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重生于一九六五 13第十二章

本章节来自于 重生于一九六五最新章节 http://www.lishu123.com/116/116374/
    

    腊八,家家户户要做腊八粥,张家的腊八粥最为正宗,用大豆,绿豆,板栗,红枣、核桃、玉米、小黄米、花生八中材料熬制,不过这些东西前一天都得泡上,不然正日子做了夹生粥,豆子煮不熟,那就丢人了,这腊八粥要给亲戚送的。

    沈安平下班回家,正抱着妞妞玩,张珍珍和郑月秀坐在灯下捡豆子,本来这是今天白天就能完成的活计,奈何今天发生了糟心事给耽搁了。

    “珍珍,别捡了,这些豆子就够了,一会我就给泡上,剩下我的就发点豆芽,过年时候吃正好。”郑月秀看着已经捡了一盆子的大豆说道。

    “妈,家里蒜多吗?在屋里栽点蒜,等长出蒜苗子,过年也能添一盘菜。”张珍珍边收拾边说道,她回来这么多天,家里的菜除了干菜之外,就是白菜萝卜还有南瓜,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新鲜蔬菜,之前发的豆芽也都用在明信婚礼上了。她打算明天试试在屋里重点韭菜和菠菜。

    “就你嘴刁,家里还有不少蒜,明天咱就栽点,安平,你过年想吃啥?妈这些天就准备。”这大冬天的菜品比较单一,给大家也尝个新鲜,换换口味。

    “妈,我不挑,你随意准备就行,当初家条件不好,过年,也就吃一顿饺子,炸点麻花,买上半斤糖块,有时候连糖也吃不上,现在好多了。”张珍珍还真没有受过饿肚子的苦,张丰德是会计,村里的干部,家里的条件可比沈安平一个正宗吃不饱饭的贫农家好太多了,再加上这里是是林牧区,能有不少的野味和山货。

    “你家兄弟姐妹多,负担重,日子就过的紧张点,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安平,你明天我让珍珍准备些山货,你给亲家寄回去。”沈安平家里不是山区,像蘑菇、板栗、木耳、核桃这些山货,很少见到,即使有,他们家也不舍得花钱买。

    “行,妈,后天安平休息,我和他去一趟王村,把东西寄了。”张珍珍笑着说道,心里纳闷,安平怎么没有提回老家过年这事。

    “妈,这么晚了,我爸怎么还不回来?”张丰德半下午回来吃饭,没在家里待多长时间,就被人请走了。

    “珍珍,肯定是有事耽误了,别看咱村不大,人口也只有三百来口子,这事可也不少,尤其是年底的时候,你爸忙得整天都不见人影。”郑月秀都习惯了。

    “这外面又飘起雪来,我这脚都冻麻了,安平,明天你请一天假,大队决定明天给你们划院基。”张丰德从外面进来,用布巾拍打这身上的雪说道。

    “爸,明天您帮着参谋参谋,珍珍做主就行了,明信结婚的时候我已经请了一天假了,这再请假,领导该有意见了。”沈安平知道,岳父身为村干部,明天有可能不方便说话,但是明天张大伯和张大娘在,他们可不会让珍珍吃亏的,他放心的很。

    “也是,给国家干工作,总请假也不是个事,即便你们领导给你假,你的那些同事也该有意见了,明天我和珍珍去就行了。”张丰德对人的心里还是了解的。

    “安平,今年咱们不回老家过年吗?”两人回房,张珍珍迫不及待的问道,身边的男人可是十分孝顺的,过年不回家,肯定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不是不想回,是回不去,现在交通不发达,别说公交了,就是拖拉机都没有,回家就靠火车和咱们这两条腿,林县没有火车站,还得去市里才能坐上火车,这火车不能直达咱们那里,得绕一个大圈子,倒一次火车才能到,下了火车之后还有上百里的路,要靠咱们这两条腿走回去,这一折腾,咱们回去只扫得两天多时间,来回就得五天,要是在路上耽误一下,就得六七天,过年才放那三天,还不够来回折腾呢,探亲假四年才有一次,咱们去年就已经用了。”其实,沈安平也想回家看看,他们重生回来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他很想回去看望父母,只是这万事由不得人。

    “确实有够折腾的,就是有时间,咱们也不好回去,咱两人没啥大事,妞妞还小,经不起长途奔波。老四今年十九了,定下人家了吗?”张珍珍问的是沈安平的弟弟沈安民。

    “没有,本来去年家里已经看好一户人家,想定下来,谁知道那小子不知道受了什么蛊惑,非要闹着去当兵,怎么也不肯同意,在家里闹腾了很久。今年征兵的时候,瞒着家里偷偷报了名,参军去了。”他这个弟弟是家里最小的儿子,在家最受宠,人聪明,脑子活,就是不喜欢读书,能折腾,什么生意都做过,也挣了不少钱,但是娶了一个好吃懒做,滋事生非,一张嘴能颠倒黑白,却不会过日子的婆娘,把家里挑的一团乱,把兄弟的情分生生的耗尽,最后还是四兄弟中最穷的。

    “去当兵了,这可是上辈子没有的事,他在哪里当兵?”张珍珍一听到这个消息,脑子里就不停的转,这要是小叔子能够留在部队提干,有出息了,那婆婆就没有理由总让他们总帮着老四,拖累他们。

