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110人尽其才

本章节来自于 中华第一恐怖军 http://www.lishu123.com/11/11754/
    110人尽其才

    要不我以速写生的方式为张将军画张像吧,一样可以配文的。——刘骁

    万家岭一战,张灵甫所在的旅杀得尸山血海,一个团长重伤,三个营长一死一重伤。

    七十四军在关键时刻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为歼灭敌一零六师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捷报传来,刘骁热血,长歌当哭,去延安是抗日、去七十四军也是抗日啊!他毅然收拾行装,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自己租住的小阁楼。

    都说文人相轻,但张灵甫对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格外看重。在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兵员如金子一样甘贵。对刘骁这样一位富有正义感的知识青年,他的第一印象就很好,仿佛在他身上,又看到了另一个投笔从戎、文武双全的高敬。

    记得刘骁碾转找到七十四军的时候,一身的泥土、满脸的倦容,见到弟兄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找张将军当兵。” 当时,七十四军刚刚来到木子店,张灵甫和当了305团团长的卢醒、一营营长的陈公勇等一批军官正在接受中央日报刘记者的采访,闻讯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要从军后,张灵甫亲自出面接待了他。

    终于见到自己心目中仰慕的将军,刘骁坦诚了自己先前如何参加学生运动、南京失陷后去延安未果、又流亡在武汉的心路历程。对他毫不掩饰自己的亲共情绪,张灵甫不仅不介意,反而还觉得他口直心快。值得信任。只是没有答应他留在一线参战的请求。“总理生前曰:人尽其才,你的一管画笔可胜过十挺机枪!”他亲自向军座写了一封推荐信,举荐他去军部的战地文工队任少尉副队长,专职从事文化鼓动工作。

    刘骁当场露了一手。由于刘记者的照相机出了故障,无法为他的采访报道配发照片,正急得手忙脚乱地摆弄相机时,他毛遂自荐地说:“要不我以速写生的方式为张将军画张像吧,一样可以配文的。”

    早就在自己的报纸上见过刘骁大作的刘记者。恍然大悟,一拍额头说:“是呀,怎么把你这家门给忘记了,那我就多多拜托啦。”

    可是,张灵甫怎么也不肯自己端坐在椅子上让刘骁来画他,他连连摆手道:“太做作了,太出风头了,太羞人哩,功劳都是大家兄弟用性命换来的。”

    局面一时僵持住。还是卢醒哈哈一笑,及时解围道:“我看还系(是)先米西米西的干活。”

    刘骁借口身体不舒服。没有去吃饭,而是躲在旅部里。借着卢醒给他的几张照片,画出一幅张灵甫的工笔画。画中的背景是漫天的烽火,张灵甫头戴钢盔、骑在马上,侧身向前敬军礼,深邃的目光凝望着远方,刚毅的脸庞上挂着一颗晶莹的泪珠。他是在出征前向自己的祖国、自己的长官,还是在向阵亡的弟兄们致以最后一个军礼?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插图的说明只有一句话:“我们决不倒下,除非我们死!”

    卢醒、陈公勇等人见刘骁不在,便慎重地提醒张灵甫,说刘骁有投奔红军的动机,思想赤化,不太可靠,张灵甫却并不以为然地回答道:“现在还分什么红军不红军的,都是,只要打鬼子,我们一律欢迎!”

    几天后,刘记者采写的报

    告文学《山不在高歼敌则名——七十四军血战张古山记实》,连同刘骁的插图刊登在中央日报第一版,使得七十四军和张灵甫再一次声名大振,轰动全国。张灵甫看到描写自己的文字和肖像上了报,自豪感在心里实在是藏不住,全跑出来洋溢在了眉宇间,先前那种还觉得有些羞人的感觉也无影无终,并在心里暗自佩服刘骁这小子是天才,凭几张照片就把自己画得这么栩栩如生!

    刘骁没有辜负张灵甫的期望,将全军的宣传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

    这时候的木子店,由于大军云集,从汉口

    中华第一恐怖军最新章节110人尽其才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火林鹏云的小说中华第一恐怖军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中华第一恐怖军最新章节中华第一恐怖军全文阅读中华第一恐怖军5200中华第一恐怖军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火林鹏云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