机器??傀儡??张巨正当家一点不假??但万历还是皇帝??一些重大的军国大事还要有他点头才行??顾命大臣即便是权威无边??像高拱这样一个气焰熏天的??有的时候??有些事??也必须经过皇帝??得到皇帝的同意??他们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总经理??大明公司的董事长还是万历??有董事长坐镇??掌握好方向路线大政方针??具体干活的当然是总经理的事??他采纳了张居正提出的稽查章奏、随事考成的方法??作为一项法度确立下來??就是后人说的“考成法”??即:凡部院遇到下发的章奏、或奉旨??或钦依??转行各衙门??都必须先斟酌道里的远近??事情的缓急??定出日期??写于文簿上??月终注销??转行覆勘、提问、议处、催督、查核等项??另外造出二册??各自注明略节和原限??一送部科注销??一送内阁查考??各抚按奉行事理有迟延的??由所在部院举发;各部院注销册有隐蔽的??由科道举发;六科缴奏有隐蔽的??由内阁举发;每月一考核??每年一稽查??考成法的核心就是要课吏职??整饬中央及地方行政系统??使得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分层负责??各司其职??府州县秉承抚按??抚按秉承六部??六部秉承发号施令的中枢内阁??内阁由张居正主持??辅佐皇帝治理国政??督责中外??期以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层层相应??贯为一体,提高朝廷的办事效率??改变拖沓之风??经过尊主权、课吏职、明赏罚、信号令一系列的举措??向浮夸之风开刀??使朝廷的风气有了根本的好转??
当然??张巨正也得到了好处??把权力牢牢的掌握在他的手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明朝首辅的尴尬地位??具有了干部的考核和使用大权??他的政治智慧何等之高??而万历皇帝虽然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需要??也大有用人不疑的味道??
朝廷还面临着冗官多、人浮于事??费滥??财政不堪重负等??由來已久??积重难返??是明王朝积累十几代而形成的??到隆庆时期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成为统治的严重障碍??给朝廷的统治带來许多的隐患??也不乏有识之士??多次向最高统治者建议??早在隆庆六年(1572)十二月??光禄寺卿潞王道奏请各库铜铁废器易值??审核内府匠作冒滥??裁减司牲冗员??万历元年(1573)六月??当吏部提出起复前南京兵部尚书刘采(1500??1573)等九十三人时??万历便提出一定要慎选毋滥??未予全部起复??他也觉得起复如此多的浮员??不一定是件好事??应慎重对待??万历三年二月谕令吏部??南京职务清简??官不必齐备??先朝就有一人兼掌六部的??自后南京官员出缺??非紧要的不必推补??万历八年(1580)六月??因沿边增设的兵备守巡及武职参游过滥??便下诏革去编制十七个??当年??甲字库太监王效等称阙岁额银珠等料??户部提出登基诏中??尽停不急之务??请令各监局所造器用??量为停罢??万历应允??
裁撤冗员是历朝历代坚持不懈的工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执政的时间长了??历史遗留问題就会多起來??他们可能在过去的岁月里为国家做过贡献??立过各种功劳??皇帝不能卸磨杀驴呀??保留他们的待遇??在政治方面有好处??偌大的一个国家也不在乎多几双筷子嘛??但明朝存在一个奇特的现象??自迁都北京以后??中央政府都有两套机构??北京中央政府有什幺机构??南京一个不少??南京的机构只是摆设??并沒
谁偷了我的皇位最新章节二、 任用贤臣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