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12章 孙策的计谋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风云录 http://www.lishu123.com/11/11731/
    关于这条计谋,是不是看着很眼熟?



    没错,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中,周瑜也想到了,利用假死的消息,欺骗我们英明的、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来到江东,打算一鼓作气把他干掉。



    我们英明的、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怎会被这种小儿科瞒骗?不仅带着悼文,还带着绝世高手赵云在身边,轻描淡写的就来到了江东。这出戏,罗贯中老师可谓安排的煞费苦心、阴阳怪气。结果我们知道了,诸葛亮除了念几句悼文和掉几滴眼泪外,就收工走人了。



    在现实世界中,此次的孙策假死,只有周瑜,没有诸葛亮。



    换句话说,笮融上当了。



    听到孙策的死亡消息,笮融立即命手下于兹率领一干人马,应战正在逼近的孙策部队。



    看来,死亡验尸报告无论于古还是于今,都挺重要。



    尤其是对于军人。



    关于这一点,如今的某超级强国做得相当好:总统大人在得知恐怖分子被枭首后,依旧感到忐忑不安,一直到情报局的兄弟们,将恐怖分子的验尸报告呈递上去,总统大人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发布这条消息。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句话,无论置于何时、何地、何国,永远都有它的市场。



    于兹兴奋的开足马力,前去歼灭孙策的步兵。



    来到阵前,于兹很高兴,因为孙策的步兵满打满算只有几百人。



    落水狗是要打的,是不打白不打的。



    很高兴的于兹很高兴的发出了进攻的命令,结果没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孙策步兵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很高兴的于兹很高兴的发出了追击的命令,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孙策的步兵不跑了,转身迎战。



    笑容僵硬的于兹虽然不明白咋回事,但知道一条铁律:凡是违反兵家常态之事,于此时只需大喊一声“中计啦”!保证你败的也有尊严。



    于兹深知这一点,可还没喊,脑袋就搬家了。



    大概,于兹是没学过算数的。



    孙策的主力是骑兵,其次是步兵。跟于兹对战的只有步兵,没有骑兵。那骑兵去哪了?



    很简单,去搞埋伏了。



    孙策率领埋伏已久,早就愤怒的骑兵,冲着于兹就去了。



    过程很残忍:斩杀千余人。结果很简单:来到了笮融的军寨前。



    通过此事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义务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尤其是对于手握权力的人来说,不会算数不仅影响生活,还有可能影响生命。



    笮融看到活蹦乱跳的孙策,心中及其愤怒。愤慨是有道理的,毕竟,孙策欺骗了自己的感情,斩杀了自己的军队,让自己差点成为光杆司令。



    可只是愤怒是不行的,因为孙策已经率军来到了寨前。虽然进攻不咋地,可笮融也不是白给的,他之所以横行军界许多年,也是有看家本领的——防守。



    多少年来,人们永远在称颂进攻的军人,认为他们是英雄。事实上,防守对于军人而言,同等重要,甚至要比进攻还要重要。理由很简单:“打不过就跑”是流行军界的真理,可你跑,敌人就傻乎乎的不追吗?敌人追你,你跑哪去?总不能率领一干人马到处转悠吧?只能跑到城里等敌人。所以,会了防守的手艺,保命是没问题的。一边看敌军攻城的表演,一边等待援军,如何不好?



    笮融就是一个出色的防守型将领,而且,为了彻底杜绝孙策可能实施的一切攻城行动,这位仁兄很实诚的办了以下两件事:挖沟,阻挡孙策的骑兵。构筑堡垒,阻挡孙策骑兵。



    两件事完工后,笮融笑嘻嘻的看着无可奈何的孙策,意思很明显:你来啊,你来嘛,人家喜欢让你来嘛。



    无可奈何的孙策,不是无可奈何的。



    据科学家研究,我们人类的眼睛里,存在一个视觉盲点。因为,在视网膜上,那个地方没有感光细胞。以小见大,我们人类的思维上也有一个“视觉盲点”,具体表现为:二杆子、死脑筋、一做到底。



    这种思维上的“视觉盲点”通俗来说,是因为思维固化的缘故。扩散性思维,就是用来解决这种盲点而存在的。



    很显然,孙策不存在这种盲点,因为他知道,于兹不重要,笮融也不重要,能击败他们最好,击不败,也无所谓。因为对于孙策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一切的幕后发起人——刘繇。



    也就是说,你笮融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吧,爷不陪你玩了。



    当然了,笮融的防守技术,也是孙策决定绕开他的一大原因。



    孙策一路高歌猛进,先击败梅菱刘繇别将,继而转战湖孰、江乘。江湖上再次流传“疯子”孙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刘繇显得十分紧张。



    不紧张不行啊,孙策就要打过来了。



    然后,上天出手了——给刘繇安排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人。



    这个人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叫太史慈。



    太史慈,生于公元166年,位列孙氏家族最重要名将之一。



    太史慈年轻时候,便名镇家乡,为人称道。



    ??其身高七尺七寸,换算成今日之身高,大概是两米左右——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加上太史慈胡须很漂亮(这是古代人审美之一),因此,太史慈是个不折不扣的帅哥。



    我们应该明白,帅,在今日容易泡妹子,在古代,容易混官职(毕竟要体现朝廷威严嘛)。



    而且,太史慈不仅帅,还很坏。



    具体来说,他办成了一件事。



    东汉是个十分奇特的朝代,奇特在,州与郡之间可以互相可以互相议事。



    比如,州上有人说:郡办事不力,应当对其罢官免职。郡不服气,可以对州的判决不加理会。



    换成今天的说法,就是省长对市长做出了惩罚决定,市长可以无条件拒绝。



    ?????太史慈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具体来说,就是州郡之间有隔阂,信息不通畅,而太史慈当时肩负奏曹史(就是议论事情,上奏朝廷的官吏)。既然州郡之间有隔阂,那么,就是太史慈的事情了。



    ??太史慈很干脆,对郡说,这事交给我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闻风的小说三国风云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风云录最新章节三国风云录全文阅读三国风云录5200三国风云录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闻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