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情冢 三十二群英会名传全县合家欢喜落心头(一)

本章节来自于 情冢最新章节 http://www.lishu123.com/117/117305/
    又到了初冬时节。任鲁处理完了已经停产的老鸡,刚从京沿县的南关镇拉回来一批待产母鸡,就接到县里的通知,要他明天到县里参加劳模大会。

    第二天上午,任鲁骑着自行车,向着峪口镇出发了。

    过了长途汽车站,任鲁拐向龙道,迎面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峪龙中路。从牌子旁驶过,任鲁继续向南。这峪龙路和过去的龙道大不一样了。街两旁高楼林立,各部门、各单位都集中到了峪龙路,“人民银行”、“工商银行”、“镇谷县印刷厂”、“镇谷县宾馆”、“镇谷县影剧院”等等各种牌匾挂满了大街两旁。

    任鲁一直向南驰驱,一直来到中府街。向东到了县招待所。他把车支在院子里,进了大门口的传达室。

    在传达室做完了登记手续,任鲁拿着招待所发给的小牌,按照上面的号码,找到了自己的房间。刚到屋门口,就听到屋内传出说笑声。推开门进屋一看,屋里已经有三个人正在说笑。其中有一个人 ,任鲁认识,他也是锁龙人,叫程立功。

    这程立功已经六十多岁了,年轻时,曾经在外经商。全国解放后,就在生产队劳动。六十年代的困难时期,老程家里因孩子多,非常困难。看着孩子们因挨饿而虚弱的小脸,老程一次在地里干活时,悄悄的带回了一把菜。这事被同队的社员发现了,告诉了生产队长。老程为此戴上了“坏分子”的帽子。这一戴就是十几年,直到改革开放时,才给摘掉。

    摘了帽子的老程,虽然年事已高,却像又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先在家里开起了豆腐店,又利用豆腐渣养起了猪。利用猪粪栽植了三亩葡萄。年收入已经接近万元。成了村里的名人。

    看到任鲁进来,程立功高兴的站了起来说:“小任,我今天刚到招待所就听说有你。来,坐这儿。”任鲁也高兴的说:“老程大叔,您也在这儿。哎哟,太好了。咱爷俩还能在一起唠一唠呢。”说着就坐在床上。老程指着另两位说:“这两位你不认识吧?我给你介绍一下:(用手指着一位上点年纪的人)这位是咱乡沙梁村的村支书——冯远,老冯在咱村有亲戚,你们墙西的柴有德是他岳父,知道了吧?”任鲁赶快站起来说:“哟,按我们村习惯叫法,我得叫你一声姐夫。”说着伸出手,冯远也急忙伸出手,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老冯说:“早就听说锁龙有个任鲁,就是没见过。那次去我岳父家,说起你,说就在他们墙东住。本想去认识一下,因天色晚了没去成。”任鲁说:“我这么年轻,您去看我,我可实在担不起。”冯远说:“我去看你是有目的的。你知道我们沙梁是个穷村,土地贫瘠,哪年也打不了几斤粮。想发展点工副业,又没人才。想请你到我们村给我们指点指点。”任鲁“呵呵”笑着说:“你这话就过奖了。我有啥能耐?敢到你们村去给你们指点。叫我给你们指点什么?你们村现在不是搞的挺好的吗?毛衣厂也挺挣钱的。”冯远说:“你哪儿知道,我们的毛衣厂虽然还算不错,可那只是解决了一时的问题。你想,一个小小的毛衣厂,怎么能解决我们村的长远问题呀?”任鲁说:“你请我还不如请老程大叔呢,你们沙梁的地不都是沙土地吗?正好栽种葡萄。让程大叔去教教你们怎样管理葡萄,不是挺好吗?”冯远说:“种葡萄我们也想过,可是我们那里缺水,没水种旱葡萄也不行呀。”任鲁说:“可以打井呀,井水浇葡萄也划得来。”冯远说:“我们村底子薄,打一口井得几万块,我们上哪儿弄这么多钱?再说我们那里曾经请机井队的技术员给测过,如果打井,很可能抽上来的也是热水,正好洗澡。”任鲁又“呵呵”笑了说:“那也好,你就投资开发地热资源,现在这也是个好项目。”冯远说:“好项目要好投资呢。我也问过信用社,像我们村这样的,最多只能贷十万。十万元搞地热你说够吗?”任鲁叹口气说:“看来制约你们的是资金呀。”冯远说:“对了。所以我们只能学你的样儿,从头做起。”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禾立的小说情冢最新章节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情冢最新章节最新章节情冢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情冢最新章节5200情冢最新章节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禾立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