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榆树老汉说道:“别这样说了,我也是受小神头堡的乡亲所托,想把谢书记接到我们那里去‘躲反’,哪想你们夫妻都被卷进大牢里去了。照我的意思是将你们的几个小的孩子都带回去,帮你们养,要不是你的父母不同意……”
原来,1967年的那埸“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所谓的革命的狂风暴雨席卷全国时,身在吕梁山区的一个名叫小神头堡的偏远山村的陈榆树估计谢东山也会在劫难逃,为此深感不安。解放以后,他和谢书记虽然再未见过面,但是谢东山却从未忘记他这个农民朋友,也没有忘记小神头的乡亲们。他除了不时去信致以问侯外,还隔三差五地寄些钱物周济自己一家和村里其他几家困难的农户以及孤寡老人。且不说谢东山在解放小神头堡的战斗中负过伤,流过血,就是凭他心里仍然装着他陈榆树和小神头堡和乡亲们的这份情意,他也会惦念着这位昔日的解放军营长、如今的县委书记的。现在,这埸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革命”来得如此突然,来得如此迅猛和疯狂,过去的功臣一夜之间都成了“牛鬼蛇神”,他猜想谢东山也难逃厄运,正是这种担心和忧虑,使他断然决定到临江县来看一看。他想得很简单,以为只要谢书记在哪个坎子上过不去,他就要想方设法将他接到小神头堡去避难。不管是在大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年代,小神头堡可都是“躲反”的好去处。就算现在的“造反派”的鼻子比狗还灵,也休想找到他的下落!为此,他卖掉了两头肉猪和几只山羊,筹措了一笔费用,来到临江。到了临江之后,他才知道情况比他预料的要严重得多,谢东山和他的妻子不但被打成“牛鬼蛇神”,而且被双双关进了监狱。他们的七个子女也都被“造反派”来了个所谓的扫地出门,只好同外公外婆挤在一起,仅靠公家发的每月120元生活费维持生活。由于缺少照顾,一个个长得又黑又瘦,连山里娃都不如,他看到这种情况,十分难受,便同孩子们的外公外婆商量,想将几个年纪较小的带回吕梁扶养,以减轻他们的负担。但是孩子们的外公外婆既是很要强的人,又担心孩子们到了遥远的外省的穷乡僻壤受苦受难,所以最后只同意将最小的困难让他带走。当时土改已经十五岁,是他领着其他的弟妹送陈大伯和小弟弟上路的……
史部长听了陈大哥的话后,再次握住他的手表示感谢。接着她又让困难同他的六个哥哥姐姐相认,然后兴高彩烈地让土改兄妹帮困难将带来的麻袋搬上汽车,而她则搀扶着陈榆树老汉上车,亲切地对他说:“老谢因为有个重要的会议不能到车站来接你们,请你不要见怪。我想现在会议应该结束了,他一定在家中等待你们!”
……
车子进了地委大院,径直朝谢书记的宿舍楼开去。
谢书记的宿舍是一幢庭园式的二层小楼房,此时,他正站在围墙栅栏门外,等待陈大哥和小儿子的到来。当他看到车子朝楼房开去时,立即将栅栏门推开,自己站到一旁,恭迎车子进入庭院。而他本人就仿佛是一个看守大门的门卫似的,只是在执行例行公务。当车子停稳后,他立即走上前来,拉开车门,扶着陈大哥下车,并且慰问殷勤。而对自己极想见到的小儿子却不予置理。直到史部长拉着困难的手走到他的面前时,他才朝困难打量了片刻,尽管两眼泛起欣喜和惊异的光亮,但语言却显得极其平淡:“嗯,是象我的儿子……”
史部长听了他的话,佯嗔道:“你这是什么屁话!困难怎么是象你的儿子?他就是你的亲生儿子嘛!”
她的话,引起大家的一片笑声。
进了客厅,谢书记将陈榆树扶着坐到一张靠背椅上,然后对嘻嘻哈哈说笑的儿女们用一种领导干部在公众埸合下叫人安静的习惯动作把两手往下一压,大声说道:“土改、抗美、援朝、合作、反右、红旗和困难,你们兄弟姐妹们都给我听好,今天,你们兄弟姐妹算是团聚在一起了,能有今 天,首先得感谢你们的陈大伯,为了表示感谢,我要你们都跪下来给陈大伯磕一个响头!”
他的话,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七个儿女除困难外,都显得有点手足无措,既感到突然,又有点不好意思。陈榆树老汉一听谢书记的话,慌忙站起来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
谢书记让陈大哥坐下来,既是对他,也是对儿女们说道:“大哥,你不要讲客气,让孩子们给你磕头,是应该的,不但是为了向你表示感谢,也是要让孩子们记住你和小神头堡的乡亲们的恩情。要不是你在我们全家最困难的时侯将困难带去抚养,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呢!十几个年头啊,不容易呀!小神头堡山多地少,而且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乡亲们的生活都过得紧紧巴巴的,特别是你们一家,本来就家大口阔,嫂子又长年生病,在这种情况下,多一个孩子就是多一个沉重的包袱呀,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你们给予困难的爱的代价真是太大太大了。要论报恩,这种恩情是不可能报的,让孩子们给你磕一个头,只是为了表示一点小小的心意……”
正当谢书记要孩子们下跪给陈大伯磕头时,谢困难突然打断他的话,大声说道:“这还象人话!”他的这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人们无不将目光射向他。他见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到自己的的身上,颇不以为然地说道,“怎么?俺讲错了吗?俺告诉你们,俺本来是不想回来认亲生父母的,因为俺认为,凡是当官的,都是无情无义的人,现在听了俺这个当官的爹的话,觉得他这个爹的还是可以认的。好,俺听他的话,先向养我十几年的爹磕头!”说罢,就“噗嗵”一声跪到地上,连磕了三个响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