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妈张罗着开始做午饭。刘梅爸起身出去,准备到村前的小店买几样菜。刘梅让爸爸不要去,说随便弄点什么吃就行。可爸妈哪里同意,她妈硬是推着丈夫去买。爸妈就那样,每次她回来,都把她当客人,总要想办法给她弄些好吃的,生怕她在婆家吃苦。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爸爸出去了,妈妈在忙着做饭,刘梅在灶下帮忙生火。母子俩又简单的聊了起来
“小梅,志明打电话回来了没?”刘梅妈问。
“打了,前几天打的。对了,他还让我代他向你们问好呢?”刘梅娴熟的往灶里添着柴火,火被烧得很旺。
“唉,志明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家里穷了点,让你跟着吃了不少苦头。如今还要让你照顾小叔子,这是什么话,这是哪门子事嘛?”刘梅妈感叹道。
“妈,你不要总那样认为好不好,志明家穷又不是他的错,再说我现在也是刘家人了,你再那样说,不是连我也看不起吗?”刘梅有些不高兴道。
“好啦,好啦,妈不说了,妈还不是担心你,还不是希望你过得幸福点?”妈妈忙陪着笑脸说。
刘梅立即转移话题,问了一些弟弟和大姐的情况。弟弟明年就要高考,她这个做姐姐的也挺关心。如果弟弟出息了,她这个做姐姐的脸上也光彩啊。至于大姐呢,自从她嫁到了湖南之后,似乎就和家里疏远了,一年难得回来一次,一次在家不超过半月。平日里也就只打打电话。不过幸好刘梅爸妈以前趁着年青,抓了些机遇积累了些资本,到现在多少还有点积蓄,日子倒也过得去。
刘梅妈突然高兴的说:“小梅,你还不知道吧,你大姐要生孩子了,她说到时候,让你姐夫来接我们过去住住。”
刘梅说:“妈,这是好事啊,你和爸从来没出过远门,出去走动走动。湖南那儿,可是毛主席的故乡呢?”
刘梅妈叹了口气说:“唉,你妈怕是没那个福气咯,从村里到镇上,我坐个车都晕,更别说坐二十几个钟头。小梅,到时候你去吧,就下个月。”
刘梅说:“妈,我怕也去不成,我去了,家里咋办,志贤就没人带了。”
刘梅妈迟疑片刻,心疼的说:“小梅,我的傻女儿,你现在可真的被那小叔子绊住脚咯。”
刘梅苦笑了下,没有作答。刘梅爸出去一刻钟后,就拎着几样小菜回来了。她爸买的都是她爱吃的,有排骨,有香菇,有青椒,还有鸡翅膀。刘梅看到爸妈忙上忙下的情景,心里涌起阵阵感动。心想,有人疼有人爱的感觉就是好。
很快,饭菜就做好了。刘梅妈的手艺好,小时候她就最喜欢妈妈烧的菜。在她心里,妈妈是个了不起的女人。所以她现在也继承了妈妈的许多优点。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洗衣炒菜做饭。后来还继承了妈妈的贤惠勤劳后道等优点。
饭菜端上桌,三个人,刘梅妈差不多弄了十来道菜。有排骨香菇汤,有红烧鱼,有虎皮青椒,有红烧鸡翅。这些菜摆上桌,顷刻,全都散发着诱人的浓浓的香味。刘梅好久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午餐。
刘梅和她爸妈,三人每人坐一方,桌子的另一方靠着墙壁。见那么多菜,刘梅故作惊讶道:“哇,妈,你做那么多菜,怎么吃的完啊。”
“吃不完,谁说的,又不赶时间,我们慢慢吃。晚上就别回去了,晚上包饺子吃。”妈妈说着,不停的往她碗里夹菜。
“爸妈,我自己来,看,碗里都装不下了。你们也吃吧。”刘梅一边谦让着,一边也往爸妈碗里夹菜。一家人,倒客气了起来。
爸妈手里端着碗筷,眼睛却都在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刘梅。看着女儿,老两口既高兴,又心酸。老两口看的出来,女儿似乎好久没有尝过这样可口的饭菜了。苦在女儿身,苦在父母心啊。
的确,在家里刘梅哪有机会品尝到这么丰盛的美餐。不是不想吃好的,日子过好点,是她舍不得。她想,现在和苏志明勤俭节约一点,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些。
“爸妈,你们也吃啊,老看着我干嘛?”刘梅催爸妈道。
“好,我们也吃。”刘梅爸妈点着头,异口同声道。
刘梅爸高兴,本来中午他不喝酒的,只是晚上喝一两盅。但今天女儿回来,她心情好,于是打开女儿带回的二锅头,连喝了好几杯。
刘梅妈愠怒道:“老头子,少喝点,喝醉了,可没人管你。”
刘梅爸不紧不慢的说:“老伴,放收吧,醉不了。今儿个,小梅回来,不是高兴嘛。”
刘梅看着爸妈那高兴劲儿,心里既欣慰又复杂。是啊,爸妈现在图她什么呢,不图她什么。只希望她能常回家看看,陪爸妈聊聊天拉拉家常,陪他们吃顿饭。但即便是如此简单的要求,她都觉得自己没做好。爸妈能看到她平安,幸福快乐着就心满意足。
她在想,儿女永远都是爸妈心中,永恒的牵挂。只是她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做女儿的欠爸妈真的太多,太多。最起码,她让爸妈担心,牵挂着。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