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处世之道

本章节来自于 龙旗舰队 http://www.lishu123.com/119/119519/
    曾国藩,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zd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文学

    曾国藩继承桐城派方苞姚鼐而自立风格,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乃湖湘文化的重要代表。

    他论古文,讲求声调铿锵,以包蕴不尽为能事;所为古文,深宏骏迈,能运以汉赋气象,故有一种雄奇瑰玮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为后世所赞。

    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变革发展,又选编了一部《经史百家杂钞》以作为文的典范,非桐城所可囿,世称为湘乡派。

    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他文风影响。所著有《求阙斋文集》《诗集》《读书录》《日记》《奏议》《家书》《家训》及《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不下百数十卷,名曰《曾文正公全集》,传于世。

    另著有《为学之道》《五箴》等著作。

    思想学术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但对于程朱之学并未盲目崇拜.

    事实上,他对于宋明儒学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

    宋明理学实际上分为气学理学和心学三个学术派别。

    曾国藩在政治实践和军事斗争中也渐渐地看到了程朱理学“指示之语,或失于隘”或“病于琐”或“偏于静”的局限。

    在这种情形下,曾国藩对心学表现出了宽容的学术姿态。

    对于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学术争辩,他认为对于两家之争应取其同,避其异,扬其长,兼收并蓄,扬长避短,推进儒学的发展。

    曾国藩还以气学在生成论方面的资源来弥补理学之局限,谓“张子之《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俦”。

    依着气学的思路,曾国藩认为,天地万物均因禀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最终基元。

    在禀气而生这个意义上,天地万物是“同体”的。

    不过,曾国藩同时认为,虽太和絪緼之气流行不止,天地万物最初所得之气“均耳”,但人与物圣人与常人实所禀有之气并不相同。就人与物相对而言,人得气之全,物却仅得气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仅得物性。就人类而言,圣人所禀之气清且厚,常人所禀之气却浊而薄。

    处世交友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

    要集思广益,兼听而不失聪。

    “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

    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治家方略

    曾国藩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员中人人孝悌的原则。

    孝容易理解,就是对父母对长辈的感恩尊敬与赡养。

    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

    在曾国藩家书里,一般都以为他给孩子写的信最多,事实上他写给弟弟的信才是最多的,可见他对兄弟之间关系的重视。

    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

    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的以和治家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还特别强调“勤以持家”。

    这个勤以持家在曾国藩那有两层意思,一是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一是做家长的要勤以言传身教。

    曾国潘说的这些,他自己就能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

    比如大儿子曾纪泽喜欢西方社会学,曾纪鸿喜欢数学和物理学,曾国藩虽然一窍不通,也能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去努力学一点。

    这样的父亲,才不愧是一个真正“勤以持家”的父亲。

    在曾国藩的影响下,曾纪泽总是会亲自教孩子们学英语数学音乐,还教他们练书法写诗文讲解经史典章,不论再忙,每日总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陪家人,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所以,曾国藩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书法

    曾国藩在书法上的突出成就一直为他历史上的重大影响所掩盖。

    曾国藩对于书法理论的阐述见其《日记》《家书》及一此文章中。

    他首先对当时阮元抛出的南北书派论有独到的认识,他既赞成又提出批评,主张南北兼而有之。

    他对书法的本源,提出乾坤大源之说。从乾道——阳刚美——着力——雄奇——大气,从坤道——阴柔美——不着力——淡远——韵胜,形成了他一个系统的书法理论观。

    曾国藩一生勤勉于书法创作,走过了一条由泛而专,由继承古典到创新时尚的曲折探索道路。

    他留下了近130万字的《日记》是中国古代罕见的一部巨型书法作品。

    他的楷书劲健刚拔,竖起了一面承唐继宋明而刚柔相济的正书旗帜。他的行书劲健遒俊而华美。

    他的小楷与小行书是整个清代的典范。他应是与同代包世臣何绍基齐名的大书家。

    人格修炼

    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

    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

    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

    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

    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

    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

    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要求:

    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认为: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 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早年修身十三条

    一主敬

    二静坐

    三早起

    四读书不二

    五读史

    六谨言

    七养气

    八保身

    九写日记)

    十日知所亡

    十一月无忘所能

    十二作字

    十三夜不出门

    本书源自看书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独孤啸傲的小说龙旗舰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龙旗舰队最新章节龙旗舰队全文阅读龙旗舰队5200龙旗舰队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独孤啸傲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