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 十五:新婚蜜月快乐多命运多舛张弘毅8

本章节来自于 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最新章节 http://www.lishu123.com/117/117450/
    十五:新婚蜜月快乐多命运多舛张弘毅8

    刊物停办,张弘毅受到了沉重地打击,同时也促使他成熟了许多。

    那些年,他在农村一直是一手拿笔头、一手拿锄头的。话是这样说,要做到笔头锄头两不误,实际上很难,常常是捉襟见肘。搞创作是一项高投入的工作,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尽头,没有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厉鬼的精神,是根本搞不出来东西的。张弘毅一心想通过文学创作来体现自己的生命的尊严,可是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别人家草房换成了瓦房,瓦屋变成了带走廊的,可是他家还住着六十年代的草屋,别人家添置了新家具,三转一响(自行车、电风扇、平板车和收音机),他家除了一台破收音机之外,什么都没有,好在张弘毅不在乎这些,他用“君子固穷”和“自古圣贤皆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来安慰自己,可是一向要强的他妈妈不愿意了,经常数落张弘毅:“装龙要像龙,装虎要像虎,老娘我当时一个寡妇娘们供养你上学,也没有过得不如人家,如今,你长大了,俺娘俩过日子,反而不如人家了,妈妈我年龄一天老一天了,家里拿龙头的是你啦,儿呀,老娘只能给你打打下手了,敲敲边鼓,儿呀,这人上人好过,人下人难过呀,你整天写呀,写呀,你那文章里也长不出高粱玉米,你那字里行间,也生不出葱花油盐来。”

    刊物停办后,张弘毅很冷静地反思这些年人生道路,认真考虑他母亲的话,觉得句句在理:“不论你干什么,都要吃米才能活着,这恐怕是大道理吧。”他清醒地认识到:文学这个东西,是个“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海市蜃楼,渴了不能当茶喝,饿了不能当饭吃,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总不能还让母亲养活自己吧。他想想他的同学,不论做什么事情的,都比他强。他才真正地认识到文学这个东西,作为爱好不失高雅,但是作为谋生的手段,那非把人饿死不可。文学只是谋生的敲门砖,一旦把门敲开了,就要丢掉他,手段就是手段,是不能当作目的的。当初和他一起在县委宣传部干的,写作水平远不如他的人,通过各种关系招了工,招了干,而自己钟情于文学这个缪斯,现在却是一无所有。他终于认识到马克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人必须先要解决吃饭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文学艺术之类上层建筑的事情,一个连肚子都混不饱的人,还谈什么文学创作?真是可笑至极。他想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地做农活不是他的强项,于是他放下破落知识分子的架子,到城里谋生,干起了收破烂的营生,从务虚走向务实。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冯驽骀的小说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最新章节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最新章节最新章节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最新章节全文阅读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最新章节5200乡野风情:《旮旯村的风流事儿》最新章节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冯驽骀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