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将蛇救活。而本来认为自己死定的蛇,之所以被农夫救活,是因为农夫的善良以及仁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义也要看对象。而刘备知道这个道理,但他没有照做。纵观刘备前半生,做的事,大都是违心。为何?只因自己要身份没身份,要背景没背景,所能做的,只是凭借人们口口相传自己的为人,以此收拢人心,进而收买天下。
秦时,嬴政教育自己的嫡子,道:“天下之人皆说我残暴,而你仁义。知之何如?其意明了,就是为了封你之口,断你之事,评你之能,挟你之害。因此,我对你说明,对待天下人,不可听其所言,爱咋咋,你只管护好你的皇权便可。你要知道,一味的仁义便是软弱。”
如今的刘备终于尝到了这种恶果,当然,这不是第一次,自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袁术听闻刘备做了徐州牧,随即便率十万大军进攻刘备,意思很明显:对待刘备这种“三无”产品,按照国际标准,是要斩草除根的。
刘备无奈,只得让张飞守下邳,自己亲率大军前往前线。只是刘备未曾料到,真正的危机其实在内部。
这个内部,就是吕布。
一天早上,刚刚起床的吕布还未来得及洗脸刷牙,便有人要求进府,并且只用了三个字:徐州牧。
吕布见面后,来人交给他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简单:他刘备不适合做徐州牧的位子,我想,还是吕将军比较合适。因此,我亲率大军十万来攻打刘备,吕将军可趁刘备不在,抢了他的位子。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并不是关键,关键问题是落款:袁公路。吕布微微一笑,来人见此,问道:将军可否回信?吕布说道:不用回信,捎句话便可。来人问道:何话?
吕布没有回答,而是转头望向了窗外。时值早上,初生的阳光如金箔般洒满了整个院落。吕布摘下昨夜美姬捧来的鲜花,淡淡说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刘备的苦日子,就此开始。
刘备从未想过让吕布感恩戴德,当然,也从未想过吕布竟然不顾及脸皮,毅然翻盘。本来,刘备这个庄家只是让吕布来赌博的,没曾想,竟然抢了自己的饭碗。说不生气那是假的。
吕布这件事做确实无耻,其脸皮的厚度与坚硬度,完全可以跟避弹衣相媲美。
为了迅速获得庄家的位置,吕布亲率兵马去了下邳。利用张飞与曹豹(下邳国相)的矛盾关系,顺利攻下了下邳,并且掳走了刘备的妻子。
刘备要疯了,气愤之情难以言表,当即率兵前去攻打吕布。按照刘备的意思,那就是自己要跟你吕布打一仗,顺便理论理论:我刘备哪里对不住你吕布吗?做人,你他妈总得讲点道义良心吧?
吕布不为所动。观其一生,他奔向的目标只有一个:利益。跟随董卓是,响应陈宫是,现在夺取救下自己一命,给自己好吃好喝的刘备的位置亦是。可以说,懂得利益的人,都是坏人,却是能够生存下来的人。而只懂得利益的人,不一定是坏人,却是胸无大志,也是难以生存的人。
若是嬴政只懂得安分守己,守住这一亩三分地;若是刘邦只懂得自己痛快,不顾及群下;若是刘秀只懂得霸主河北,不看到他处;若是那么,史书将要改写,历史将会改变。鼠目寸光,只会痛快一时,痛苦一世。
但是,吕布脸皮厚则厚矣,打仗还是在行的。刘备败北,逃至广陵,那里还有袁术。无奈,人数上的差别,注定了战役的进程。没过几个回合,刘备再败,逃至海西。无奈,海西没粮,再退,那就意味着自己只能喝西北风了。
无奈,刘备只得跟吕布求和。占了人家的地盘,抢了人家的妻儿,现在人家向自己俯首称臣了,他吕布的脸皮还真能厚住避弹衣?所以,为了给天下人演一出戏,吕布接受了刘备的求和,封刘备为“豫州刺史”。
眼熟么?没错,刘备接纳吕布之时,便是封吕布为“豫州刺史”。吕布这厮,不仅便宜全占,还是时的羞辱了一番刘备:你拿我当狗,我就拿你当蟑螂!
刘备无奈,只得接受。我们发现,刘备的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但无论哪个时期,刘备的简介上总是写着两个字:无奈。
刘备确实无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牛气的本钱。我替他委屈,却不替他叫屈,因为这条路,是他自己选择的,既然如此,那么,就跪着走完吧。
让我们暂时告别刘备,告别吕布,告别曹操,告别袁术,将聚光灯投向另一个人,另一个欲哭无泪的人。
公元181年的三月份(注,由于此段时间变更年号十分频繁,为了不影响阅读者阅读,故,此后只以公元纪年为准),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灵帝迎来了自己第三个儿子的降生。然而这个婴儿的母亲还未曾多看自己儿子几眼,便永远的离开了她眷恋的人世。
于是,我们将目光放的更远一些,停在公元前的202年的二月份。在这个有些二的年份里,一个朝廷雄姿勃发的诞生了,而促使其诞生的人,便是高帝刘邦。
高帝刘邦取得天下后,曾杀白马与臣下盟誓:非刘姓者,不为王!如此信誓旦旦,不过是为了永葆江山。只是,此事岂能由一介凡人所定?
公元9年,一个外姓人没有被拥立为王,而是直接夺取了他的江山,没错,那个人叫王莽。他有着令现代人费解的超前思想,以及极其强悍的政务能力,只是可惜,那时候是古代。于是在自己这个“新朝”成立不到十六年的时间,便亡于“更始”。自此之后,天下重新姓刘。
刘秀自河北崛起,将“更始政权”击败,天下终于在手。其为人俭朴,最大的爱好是上班,如此勤勤恳恳之下,国力再次强劲。只是可惜,他的后代并没有继承他的思想以及品质。
帝位在各种势力的明争暗斗之下,终于传到了灵帝的手中。对于此时的天下,灵帝并没有多少清晰的认识,他依旧坐享其成的吃着先辈留下的本钱。严格来说,他不是一位好皇帝,但他确实是一位好父亲。
为了让自己的这个三儿子避免重蹈他母亲的覆辙,灵帝将其送入了董太后的手中,让其抚养成人。
这个孩子,就是刘协,未来东汉的皇帝。汉灵帝看着他长大,虽然自己是个混账东西,但他不希望自己的继任者同他一样,因此,对刘协的教育十分重视。刘协的表现也让汉灵帝高兴,其聪敏好学,反应迅速,颇有少年老成的味道。
公元189年,我说过,这是真正天下大乱的开始,因为灵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个集天下的权利于一身的皇帝死亡,就意味着最高权力层的全新洗牌。而这次,灵帝的死亡,是所有幸与不幸的开头。
外戚以何进为代表是不容许刘协登基,宦官集团以蹇硕为代表支持刘协登基,而文官集团由于前几次的党派之争,自己的人受到宦官的极端压迫和残害,因此,他们支持外戚。
只是多种原因之下,何进拿不准注意,便听取了袁绍的馊主意。此后,刘协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当他第一次见到董卓的时候,认为这个人是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而后不久,此人被自己的干儿子所杀,又过了不久,刘协便被李傕等人挟持。后逃离,被曹操迎立。
刘协生于阴谋,长于战乱。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其所经历可谓困苦不堪。甚至要比那个所谓的“皇叔”更能深刻认识到世态炎凉。从这一点来说,叔侄俩倒是颇像。
时间快进到公元196年,这一年,他见到了一个影响其后半生的人,是的,这个人是曹操。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