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陈京城建康轻易陷落,主子陈叔宝狼狈被俘,但江南大部仍在南陈旧臣之手,反抗仍然存在。可在太湖流域带头举起反隋大旗的,既不是陈氏宗族成员,也不是往日达官显贵,居然是陈吴州(吴县,江苏苏州)刺史、原后梁义兴王萧 。
萧岩和萧 叔侄二人率后梁十万子民投奔南陈后,与南陈朝廷也有过一段蜜月期,但很快手有十万民众的他们便被陈叔宝猜忌,十万后梁子民被留在了建康附近,叔父萧岩被任命为东扬州(会稽,浙江绍兴)刺史,侄子萧 被任命为吴州刺史,名为重用,但因远离了故乡子弟,实际上已被架空。
这还不算,陈叔宝还在他们吴州和东扬州之间专门安插了大将任忠为吴兴(浙江湖洲)郡长,旨在在中间控制二萧。
这些举动也可以理解,毕竟,如果后梁十万子民完全听命于二萧,可是支不小的队伍,完全有能力做乱的。
萧岩、萧 叔侄彻底明白了,为人君者都是一样的货色,看似文化人出身的陈叔宝和一介武夫杨坚并无二致,背弃杨坚投靠陈叔宝不见得是明智之举,倘若当初投降了杨坚,最差也会和现在一样,这笔买卖赔大发了;但世上无后悔药可吃,绝无回头路可走,赔了也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形势变得凶险,萧岩叔侄只得夹起尾巴做人,尊重上级和同僚,善待下级和百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居然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混出了些名堂。特别是萧 ,民众支持度极高,深受吴州人民爱戴。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推断出,南陈各级官员是如何对待百姓的。
建康被攻占、陈叔宝被俘虏的消息传来,太湖流域的百姓乱了套,他们对南陈虽无深厚感情可言,但无论是今日的战争还是往日的争斗都距离他们很远,对长江北岸的隋军更没有任何感性认识,只是长久以来形成了北人野蛮的印象;现如今,“野蛮人”要来侵略家园,为了保护家园,自然是要抵抗的。
抵抗必须要有合适的首领,而深得民心的萧 成了合适的人选。
萧 对隋军的恐惧丝毫不压于吴州人民,在他看来,587年九月的叛隋之举已让自己没有了退路,束手就擒多半是死路一条,起兵抵抗兴许还有一线生机。就这样,后梁人萧 率领太湖人民起兵抗隋了。
消息传来,隋军表面上是震怒,但内心深处恐怕不知有多少人狂喜不已。战争进行得太快,有太多人根本还没有投入战场,陈叔宝便被擒获,南陈实际上已经灭亡,许多将领寸功未立,巴不得有些仗可打呢。
隋右卫大将军宇文述捡到了这天赐立功良机,隋朝廷下令宇文述率大将元契、张默言等出兵讨伐;同时,作为偏师的青州总管燕荣也率部赶到,从海上登上吴州地界,参与到讨伐之中。
萧 的运气不错,在隋军攻来之前,先有援军赶到,南陈永新侯陈君范从晋陵(江苏常州)率军前来,共同抵抗宇文述。萧 下令在晋陵东设立木栅、构筑阵地,留下一部分军队阻截宇文述,希望迫使宇文述在此陷入胶着战;另派大将王褒镇守吴州,萧 本人率主力舰队,从义兴(今江苏宜兴)进入太湖,计划从背后突然袭击宇文述。
但萧 的运气又不是很好,因为他的对手是宇文述。建康之战,宇文述军没捞到仗打,正憋着劲呢,如今有了对手,自然是勇不可挡,萧 在晋陵东设置的木质防线瞬间便已告破。
宇文述军抓住时机,立即回军攻击本想从背后偷袭隋军的萧 ,大获全胜。萧 集结残兵败将,横跨太湖逃至太湖东南部的包山(太湖洞庭山),再被燕荣舰队击破,无奈的萧 只得与左右侍从数人逃到爱戴他的老百姓家躲藏。可是除了牵连这些无辜的老百姓成为冤死鬼外,这躲藏毫无用处,萧 干脆利落地被燕荣军生擒了。
宇文述攻击萧 与攻城两不误,与萧 作战的同时,再分出一支部队急速前往攻击吴州。
这当然不能耽误,如果动作慢一点,萧 已被燕荣擒获,吴州城被再被燕荣攻下,那宇文述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萧 有死战的理由,吴州守将王褒却实无抗争的动力,眼见隋大军赶来,立马换上道士衣服逃得无影无踪了。
宇文述在兵不血刃地拿下吴州后,即刻率军南下,准备攻击东扬州萧岩。
萧岩与萧 有同样的死战理由,但他深知无抗战的实力,打一定会失败,不打的话也许杨坚慈悲为怀,倒有一丝保命的可能。两相比较以后,萧岩献出了会稽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第二次做了降臣。
但萧岩与其他南陈降将不同,他毕竟与萧 一道做过对不起隋朝的事,别人投降后都会受到礼遇,但如何对待和处理萧氏叔侄二人,宇文述不敢私自做主,便把二人一同押送到了京城大兴。
如果此时隋与南陈的对抗陷入胶着状态,杨坚一定会放了萧氏叔侄,做个样子给天下人、特别是南陈的臣子们看看,让他们知道,即使是与自己有过节如二萧者,也照样以礼相待,打消许多人的疑虑,吸引更多的人投降大隋;但如今南陈兵败如山倒,天下一统指日可待,吸引人来投诚已不是那么重要,杨坚更需要倡导忠孝之道,不忠如萧氏叔侄者,只有被砍头的份儿了。
二萧的结局如此,我们不禁要设想,如果他们当初不背叛隋朝,而是像投降南陈一样,不经历任何战争和痛苦便投降了隋,结局一定会皆大欢喜。
既然必定要投降,选择投降何人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他们眼光实在太差,偏偏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萧岩更是有二次投降的耻辱,让人为他们难堪不已。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