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五十七章 夜,阑珊

本章节来自于 彼岸变天 http://www.lishu123.com/11/11907/
    杨思辰在回碧波院的路上想起了不久以后发生的红丸案——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八月初一,泰昌帝在登基大典上,“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泰昌帝在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和二十四日,各发银一百万两犒劳辽东等处边防将士,罢免矿税、榷税,撤回矿税使,增补阁臣,运转中枢,“朝野感动”。

    本来以为新君继位,会有一番作为,不想登基大典后仅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日,泰昌帝就一病不起。第二天的万寿节,也取消了庆典。八月十四日,泰昌帝病重,召内官崔文升治病。服用崔文升开的药后,就开始腹泻,一昼夜泻好多次,有的说一昼夜泻三四十次。

    八月二十九,泰昌帝召见内阁大臣,问:“有鸿胪寺官进药何在?”首辅方从哲等回话:“鸿胪寺丞李可灼自称有仙丹妙药,臣等未敢轻信。”泰昌帝命身边太监速召李可灼进宫。李可灼诊视完毕,泰昌帝命快快进药。诸臣再三嘱咐李可灼慎重用药,泰昌帝则不断催促赶快和药。到日午,李可灼进一粒红丸。泰昌帝先饮汤,气直喘。待药入,即不喘。于是称赞李可灼为“忠臣”。

    大臣们都心怀不安,等候在宫门外。一位太监高兴地出来传话:皇上服了红丸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日晡,李可灼又进一丸。次日(九月初一)卯刻,泰昌帝驾崩。这时,他继承皇位整一个月。而在当天,首辅方从哲拟遗旨赏了进献红丸的李可灼。这件因“红丸”引发的宫廷案件,史称“红丸案”。

    直到天启二年,朝廷将崔文升发遣金陵,李可灼遣戍边疆。“红丸”一案由于各派的争斗总算草草了结了,但其中的疑点并没有弄清楚。后世的人们为此曾进行过一系列的考证和争论,但最后也都没有结果。

    不过这对于目前的杨思辰来说还是太遥远了。还有四年,泰昌帝的生死跟杨家没多大关系,杨家上下所图的是自保,无论将来登基的是明君还是昏君,估计都不会放过杨家这只大肥羊的。现在不动手,只是因为朝廷需要杨老太爷这个人来装点门面罢了。一旦杨老太爷过世,杨家的覆灭就会进入倒计时。明君和昏君之间的差别只是杨家这一家老小能不能保住性命罢了。

    如果杨老爷远赴海外,几经波折最终被推举为王,再把杨家在中原的家产全部贡献出来,举家迁往海外,朝廷顾忌颜面,倒也不会把杨家怎么样的,撑死了就是规定每年多进贡些东西罢了。只要杨家夹起尾巴,低调做人,朝廷就不会再找杨家的麻烦……

    还没进碧波院,杨思辰就看见紫绡和紫绢在门口等着了。

    杨思辰对紫绡心中多少还是有点愧疚,她哥哥替自己办事才走了没几天,自己就把她给要了。这么做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地道。不过杨思辰两世为人,多少还保留着一些后世做人的一些良心,像那种吃干抹尽之后弃如敝履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

    待姐妹俩行了礼,杨思辰问道:“你们吃饭没?”

    紫绢嘟着嘴说道:“少爷,您怎么这会儿才回来,奴婢们等着您回来好服侍您用饭后才能去吃饭的,这会儿奴婢们都饿得不行了。”

    杨思辰摇摇头说道:“不用了,你们去吃吧,我刚刚在父母那儿吃过了。”

    两个小丫鬟脆生生地应了一声,然后跑开了。看着这对姐妹的背影,杨思辰不由地感慨道:“有家的感觉真好。”

    “少爷,那男欢女爱乃人之本性,可色是刮骨刀,倘若少爷这会儿不知节制,恐怕会折寿的。”杨思辰耳边忽然传来了赵嬷嬷的声音。

    杨思辰被吓了一跳,扭头见赵嬷嬷就在自己身侧,于是一边走一边小声说道:“多谢嬷嬷提点,但是们嬷嬷有所不知,我修习那劳什子九阳神功,乃是化阴为阳的功夫,小成之前阳精封于下体之中,不得泄出。我现在就是想做那事,也有心无力啊!”

    赵嬷嬷面色凝重地

    彼岸变天最新章节第五十七章 夜,阑珊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拉姆斯菲尔德斯基的小说彼岸变天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彼岸变天最新章节彼岸变天全文阅读彼岸变天5200彼岸变天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拉姆斯菲尔德斯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