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繇口中的所谓侦察兵,平时也就一闲差,骑着马围着自己的势力范围跑一圈,一天任务便算完成。
可闲差,也就是“平时”。太史慈来得时候,是非常时期。
原因前面已经说了,孙策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在开打之前,孙策决定先开个会,商议如何进攻比较有利于己方。
与会者包括周瑜、黄盖、韩当等,东吴政权的早期老人。
在友好而又紧张的氛围里,这些将领交换了不同意见。
一方认为,此时应该直接派出骑兵,让步兵紧随其后,一路掩杀至曲阿。
一方认为,江东多水,不利于骑兵作战,必须将刘繇的势力范围探查清楚,以利于行军。
孙策认为,第一套方案太过激烈,第二套方案可行。于是拍板决定,带上几个人,前去查看刘繇势力。
各大将领开始有条不紊的挑选士兵,可孙策拦住了他们:“我说的是,我带上几个人,去前线查看。”
众将领一愣,醒悟过来后,纷纷劝道:你是决策者,怎能亲自上阵?使不得使不得,这种粗活,还是交给我们吧。
孙策微笑着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并说出了一个拒绝的理由:“现在的我们才刚开始起步,分什么决策者和执行者?况且,我有一身武力,你们却要我安坐木椅,这不是让美人独守空闺吗?”见这些将领哈哈大笑,孙策一脸严肃且真诚的说道:“为将之道,在于调动全军,即便力竭,也要战死沙场。先父如此,我亦如此。等什么时候我们尘埃落定了,再说主与将之分吧。”
孙策为了确保不让刘繇发现自己的行踪,只选了十三个人随行。
人少,并不意味着战斗力弱。相反,这些人几乎都可以称得上身经百战。如,黄盖。
人选好了,接着是选路。
孙策一指:“就按着这条路去吧。”众将领默然。从常规意义上讲,这条路可以保证孙策等人的最大安全。
可惜,这只是理论。因为,孙策等人要经过的,其中一个地方叫“神亭”。
很巧,太史慈的侦查路线,也要经过一个叫做“神亭”的地方。
也就是说,孙策和太史慈,在神亭相遇了。
敌我双方相遇,自然没什么客气的,也不像武林人士一样,讲究什么点到为止。他俩心中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打死对方,早死早算。
而孙策之所以选择神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孙坚曾经路过神亭,并在此处商议天下大计。
神亭,今天的薛埠镇神亭村。
这里风景优美,在当时的吴郡西郊。地面平阔,十分适合谈天论地,纵古说今。
当然了,在孙策看来,这里有着一段不平常的记忆。
来到神亭,孙策下马独行,仿佛孙坚的大气慨然历历在目,一如昨日。可还没来得及伤感落泪,就被太史慈唤回了现实。
大煞风景!孙策怒吼一声,转身上马,奔着太史慈就去了。
太史慈让手下立马等候,挺直腰板问道:“你就是孙策孙伯符?”
古人交战,也没有对方首领的照片,在不是大规模战斗之前,都得先问清楚,免得造成不必要的误伤。
这种颇具武侠精神的行为,在今天基本看不到了。热兵器时代,有手枪、火箭筒、大炮,再不行,发俩导弹。还不行,原子弹伺候。毕竟,如今的信息业太过发达,想要知道对方首领的样貌,也仅仅是一杯茶的时间。
比如某超级大国对付恐怖分子时,为了让士兵记住恐怖分子的样貌,以便随时狙击,单独印制了一副扑克,在工作紧张之余,还能打牌取乐,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孙策闻言,回应道:“我就是孙策,你是何人?”
太史慈却不答话,勒马直奔孙策而去。
黄盖等人想要拦截太史慈,孙策阻止了他们的行为:“既然对方想要战,我便战,我的兄弟千千万!”说完,便拨马迎战。
这大概就是孙策的为人处世之道了,我有武力,就得派上用场,否则要它作甚?这不是帅才,这只是将才。因此,孙策最终的死,也是因为这一点。
二人交战,只看得黄盖等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孙策有长枪,太史慈也有长枪,都属于在实战中锻炼出来的功夫,招招致命,却又懂得如何避开要害。
太史慈见短时间内无法拿下孙策,便决定撒一个谎。虽然他生平撒了无数的谎,但事实证明,今天的这个谎,是最蹩脚的。交手几个回合后,便对着孙策喊道:“我是东莱太史慈,你们一起上吧,我怕也不怕!”
孙策更怒:“瞧不起我是吧?我孙伯符与你单挑,怵也不怵!尽管放马过来吧!”
太史慈忽然哈哈大笑,笑完,转身拍马,疾驰而去。
孙策一愣:咋说着说着就走了?便不顾黄盖等人,一人拍马急追。
黄盖等人如何肯让孙策一人冒险?便紧急追随而去。
到了跟前才看到,孙策夹着太史慈的长枪,太史慈夹着孙策的长枪,二人互不相让,共同发力,一齐滚落到了地上。
可惜,黄盖等人不是腐女,否则,肯定会欢呼雀跃,以为幸事:两个肌肉型美男子,在地上你压着我,我压着你,滚来滚去,滚来滚去,不断的滚来滚去,衣服也被撕扯的七零八落。胸肌、腹肌全都显露出来,如此美景,怕只能在今日之GV里看到了。
正在两人你侬我侬,车水马龙之时,双方的援军到了。
孙策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对着太史慈的援军喊道:“你们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黄盖等人赶紧阻止主公的不当言论,扶他上马,转身离开。
太史慈脸色涨红,感觉呼吸有些困难,便对援军将领摆摆手,上马离开。
到了后来太史慈才知道,“一见伯符误终生”是真的。
这里有必要提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中,罗大师及其天才性的脑补了二人交战的全过程,可谓精彩纷呈,让人浮想联翩。
可这里面,有一个说不通的小BUG。
但凡是看过这出戏的人都知道,在二人对战之前,太史慈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有一个小将跟着他一起来的。
在太史慈耍诈后,黄盖等人竟然没有紧追而来,而是跟着援军一起来的。那就说明,他们遭到了阻挠。
唯一可能阻挠他们的人,就是那名小将。
一个人阻挠十三个普通大汉的行为是可能的,比如叶问、黄飞鸿。可一个人阻挠十三个叶问的行为是不大可能的——除非他的武力值爆表。
黄盖等人何许人也?能够让孙策选中,跟随自己执行这么危险的工作,武力岂是一人敌?然而,罗贯中大师偏偏就这样安排了。让无名小将一人,阻挠十三个叶问。
莫非大师爱讲冷笑话,这名小将就是“无名”?
可若是如此,当为一伏笔才对,在后来隆重登场,被某人纳入帐下,成为功耀后世的大将,偏偏后来没了这名小将的任何消息。
而且,按照《三国演义》的武力值排名,吕布被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合力才打了一个平手,当为武力第一人。可黄盖等人也不是吃闲饭的,十三个叶问打一个无名小将,竟然是平手,这个小将当为“三国第一人?”应该大书特书才对。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