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血战,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向南进攻被华野阻击部队挫败。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仓皇南撤至淮河以南。黄维兵团敲响丧钟。
十一月三十日,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撤离徐州,以“滚筒战术”逐次掩护,向永城方向开进。
我军分别以一纵、四纵、十二纵分别由潘塘镇、褚兰、双沟等地并列向徐州、萧县间尾追敌军。三纵、八纵、九纵、鲁中南纵队由城阳、桃山集、路疃向瓦子口、濉溪口平行追击。二纵、十纵、十一纵由固镇地区,分别向永城、涡阳、亳州方向急进,设置阻击阵地,堵截杜聿明集团。
十二月四日,杜聿明集团采用“三面掩护、一面攻击、逐次跃进”的战术,以邱清泉兵团为中路主攻,李弥、孙元良兵团担任左右掩护,向濉溪口方向发起攻击。华野各纵队采取三面攻击、一面堵击的战法,将杜聿明部三个兵团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清龙集、李石林地区。
十二月六日,孙元良兵团大部被歼灭。杜聿明集团所剩的邱清泉、李弥兵团被我军包围在陈官庄。对黄维兵团的总攻打响。鏖战十天,十五日,黄维兵团悉数被歼。包括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第十八军在内,国军共计十余万人马在双堆集被歼灭。
陈锋团通过休整,从俘虏的国军士兵中补充了一部分兵员,十二月十五日被部署在陈官庄东面,投入到包围陈官庄的战斗中。
二十日起,整个战区开始下雪,天气严寒。由于能见度下降,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已经很难得到空投补给了。
上级首长指示陈锋团在前线负责劝降工作。陈锋安排了教导队前抵国军阵地。由于已经被连续包围了数日,杜聿明集团给养消耗殆尽。再加上天气原因无法空投,被包围的国军士兵基本上处于忍饥挨饿的状态。
教导队从后方特地借了个大电喇叭和手摇发电机,还有手摇的空袭警报器。每天到了早、中、晚吃饭的点,陈锋都让团里的兄弟进行喊话。
喊话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让刚刚解放过来的原国军官兵喊话。一般都是指名道姓地喊,用电喇叭拉家常,说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另外一种是团里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喊话,从白山黑水打过来,连年的征战,老兵讲老百姓拥戴、讲和平的意义,讲为蒋家王朝打仗不值得。
对面饿急了,晚上就偷偷跑过来吃饭。饭管够,都是猪肉粉条子加馒头。但吃多少都行,不能往回带。有吃完了就参加解放军的,也有吃完了回去的。想回去的也不拦着,回去之后经常又带回来一队人过来。
也有带了枪过来投降的,帽徽一扯,找班长认领一下,就成了解放军。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