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我一眼,说“从你口音看你不是本地人吧,你是他什么人?”我说“我是从上海来这里支教的,之前是记者,主要负责文字编辑的,我是他的堂舅,所长,其实这次对你来说是一个机会。”他靠在皮椅上,笑了笑,说“你所说的机会,说来听听。”我看了他一眼,说“他是一个在校初中生,而且家境贫寒,他走上这条路,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年幼无知的迷失,另外他只是抢劫未遂,没有给对方造成心理与身体上的伤害。如果你此时能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外界也会因为你的行为而对你刮目相看,我会利用我在学校的资源与舆论,来完美你的形象。一位警察挽救一位失足的少年,这就是一笔很大的政治资本。当然,物质上我也会有所表示的。”他看了我一眼,笑了笑说“你不适合做老师,适合玩政治。”我没有说话,与他相视一笑。然后他打了个电话叫来一个人,对他说“你把前些天那个中学生的案子,重新做一个笔录,年龄太小,不懂事,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回学校去读书吧。”那个人说“好,我马上就去办。”
回学校的当晚,我连夜写了一份感谢信,盖上学校的公章,第二天一大早把它与一面锦旗一起送到了县派出所,当然还有一个装有五千元的信封.......
今天在课堂上,说到变色龙这种动物,我问学生们“这种动物让你们第一时间内想到什么?”他们说了很多,其中有一位学生说“有色眼镜”。我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然后跑到黑板上了写了两个字“窗户”。我停顿了一会,然后大声的说“老师,现在给你讲一个关于“有色眼镜”的引申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窗户”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在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隔着玻璃看到对面邻居正在外面晾衣服,她对丈夫说"唉,这个邻居的自理能力真差,连洗个衣服都洗不干净."丈夫看着妻子,沉默不语.此后,只要对面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在丈夫面前评论邻居一番.大概过了一个月后,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挂着一件件洗干净的衣服,妻子对丈夫大声喊道"快看,邻居学会洗衣服了,我很想知道是谁教会她的."丈夫回答道"我今天一大早起来,把咱家的窗户玻璃擦干净了......
在我们做出判断之前,首先要看你的"窗户"是否干净.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取决于眼前"窗户`的纯净度.这里所说的"窗户"就如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眼睛"一样.老师,希望在你们今后的人生中,无论你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地位,都要"净视"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今天心情很好,刚把前半个月购买的股票给抛了,赚了50%,扣掉些手续费还赚了5万元。呵呵,再一次相信自己的眼光。其实这是我第一次买股票。我没有看什么抄股之类的书,也没有向资深人士咨询过什么,我持着“物及必反”这个规律去找股票的。其实任何事物的成长就如一个波动的曲线,由低至高,然后由高至低.....周而复始的循环。当一个事物达到高峰时,那么走向衰落的步子已经不远了,同样则可知。在中国那么多的朝代的更替交换,足以证明这些了。其实中国现在的经济走向低谷是一个正常、而又必然的过程,人为的改变自然规律,虽然可能会延缓,但最终的结果都是徒劳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