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33章 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上)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风云录 http://www.lishu123.com/11/11731/
    黄祖现在的心情颇为糟糕,这个名臣黄香的后代,江夏世族黄氏的一脉,正在发愁怎么处理眼前的尸体。荆州之主刘表,对他可谓是极好,可有一个人,对黄祖不好,甚至可以说态度恶劣至极。



    那就是曹操。



    原因很简单,曹操给黄祖送来了一个叫做祢衡的家伙。



    说起来,祢衡是上司刘表送来的,可若是曹操不派遣祢衡出使荆州,刘表也不会把祢衡送到己处。算来算去,这一切都是曹操所为,用心当真歹毒!



    这个祢衡是什么人,为何惹得黄祖一身骚?



    我们先从了解其人开始。



    祢衡,字正平,今山东临邑人。名人,大名人。



    祢衡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骂了一个老百姓都想骂,却骂不到的人——曹操。也就是说,祢衡的出名之处,并非他文章盖世,亦非他武功第一,是因为他骂了曹操,仅此而已。



    这还要归功于自宋代开始出现的评书人,以及落寞的幕僚罗贯中。



    倘若不是他们绘声绘色,看似有理有据的生动描写,祢衡的名气,远远没有这么大。在真实的历史中,他连一个过渡性人物都算不上。



    建安初年,曹操迎献帝回许都。许都,就此成为当时帝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也就是实际上的首都。文人、政客的嗅觉都是异常灵敏的,他们全都秉承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理念,那就是,哪里官多就去哪里。



    不可否认,任何一个时代的首都,竞争都是激烈异常的。无背景、无靠山、无人脉的“三无新人”想出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令人感到悲伤的是,祢衡就是这种“三无新人”。



    不过,祢衡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悲伤可言。在他的心底,他至死都认为,凭借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品质,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念,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什么三公九卿,什么子、伯、侯爵,都得拜服于老子脚下!



    之所以冲劲儿如此之大,是因为年龄的缘故。



    祢衡是公元173年出生的,到他抵达许都,想要贩卖帝王家的时候,也不过区区24岁。



    ?24岁什么概念?就是,只有理想,无视现实,手揣两块钱,心怀五百万。纵然沧海横流,我自英雄本色。心之所想,路之所向,哪怕前方是南墙,别人选择回头,我选择把南墙推倒!



    这种人,若无坚定的信念和谦虚慎言的性格,在和平盛世都难以立足,何况身在乱世?祢衡属于哪一类?很显然,他属于后者。



    汉代有“名刺???”,就是拿一章木片,写上自己的简介,揣在怀里,递送给自己倾慕的达官贵人,以此成为其座上宾,施展自己的谋略与才华。



    祢衡也有名刺,在抵达许都之前,他充满希望与寄托的写满了自己有哪些才华,有何等本事,有怎样的韬略。然后,上路。



    名刺要交给谁?祢衡心底还是有谱的,在他的观念里,既然是名刺这么重要的东西,那只能交给一个人,就是汉献帝。其他任何人,祢衡自认为不过都是些宵小无能之辈,不值一提。只要皇帝重用自己,别说结束战乱,就是汉室可兴都没任何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名刺上的字迹都消磨殆尽了,还依旧揣在自己怀里,别说上达圣听了,就连重要的官员们,他都没见到。



    ????本就心高气傲的祢衡,怎会接受此种打击?见不到皇帝没关系,可那些食君之禄却无丝毫本身的家伙们,冲自己翻白眼,就太让人气愤了。



    不过,所幸的是,他也结交了两个朋友。



    一个是圣人孔子之后孔融,一个是世族杨修。两人之所以跟祢衡成为朋友,除了同对文学感兴趣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却往往被史学家们忽略的原因——利用祢衡。



    改变历史的往往是大人物,改变大人物的,却往往是小人物。孔融知道这一点,杨修也知道这一点,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们决定利用一下眼前的年轻人。



    祢衡就这么容易被利用吗?



    孔融坚定的点点头:“是的,他就是这样容易被人利用。”



    孔融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基于对祢衡性格的认知。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是基于祢衡刚到许都时的言论。



    刚到许都时,祢衡人生地不熟,加之视他人如无物,导致一时之间无法递送自己的名刺?。



    ?我见之不忍,于是规劝祢衡说:“我听说司空掾陈群十分礼贤下士,你为何不去试试?”



    祢衡冷哼一声???:“无知小子!以我高才,岂能跟杀猪卖酒之徒生活在一起?”



    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提意见:“先生所言甚是,那么,尚书令荀彧,先生无意否?荀彧可是颍川荀氏之后,人称王佐之才,谋略超高,才华显著,先生?何不去试试?”



    祢衡一脸鄙夷道:“荀彧的脸嘛,倒是可以用来吊丧,至于其他,也就比普通人高出那么一点点。若是生在普通人家,嗬,不过匹夫而已。”



    ??我觉得祢衡有些猖狂,不悦道:“先生这也不肯,那也不肯,到底想要作甚?先生来许都之前,可是志得意满,予取予求,怎的此时,又这般瞧不起位高之人?”



    祢衡见我不高兴,脸色也开始不好看,怒道:“?这些位子本就是我祢衡的!想我祢衡,古往今来,才能与我齐平者,不过三人而已。哪三人?统一中原的黄帝,成为圣人的孔子,运筹帷幄的张良。除此三人,再无任何人能入吾眼!”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可笑:“先生言过其实了,此三人莫说先生了,就连中兴汉室的英雄光武帝,都未必能达到。”



    言尚未毕,祢衡沙包样大的拳头,已经到了我眼前:“无知小子!我岂一世人哉!他人看不起我也就罢了,你一介为他人著书立传的小小捉刀笔吏,竟然也如此放肆!去!从哪来回哪里去!”



    见祢衡如此生气,我也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的跑开。



    旗帜鲜明的鄙视历史作者,祢衡倒是跟孙坚很像。????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闻风的小说三国风云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风云录最新章节三国风云录全文阅读三国风云录5200三国风云录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闻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