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1章 序言

本章节来自于 汉口的风花雪月 http://www.lishu123.com/12/12049/
    是夜,我听着王菲的《传奇》,在键盘上敲字。那是十年前发表的中篇小说《百年之约》的打印稿,我打算输入电脑中保存。本以为几年世俗的消磨,这点小资滋润不了已然荒芜的心。小说的很多细节我几乎忘得一干二净,此时捡起,好像在听别人讲故事。

    夜静得如一面幽深的湖,只有王菲的天籁之音在耳际缭绕,像是在催化。写到中途,内心不经意地悸动一下,便知道,那是感觉在复苏——我又进入情节里了。到后面,就有些吃惊,怎么虚构出这样一个故事?忆当初创作这部小说时,也有意识未到而笔先到的情形,总像被一个个人物逼着前行。便想,或许真是眼镜太——已故的外祖母冥冥之中在保佑着,催促懵懂的我敲开文学这扇大门?而我写小说的初衷,也确是为了纪念那些逝去的亲人们。

    我出生在汉口,从小由外祖母带大。在那些温暖的记忆中,我会时常想起外祖母讲的那些零碎往事,但那时只是倾听和好奇。直到祖辈们一个个离去之后,我才蓦然感到自己生命中一些珍贵的东西不见了,仿佛出现了断层,找也找不回来。我只能怀念他们,在怀念中感知自己从何而来,再到何处去。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才有了动笔抒写的念头。我的第一个女性形象梅君,就是在这种情感驱使下塑造的。

    但此时,我对创作老汉口系列小说还没有明确的想法,或者说,是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感情还没有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直到有一天,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空军英雄陈怀民和他妹妹的一张合影,蓦然被打动了,由此又激起了创作的冲动。在查阅了更多的资料之后,我对一直生长的汉口才有了更深的认识。她绝不仅仅是一般人眼中只有码头文化的市民城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她的繁华鼎盛仅逊于上海,被誉为是“东方的芝加哥”。而我那些一直生活在老租界的祖辈们,也都温文尔雅,待人谦和,并不是有些外省人所贬喻的“九头鸟”形象。

    这是应该值得我们珍视的一段历史。她的神奇与美丽,她的繁华与经典,她的磨难与屈辱,就像一部厚厚的史诗,是需要后来人细细品读的。

    于是,我又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曾经鲜活的汉口女人,她们身份不一,风格各异,呈现出的命运轨迹也千差万别。她们各自的爱情和生活,便是老汉口世态风情的一个缩影。她们从一幅幅泛黄画卷里走下来,带着各自的故事,进入我的笔端,《汉口的风花雪月》便由此而生了。

    整部小说如一扇展开的屏风,将一个个美丽女人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而我每构思一个章节的时候,也是先想好一个女性人物,然后再下笔的。我所塑造的女主人公也几乎全是小女人,以小见大,以女人来比喻这座城市,以这座城市来反映那个时代,乃至旧中国的风貌,这是我所希望的。当然,我写小说的准则,也是力求好看,而好看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文字的美感,最重要的,还得有真情实感。文字也是有温度的,我能敲出感动自己的文字,才有可能打动读者。我在写这些故事时,好像自己也生活在那个时代,书中的人物就是我的亲人或朋友,我与她们同呼吸,共患难。我留恋这般奇妙的感觉,也享受着整个写作

    的过程。

    书中第一章节,是以蝴蝶杯为引子,着力讲述楚剧名伶黎曼姝与沈季昀坎坷而富有戏剧性的半生缘。小说里的场景也描写了不少老汉口的旧貌,比如老租界的弄堂、歆生路、悦新昌绸缎店、天声戏院、龟山的蝴蝶泉等。第二章节里,主要写暗恋陈怀民,被他的英勇撞机所感动,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在柳枝巷,老姑娘葛英素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抗战初期的汉口,却走的是一条从爱的追寻到爱的幻灭之路。至于徽香梦里,又是徽州小女人香榧艰苦创业史以及她别样的情感生活。而夏家客栈的女人廖玉春,本是集家嘴一个悠闲自在的老板娘,但战争改变了她的家庭,也改变了她自己。最终,她为了救下新四军队长林啸,不幸死于特务的枪下。第六章节,虽是以景明大楼强奸案为线索而构思,着力点却是虚荣的杜文丽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鸳鸯锦是以小玉来汉口寻找生母为主线,写的却是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我知道,以本书有限的篇幅,无法穷尽老汉口的沧桑往事。正如书中外婆说的

    汉口的风花雪月最新章节第1章 序言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姜燕鸣的小说汉口的风花雪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汉口的风花雪月最新章节汉口的风花雪月全文阅读汉口的风花雪月5200汉口的风花雪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姜燕鸣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