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关注农村留守少年
2008年01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伴随着农民工涌入城市,近年来,农村留守少年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昨天,我国首部反映“留守少年”的长篇小说《空巢》由重庆出版社正式推出。
该小说作者牛车系农村中学教师,他结合自己多年对身边学生的关注写就此书。
小说展现了三峡库区里农村高中校园的生活场景,反映了空巢环境下留守少年心理和精神成长的荒漠化。据作者介绍,书中故事情节,均曾在他身边真正发生.小说“虚构”部分仅仅体现在“艺术处理”上。(朱玲)
小三峡传媒网讯(三峡都市报记者 徐志全)1月8日上午,作为重庆精心推出精神文化行业的“优秀产品”,反映库区留守少年生存面貌的长篇小说《空巢》新书发布会暨捐赠奥运村建筑工人图书仪式在北京远洋国际中心隆重举行,向奥运村一万多名建筑工人捐赠了《空巢》一书。这本书是重庆出版社选送100本图书进军北京图书博览会中的一本。这将是渝东地区继《移民金大花》之后,又一可以形成影响的文化力作。
1月8日,小说作者、云阳县江口中学教师刘军(笔名牛车)在北京告诉三峡都市报记者,自己的小说已经筹备了10年,《空巢》以三峡库区农村社会为大背景,突出反映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教育、成长问题,主人公是一个留守少年。小说的作者刘军老师,根据自己长期在乡村中学执教的实际,收集整理创作完成了这部反映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留守问题”,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家庭把父母、孩子放在家里,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已经形成严峻的社会问题。
重庆出版社专门出版的《空巢》一书,小说共18万字。该书作者刘军透露,《空巢》一书将被改编为20集左右的电视连续剧,目前正在筹备之中。而且将作为重庆市近年来精神文化领域的“重点产品”冲击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如果书籍、电视剧“包装”成功,这将是渝东地区继《移民金大花》之后,又一可以形成影响的文化力作。
讲述留守少年事云阳老师写《空巢》 2008年01月10日02:45 华龙网-重庆晚报
本报讯 昨日,一部名为《空巢》的长篇小说在北京举行了首发仪式。该书的作者是云阳县江口中学教师刘军,小说取材于他身边留守少年的故事,出版前已在网上火成一片。
昨日,记者电话采访了刘军。他说,20多年来,他一直在地处三峡库区的学校任教,在他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家中这一现象。
据刘军介绍,《空巢》里的角色,都取材于他周围的学生、同事、朋友等,小说主人翁的原型就源于他的一个学生。这个孩子的父母在他5岁时就去广州打工,17年来从没有回过一次云阳。孩子一直与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外婆去世后又轮流寄居在各个亲戚家。结果这个少年性格自闭,体弱多病,最后离家出走不知去向。
刘军称,以前从未有人以小说的形式探讨“留守少年”群体面临的问题。去年4月,他开始创作《空巢》并在网上连载。读者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去年6月点击率就超过200万,搜狐、新浪、腾讯等网站还对小说作了重点推荐。后来重庆出版集团对小说进行了编辑出版。(记者 夏祥洲)
网络编辑:甘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