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24章 雄踞江东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风云录 http://www.lishu123.com/11/11731/
    就在华歆感叹之余,孙策已经遣军攻克刘勋、黄祖,进驻椒丘,威胁豫章郡。



    太史慈的回归,让孙策坚信,华歆为人迂腐则迂腐,但是,定然惜命。当今天下可是天子的?傻瓜都知道,要么是曹操的,要么是袁绍的。当然,肯定有无数人期望是自己的,这无异于白日做梦。孙策深知,自己的计划要想实现,只靠屠虐是不大可能的。若想完成先王后帝,先寸土后天下的目的,收拢人心已经势在必行。



    为何孙策自信能取王图霸业?很简单,曹操占据人和,背后是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打出的是“维护汉室”的旗帜,要挟的是天下人之心。袁绍占据天时,背后是四洲之土,打出的是“恢复汉室”的旗帜,图谋的是士族之固。而自己,则占据了地利。没有任何旗帜。



    何也?名不正而已。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若想事成,必须依靠舆论。很显然,这一点,屠刀不能给,士族却能给。??



    ?当初自己除了屠刀,无甚立威之物,形同乞丐,只要有吃的,便会无所不用其极。这是最本能的求生欲,为了活下去。而今不同了,手握重兵,雄踞江东,依水险,可抗数万陆师;????地民皆服,士族皆惧,收人心,以成百世基业。有了这种面子,这种身份的人,所注重的便不再是无缘无故的恨,而是无缘无故的爱。



    ?他要用这种行为,来彰显自己的仁德,制造舆论上的胜利。



    ?这大抵就是孙策乃至所有成气候的君主所行之策了。



    于是,华歆投降了。



    虽然不排除其胆怯畏战的心态,但是,为了城中百姓免遭屠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孙策表现出了对其充分的尊重,不仅行拜以长辈之礼,更以上宾之座赐之。??



    而故敌刘繇,孙策也表现出了及其宽容的仁德之心:?死了,就将其尸骨迁址故乡,以安慰其家人之心。又将刘繇的三个儿子招致过来,作为故人之后赡养。其子尽皆富贵,尤其是长子刘基,更是进入了东吴的最高决策层。刘繇若是地下有知,也该含笑了。



    这一记漂亮的组合拳打完后,孙策终于收了神通,因为目的达到了。



    接下来,便是要犒赏诸将了。跟着大哥打天下,卖命的勾当,???不就是求吃口肉吗?听说要犒赏了,个个兴奋难当。



    只有一个人例外。



    孙静是孙策的叔叔,曾出谋击败王朗。自家人,又有智谋,孙策思忖着安排个什么官职,以安慰先父、族人。



    可孙静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吾之为人不适做官,只想安心伺弄地球。????



    孙策大感惊讶:叔父说的哪里话?而今江东都是自家的,岂能让您归园务农?



    孙静安然道:??务农也没何不可,恬淡、静谧,眼不见血腥,心无忧官场。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战场与刑场无异。



    孙策见其去意已决,便不再规劝,于是道:叔父所言甚是,还望叔父归去后,看护祖坟。



    孙静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什么天下,什么官场,什么荣华,什么富贵,全都白云苍狗,不值一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支配自己的一生,去好好享受生命的乐趣,才是值得夸耀的一生。



    可这种所求,在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之前,最好不要做。人家孙静是孙策的叔叔,归农后,金银财宝一样不少,只是没有与他人的利益冲突罢了。



    平常之人呢?种田能养活一人,能养活一家吗?那些销售心灵鸡汤的所谓大师,不免让人笑掉大牙,既然如此出世,又何必出书以挣钱财,来求入世?可惜,本土就是人傻钱多,养育了这批只会口出无用之言的闲人。而一旦闲人成名,则依赖这种雕虫小计,反过来更加肆无忌惮的糊弄世人。



    ????????孙策召集诸将,开始打造嫡系,各官职如下:孙策舅吴景,为丹杨太守;孙策堂兄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贲之弟孙辅,为庐陵太守;大将朱治,为吴郡太守;好基友周瑜,为江夏太守;程普为零陵太守。



    文职完毕,接着是武官:周瑜为中护军,程普为荡寇中郎将?。至于黄盖、周泰、韩当等人,亦为军中实力派,各居要职。



    一时间,江东上下,一派喜气融融,各将士,更是誓死效忠。



    孙策很满意,大家都很满意,只有一个人不满意——许贡。



    许贡不满意是有道理的,当初自己可是吴郡太守,孙策说要打,自己就打了……一个小报告。???上报朝廷(就是曹操)说,孙策与项藉相似,恐有图谋之心。



    很不幸,这封信落在了孙策的手里。



    既然落在了孙策的手里,许贡就别想活了。



    许贡自然不想死,积极辩称:这封信不是我写的!



    孙策呵斥道:笔迹为证,你还敢狡辩!



    许贡很激动:若我所写,何必投降于你?



    孙策也很激动:???????投降于我,出于保命。而今命被保住了,自然要取我之命!



    许贡不搭理这茬:我乃败军之将,即便朝廷信任我,然,此功不足以赎罪。既然不足以赎罪,我又何苦写它?



    孙策开始暴躁:你定是想要报复!



    许贡不开心:报复?可笑!倘若报复,我死守吴郡便可,何必成为你的阶下囚,才想到报复?



    孙策????愤怒了:拖出去,杀掉!



    许贡大骂:孙策!我枉杀好人!我做鬼都不放过你!就算杀了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个我!一个我倒下了,千千万万个我将站起来!



    孙策当然不信许贡的鬼话,临死之前的负气话,他听得太多了。



    然而,这一次孙策错了,许贡说的不是负气话,而是大实话。



    那么,孙策究竟为何非要杀掉许贡不可,而许贡为何死都不认帐?



    按照正常想法来看,许贡既然已经投降了孙策,若是搞无间道,也不会趁此时搞,最好的办法,是取得孙策信任后,进入决策层后再搞。即便许贡脑子秀逗了,非要现在搞,那得找一个死忠之士吧?在彼时的年代里,死士不要太多。找一个死士送信,被捉到了,也会吃进嘴里,咽到肚子里,以绝后患。



    好吧,即便这些都没有的许贡,此时已经被孙策抓到了,并且物证已在,又何必至死抵赖?



    排除智商的因素后,我们发现,最大的可能,便是栽赃。



    栽赃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孙策。而目的,不是许贡,是许贡背后的阴影。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闻风的小说三国风云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风云录最新章节三国风云录全文阅读三国风云录5200三国风云录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闻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