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58章 无间道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风云录 http://www.lishu123.com/11/11731/
    吕布受其父之利,做了一个小吏。在工作上,吕布尽心尽力,经常去攻击胆敢入侵的贼虏。对于勇力过人的吕布而言,这样的工作无异于牛刀杀鸡。但尽管心中苦闷,奈何没有机遇,不然,我大可像霸王一般,指着洛阳道:我可取而代之!



    终于,吕布的名字传到了一个人的耳朵里。那个人的名字叫做丁原。



    时,丁原官职为骑都尉(相当于今日之上校级别)。征见吕布,佩服其武力,让其跟随在自己身边,以为己用。



    后,黄巾军起义,弄得天下大乱,惹得手握兵权的各路军阀纷纷自立。这事一开始说过了,但没有说的还是吕布。



    当时,吕布追随的丁原,认为可乘之机不可错过也,于是率兵进都洛阳,与何进同谋,打算保守一方。然而,何进这个杀猪的屠夫本性立露从而听信了袁绍的意见,让各路军阀进都,结果命陨当场。事败后,董卓想要丁原的部队,与己方合兵一处。结果,遭到了丁原的拒绝。无奈,董卓只好向丁原亲近的人物下手。这个人物,自然便是吕布。



    董卓之所以选择拿吕布下手,除了他是丁原最为亲近的人之外,更是因为吕布的人品。



    说到吕布的人品,陈寿不禁冷哼一声,蘸饱笔墨写下去:轻狡反复,唯利是视。一语以蔽之:有奶便是娘。



    观吕布一生,哪里有奶他就去哪里,实在不是好好先生。



    既然如此,被人收买也是情理之中。



    由是如此,董卓命吕布杀掉了这个一手扶持自己在仕途中生长的人。而后,董卓明吕布骁勇善战,加以笼络,给自己当保镖。可这样还不放心,于是认吕布做了自己的干儿子。



    吕布虽然为人粗略,倒也晓得这“干儿子”只是名义上的,保镖也是名义上的,董卓害怕才是事实。



    很快一件事情的发生,证实了吕布的想法。



    说起来,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吕布却不曾想,董卓的脾气如此火爆,竟拿着手戟(类似于匕首)朝自己甩来。若不是因为自己反应快,恐怕就会中招。也是因此,吕布才有了背叛董卓的理由。当然,事后董卓也自动承认了错误,并且一再表示,类似事件肯定不再发生。



    看上去似乎很不合理。此时的董卓雄踞洛阳,皇帝都得听自己的。真是要疯就疯,如此牛叉的一个人物,竟然对叛将礼遇有加,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吕布认真的点了点头,开始了短暂的思索。



    忽然,想到了什么。是的,看上去很不合理的事情,往往都有一个很合理的理由——军队。



    董卓为什么要杀掉丁原,因为他不肯跟着自己混,想独立门派。这是不可能的,于是,董卓命吕布这位高手杀了丁原,如此一来,丁原的部队就是自己的了。但,凡是生军若是想统领好,也是个棘手的问题。丁原的部队就是一个烫手的芋头,虽然烫手,但也舍不得扔,实在是个两难。但,终究是解决了,解决的人就是;吕布。



    那时,吕布便是这些军队的实际统领者,现在,还让他接着当吧。于是,董卓竭尽所能的拉拢吕布,甚至让其做自己的保镖,甚至认其为自己的干儿子。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利益而已。想明白的吕布,虽然恨董卓,但也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跟着人家混,怎么好意思翻脸呢?



    然后一件事情的发生,以及一个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吕布的想法和董卓的命运。



    正值壮年的吕布,一个不小心看上了董卓府上的一个丫鬟,且与之有染。



    现在看来,这似乎根本不是个事情。既然有染了,那就染到底,娶了便是。但在一个人的眼里,这是件大事。这个人叫做王允。



    此人是个儒生,且不是读死书的那种。论智谋,他有;论学识,他有;论胆量,他有;论眼光,他没有。



    具体说来,王允是在搞无间道。



    山西有名门望族王氏,王允便是其子孙。此人从小便被誉为“王佐之才”,有匡扶王朝之能。这些我都相信,当时的人们也全都相信。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董卓之乱开始后,王允在没跟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投靠了这个窃国大盗。



    口水自然是免不了的,被骂也是家常便饭。然而令人更加愤怒的是,王允对此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做起了貌似帮助董卓的行径。



    之所以用貌似,是因为我前面说了,他实际上在搞无间道。



    只是长时间的等待,有些消磨掉了他的耐心。虽然董卓在迁都长安之后,一直把政务交由王允打理,自己则一直躲在洛阳享福,但王允清楚,在没有足够的腕力之前,帮派是不能结的,人马是不能拉的。



    名剑出鞘,必要见血。王允就是一把等待出鞘的名剑,然而,谁又能帮助自己出鞘呢?这是一个问题,还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董卓的淫乱,越来越严重了。



    董卓躲在洛阳干嘛呢?四个字以蔽之:奸淫掳掠。什么公主啊、姑娘啊、金钱啊、王位啊,大凡在洛阳的一切东西,都是他董卓的。这就有些让人摸不清头脑了。按说,董卓好歹是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皇帝都得看自己的眼色行事,这洛阳不就跟自己的一样嘛,干嘛还抢?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件事情。



    无论中国哪个朝代覆灭之时,总能发生农民大规模起义的事情,这些人虽然不是最后夺得天下的人,但确实是让当时的那个朝廷衰败的人。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在瞬间夺得天下后,依旧本性未改的进行抢劫。原因无他,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这个自己流血夺得的国家看作自己的国家,他们依旧认为,这个国家依旧是自己起义时候的国家,因此,抢掠在他们看来,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啊。因此,这些农民起义军大多时间不久。



    这些心理,现在人依旧存有,最常见的便是不爱护公共措施。



    董卓在洛阳进行的那些几乎可同禽兽的行为,正是出于此种心理的作祟。



    王允开始越发担心起来。自己这个间谍身份倒不是很在意,关键是董卓这个家伙实在过分。奈何,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啊。



    过了不久,一个更加令他愤怒的消息传来了:董卓将十二尊金人给溶了铸钱用。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闻风的小说三国风云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风云录最新章节三国风云录全文阅读三国风云录5200三国风云录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闻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