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又称驾至御书房。品书网 匕匕·····首·发书房里最大的好处是有椅子可以坐下来,秦康也少了些居高临下的意味,感觉彼此的距离接近了些。
“今日便由定儿来执笔记录,”秦康将所有宫人宫女都遣散了出去,这才说道“暖玉,你来说说看你的计划,朕期待这一天久矣。”
“皇,是不是只要是暖玉想到的都可以说?”苏暖玉先瞟了一眼秦显,又注视着秦康,试探着问道。
“没错!只要是你想到的,只要是能够将太朝建设成第二个乌托邦的建议,你都一一说来听听!”
“好!”苏暖玉受到鼓励,在心为自己打了打气,开始滔滔不绝地发表起来。
“第一,下调赋税,这是此前皇允诺过暖玉的,相信应该没有问题。二,通路桥,兴水利。在乌托邦,有一句说道‘要致富,先修路’。有很多地方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交通太过闭塞,与外界交流不便所致。要振兴经济,则必须打通太朝各处的往来要道,将天下各处的社会资源尽可能达到共享。
三,重教育,办学堂。打天下靠武力,治天下却需要博古通今的经儒之士。化素质偏低的国家经济再发达也是枉然。读书为明理,明理之人才更能对国家及百姓充满热忱,才堪当大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努力。
学堂打破性别之分,男女平等,凡是六岁以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读书。其实女子的聪明才智并不输于男子,她们不应该被埋没,应该让她们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来,多一份力量,则太朝迈向乌托邦的步伐又进了一步。”
苏暖玉讲到此,觉得有些口渴,因此稍作停顿,喝了口水润润嗓。
“苏爱卿字字珠玑,朕也相当赞同。”秦康喜忧参半地说道“然,依爱卿所言,下调赋税后财政锐减,而修路通渠兴学之举皆所费甚巨,该当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这便是暖玉马要提到的解决办法。”苏暖玉继续说道“第四,严厉打击富绅豪强。首先,从各路高官做起。当官执政所树立的形象,应该是亲和的为百姓服务的,因为百姓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不是手握强权作威作福,领着俸禄不做实事反而穷奢极欲胡吃海喝。此举败坏官风,让百姓对官府痛心失望。尤其是门下食客无数,奴婢成群者,这实在是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臣请皇下旨减少各高官府第的食客及奴婢数,让这些人解脱出来投入劳动一线去,真正为国家创造财富价值。同时对于所建房屋超过一亩土地及占有马车数超过两辆者课以奢侈税,相信光是这一项税收,国库将变得丰满不少。
不仅如此,臣还恳请皇下令,取消封荫世袭制,增加遗产继承税。不能让有的人坐享其成而有的人拼死拼活都享受不到其一半的待遇,社会的不公会造成积怨过深而影响天下安定。”
“苏爱卿可曾想过你位居百官之首,此举最先影响到的便是你自己?”秦康震撼着,似乎带点幸灾乐祸的意味问道。
“即使要暖玉做出表率,又有何难?”
苏暖玉的薪俸是每月三百贯,若是按照现行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十五万元,在现在的收入群并算不得突出的。
但,在当时的物价水平,这个收入是一个等家庭三年的总收入,连她自己都觉得太不公平。因而她更觉得自己有责任与义务为广大劳苦百姓争取利益。“臣自请课臣以奢侈税,以表明臣变法的决心!”
“那楚王的意思呢?取消封荫世袭,则将来小世子与常人无异,需得付出自己的努力来谋求一官半职以养家糊口。”秦康又转向秦显问道。
“回父皇,这个问题儿臣已经思量过了。”秦显坚定地回答道“儿臣会更加敦促他用功读书明辨是非,即使他不依靠父荫,他也是常人的佼佼者,也能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干谋求到合适的职位,既能施展抱负,又能为国效力。”
“有志气!”秦康脸竟然顿生自豪之色,由衷地褒奖了秦显一句,同时转头问秦定“太子,你的意思呢?”
“父皇,儿臣惭愧!楚王弟深明大义,儿臣愿向楚王弟学习!”秦定自是没有反对的理由,他是未来的储君,这天下早晚是他的。若是苏暖玉成功了,国家建设步入正轨,他接手后省心不少。即使她失败了,现在还是他父皇治下,这个烂摊子自有他父皇来料理,他也操不了太多心。
苏暖玉闻言大喜,朝当权最重的三人眼见是成功被她说服了,她对推行新法更加充满信心了。
“此举恐怕会招致太多贵族反对……”半晌,秦康不无担忧地说道。
“皇,臣也很担心此点。”苏暖玉再接再厉道“到时候皇一定要意志坚定,无论他们怎么哭诉抗议,皇千万不能动摇。到时反对者一定会纠结在一起,派个领头人出来的,皇只要抓住这个人,狠狠地惩治一番,杀鸡儆猴。臣相信再也不会有人敢反对了。”
“话虽如此,他们毕竟是有功之臣,所得的封赏也是合理的。若打压过重,将来谁愿意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力呢?”
“皇,您若想国家长治久安,若要秦家的基业千秋万代,则臣之建议为不二法门。其实,若要社会安定,只要遵照一个原则执行,哪怕是无为而治,也可保您永世太平。”
“什么原则?”
“大凡社会动荡者,定是两级矛盾尖锐引发的。这个矛盾,是社会贫富差距。”苏暖玉解释道“贫富差距越小,社会越安定。反之,则越动荡。国家的财富是靠全民累积的,而不是少数人创造的。
所以,臣以为,当千方百计缩小这个差距,尽力创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实现他的价值。若能如此,臣相信,人人当各安本分努力做事,则天下便无贼无盗无投机倒把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