    “在新疆,安民那小子上个月来了信。”

    “安平,老四那里,你看咱们是不是寄点东西过去?”张珍珍问道,现在多投入一些,日后少受麻烦骚扰。

    “那小子以为当了兵,就不用吃苦了吗?你给他多准备点板栗、核桃,花生,再给他十块钱,那小子精着呢,他要是能留在部队,那最好不过了,即使留不到部队,当几年兵,也能让他吃吃苦头。”沈安平对这个弟弟上辈子的作为颇有微词,不过,现在两兄弟的关系最亲密,这辈子他说什么也不能让父母把那个婆娘说给他弟弟。

    “家里那边过的紧巴巴的,秀英也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该说亲了,除了山货和钱之外,给家里多寄点票吧。”张珍珍虽然对婆家人意见颇大,但是总归是丈夫的亲人,她这小姑子和她的关系不错,为人实诚,踏实肯干,就是读书不多,人是个糊涂的,和妹夫关系不好,虽然家里有钱,日子却过得不安宁,打闹了一辈子,几十年在哭闹泪水中度过。

    “你看着准备吧,山货之类的多准备一些,票,准备点粮票和布票就行了,咱们明年要盖房子,还有妞妞要养活,寄二十块钱回去吧。”沈安平算了算,说道。别看这二十块钱少,现在农村大部分人家都没有这二十块钱的存款,他家那里的日值好的年头才八分钱,一个壮劳力一年不停歇的干,才能赚三十几块钱,一年到头分红拿到二十块钱那是好的。

    两人进入空间,空间里这个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作物陆续成熟,现在张珍珍对于空间里的菜,都没有心思采摘,家里到处晾晒菜干,还有腌制的一坛一坛的咸菜。

    这些天他们都忙着收庄稼,前些天一直忙着收麦子,顾不上别的,这两天才有时间料理棉花,空间里有十几亩高产棉花,这些棉花,够他们一家用好些年了,按照他们夫妻这两年的计划,这十几亩的棉花都得自己消耗。

    张珍珍忽然看到一只蜜蜂,问道:“安平,发财家的养的蜜蜂还在吗?”

    “还真没有注意,咱们去看看吧。”两人朝一片枣园走去,刚走进,就听到嗡嗡的声音,走进一看,蜂箱周围到处都是蜜蜂。

    张珍珍看到这么多蜜蜂,头皮有些发麻,沈安平出于好奇,看过发财取过蜂蜜,让张珍珍回家去一个罐子,把全身捂得严严实实,这才开始操作,由于不熟练,浪费了不少,即便这样,他们也收获颇丰,共取出蜂蜜一大罐,总共三四十斤,蜂王浆一小罐。

    第二天,喝完浓稠的八宝粥,张珍珍跟着张丰德身后去划院基,他们村北这块地方是荒地,七八十米远的地方,就是一条小河,杂草丛生,还有不少碎石头,建房子挖地基之前,先得把上面的石头清理干净,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面积大。

    村长只是给各家划了东西的边界,防止邻里间因为院前引起纠纷,至于南北,这个就没有规定,留出四五米宽的地方当路,往北能盖到小河边,当然不可能这么远,张珍珍眯了眯眼睛,她准备多圈点地盘,反正后面不可能再盖一排房子,她已经在心里寻思如何建院子。

    张家之前一直都在忙明信的婚事,张大伯和张大娘之前也没有在儿子面前说分家之事。明诚和明信一早被自个爹叫到过去看划院基,以为自个老爹是不放心珍珍,让他俩过去帮帮忙,没想到却是给他们两家划院子,两人心里满肚子猜测,难道他爹想分家。

    张大伯一家回到家,就给几个儿子透了一个消息出来,那就是等过了年就分家,明确的说,除了老四,其他的几个儿子全部都分出去单过,老大明远不在家,老二明诚跳起来就反对:“爹,明书还小,这家不能分,分了家明书怎么办?这事等明书结婚之后再说。”

    “混小子,你爹我还没有老呢,明书的婚事我和你娘会操办的,这个家我说了算,我说分家就分家,过了年就分家。”张大伯拿起烟斗使劲敲了一下明诚的头,死小子,不开窍,他媳妇这几天不对劲,他都没有发现,他和张大娘眼睛没瞎,看得出老二媳妇这两天不对劲,在想到郑月秀给他们提起过的二儿媳妇看这老三嫁妆神色不对,这老两口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

    这事,他们也不好在孩子面前说,说起来,他们心里对亲家心里有意见,当初他们给了老二媳妇家不少彩礼,结果嫁妆只有两口不值钱的箱子,虽然生气,但是老二媳妇是个好的,利索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他们对儿媳妇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有了对比,老二媳妇心里存了疙瘩,这两家要是长久住在一起,迟早就出问题,本来等院子建成之后再分家,改成先分家,让他们自个建院子。

    “明信,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怎么我一进门就分家。”江小芳回房就拉着明信问道。

    “你想多了,爹妈不是这样的人,就照今天划院基的事情来看,爹妈肯定是一早就想好了。”明信安慰媳妇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东方清岚的小说重生于一九六五最新章节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重生于一九六五最新章节最新章节重生于一九六五最新章节全文阅读重生于一九六五最新章节5200重生于一九六五最新章节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东方清岚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