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想想……这一想,钟南风就一直想到了董家口,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答复自然更谈不上。
至于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众人竟是在石门城过的,汪孚林和小北夫妻以及沈家叔侄俩,这都是第一次在外头过春节,感受到的是和从前那般富贵喜庆气象大不相同的气氛,至于其他人感触则是没那么深。虽说过年期间还在外头不能和家人团聚,难免有点感伤,可这一路行来那丰厚的打赏,也让每一个人都觉得对得起路上这般辛劳。
而到了董家口,辽东就已经近在咫尺,毕竟,山海关就是蓟镇和辽东的分界线。
相比之前跋山涉水经过的那些关口和堡寨,汪孚林这一行人还在路上,就已经听几个向导说明了董家口的不同。驻守这里的,其中有不少都是当年从南边调来的浙军,不乏戚家军嫡系。尽管人数约摸只有数百,但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当初北上的时候全都带着家眷,和原本的驻军的家眷加在一起,竟是使得地处偏僻险峻的董家口关城有几分兴旺气象。
董家口关城也是蓟镇第一批修缮完毕的关城,隆庆五年完工,而且附近的长城从最初的次边规模提升到了大边的等级,也就是说,是一级边墙。
正因为这座关口的规格颇高,所以驻守此地的不是千总,而是守备。而且,当汪孚林一行人入城的时候,却得知了另外一个很不小的消息。山海路参将吴惟忠,这一日竟是正在董家口视察!戚继光从东南带到蓟镇的原戚家军将领中,胡守仁吴惟忠楼大有叶思忠是最知名的,但后两者都是千总把总一层的中级军官,而胡守仁和吴惟忠却早就进入了高级军官序列,而除却胡守仁之外的其他三人,都是出自义乌。
相较于之前叶思忠避而不见,众人入城没多久,便有一队亲兵过来传令,道是吴将军宣见,指名了要见汪孚林和沈懋学。发现自己又没份,沈有容简直是郁闷得无以复加,叔父和汪孚林一走,他和其他一行人跟着亲兵前往宿处的时候,便是始终沉着一张脸。等分配屋子的时候,他瞧见之前汪孚林介绍过的小北正带着碧竹要进屋,他也不知道哪来的念头,突然追了上去。尽管还没到门口,他就被人拦了下来,但他也看到小北诧异地回过了头。
沈有容转身冲着自己那些随从打了个眼色,见这些沈氏家丁训练有素地各归各屋,他方才压低了声音道:“少夫人,我有事求你。”
小北这一路上常听汪孚林说沈家叔侄如何如何,又听说沈有容要从军,心里很佩服他,此刻虽觉得意外,想了想还是点点头让人进了屋子,但除却碧竹之外,她少不得又叫上了李二龙在旁边陪侍。可是,等到她在主位坐定,沈有容那突出其来的称呼顿时让她的笑容一下子定格了。
“婶婶,求你出面向汪叔叔说个情,我只是求他在叔父面前替我讲几句话,让叔父答应我从军而已,这么简单的事情,他为什么就不肯答应?”
又不是同姓同族,更不是亲戚,哪来的汪叔叔,我又是你哪门子婶婶?
小北在家被金宝叫声娘那也就罢了,毕竟这是早就有心理准备的事,可年纪轻轻就被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叫婶婶,她实在是很想翻白眼。你们可以放心地在这里过完元宵和正月再走,那时候,辽东的天气也不如之前那么寒冷,否则,你们要这时候上路的话,得做好被冻掉手脚的打算。”
吴惟忠既然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打算,汪孚林和沈懋学也不好追问,当即答应了下来。两人起身要告退的时候,沈懋学先走,汪孚林却被这位山海路参将给留了下来。吴惟忠详细追问了一番他和戚继光相见的事,随即就提到了汪道昆那把剑,眉宇间不无好奇。汪孚林只好实话实说道:“因为来见吴将军,佩剑太不恭敬,我就把剑交托给了家人保管。”
“这么重要的东西,除非你到辽东见李大帅,否则都大可佩戴在身上。我曾经在戚大帅身边看到过两次双剑相合,这一次却漏过了,想想也有些遗憾。南明先生当初在义乌的时候,断案公允,赋役公平,我们这些义乌出身的都很敬服他。要说大帅从东南抗倭开始,也不知道和多少人共事过,但交情最好的,除了南明先生,再没有别人,就算大司马谭尚书,单论和大帅的私谊而不是公义,也要逊色些……”
汪孚林见吴惟忠也要对自己叨叨汪道昆和戚继光的战斗情谊,不禁觉得颇为有趣,但他更庆幸的是,戚继光没有对吴惟忠透露小北的事情,也免去了他再次解释说明的功夫。吴惟忠这一年还不到四十岁,正当盛年,又是平易近人的性子,闲话家常起来,一如邻家大叔。汪孚林发觉对方丝毫没有借拉家常来试探什么的心思,只纯粹是对晚辈的态度说话,一来二去竟叫起了叔叔,吴惟忠本来还不肯,可见汪孚林这新科进士半点没有傲气,自然也就顺了他。最后,他竟是硬被吴惟忠留了饭。
当他回到安排给自己一行人的宿处时,已经入夜了。一进屋子,他就看到小北和碧竹主婢二人正在灯下拿着毛皮做针线。虽说知道赶制这些,是因为这一路紧赶慢赶,风里来雪里去,行头多有耗损,再加上辽东比蓟镇更冷,所以需要更防寒的装备,但想到吴惟忠的吩咐,他还是上前去抢了东西丢到一边,因笑道:“晚上别赶着做这些,小心伤眼睛。别说什么白天要赶路的话,接下来我们要在董家口住到正月过去才能走。”
小北本待抢回东西,可听到这话不禁目瞪口呆:“这是为什么?难不成吴惟忠故意扣着我们?”
“不是,你听我说……”
听完汪孚林的解释,小北这才明白了过来,倒也心有余悸地松了一口气。这一路冒着寒风鞍马劳顿,她确实累惨了,能有个地方暂时休整也好,至于董家口可能会招致的袭击,她半点都没放在心上。毕竟,戚继光既然早有提防,她还怕什么?既然心情轻松,她少不得把沈有容今天来过的事说了,只省去那婶子的奇葩称呼,果然就看到汪孚林笑了起来。
“我正愁回头如何哄他入彀,既然他主动送上门来答应了你这条件,那就再好不过了!我这次去辽东,除却想会一会辽东总兵李成梁李大帅,还想到抚顺看看有没有机缘。如果运气太好的话,真的很需要高手。说实在的,真希望吕师兄在……”汪孚林见小北破天荒没有因为这个称呼而瞪视自己,不禁有些奇怪,但还是继续说道,“如果有天下勇士吕公子在,此行把握就大多了。”
虽说现在只是万历三年,而不是万历四十六年,但有备自然无患!
ps:连日心情很差,找不到地方宣泄,因为微博微信都有亲朋。昨儿个晚上加今早都大哭了一场,章节感言反正手机阅读看不到,我拿去当心情宣泄地了,大家包涵,不想看我倒垃圾的大家略过就行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