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42章 闹剧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风云录 http://www.lishu123.com/11/11731/
    努力二字,与今人谓之加油相似,皆是鼓励之意。



    汉光武帝刘秀自小便被多人鼓励努力,终成一代开国之君。



    而孙坚很显然对我的鼓励当成耳旁风,不屑一顾。



    孙坚对我说道:子乃何人焉?身为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却与人作传,不羞乎?去!



    我知道,“去”这个字在古人之语中,相当于今人之“滚,快滚!”



    于是,我沉声道:不羞,不去!



    孙坚同志一向旗帜鲜明的讨厌他人为自己著书立传,其中便包括我的同行,陈寿同学。



    但就算这样,我依然厚着脸皮,赖着不走,打算将左脸撕下来贴在右脸上,做一个脸皮厚且不要脸的人。



    孙坚没有说话,只是注视着夜晚并不怎么明媚的月亮。



    我也没有说话,注视着孙坚注视着的月亮。



    很美,是吧?我觉得有些尴尬的问道。



    孙坚叹了一口气,说道:小子斟酒!



    我也酷爱酒,于是在与孙坚对饮之时,不觉开始卖弄起来:恐君不知,自古制酒,皆为偶然。杜康制酒,源于剩饭而已。却不曾想,成为一国之精。仪狄制酒,虽说为夏禹而制,终不能逃过其偶然性。



    如后世之诸项发明,偶然性要占很大部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先生曾经详细说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运气,而这百分之一的运气,决定着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此句是说,不管你有多么大的天分,多么好的背景,多么全的教育程度,没有运气,全是扯淡。



    孙坚不屑的笑问:小子莫不是遭人践踏?在我孙坚面前卖弄,以达心理平衡?



    我举杯,自嘲道:现实之人,岂能不被现实击败?如你堂堂孙坚,不也是败给了一个小小的徐荣?你我二人,此时心境相同,如此一月,便是千古。月不曾改,人去千年。



    孙坚听后,明显有些鄙视的说道:男儿七尺躯,岂能执念风花雪月,岂可存有凄凄之情?男儿上不报国,下不安家,岂非白来人世一趟?今我虽败,明我复来,失败与我何加焉?!



    好,说得好孙坚。命运之手,现在你只握住了一半,努力!



    孙坚确实很努力,这里的努力单只心理方面。



    从事任何行业的人,都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那就是:将孤独、困苦、心烦、意乱、美梦、现实全部击毁,让自己的心变得强大。只有心理越来越强大之时,自己才能越来越强大。这种强大,就是淡然。



    洪应明曾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此种境界,便是淡然。



    只是,试问做到者几何?



    人群熙熙,皆为利来;人群攘攘,皆为利往。莫说我等辈,恐写就《菜根谭》之洪应明都不能免俗。



    人生在世,不为利者定为名,谁都有嘲笑他人的权利,却无嘲笑他人的资格。



    你可以尽情挥洒你的智商,让我们知晓你是多么的才华横溢;你可以尽情挥洒你的财富,让我们知晓你是多么的挥金如土。只是,你能让我们知晓你是多么的寂寞吗?



    孙坚听后,显然有些不耐烦:什么洪应明?老子不知,老子只知今天的我,失败了,十万之人,被我一念之差全都命损于此。我心之痛,之悲,尔等不是我,不知道我的感受。



    说罢,杯酒一饮而尽,目光因月色,而显得有些悲伤。



    我自知酒后话多,聊意尽无。对于一个正在处于悲伤之中的人,大概所有的语言慰藉,在其听来,都存在着嘲笑之意吧。



    好吧,那就如你所言,失败只是暂时的,成功是长久的。我听你的,你去吧,我在那里等着你。



    孙坚微醺的背影消失在已微凉的月色之中。



    孙坚注视着眼前的敌人,是的,这就是自己反败为胜,一雪前耻的机会。



    前锋华雄已经来到阵前,他要做的就是挑衅。这也是前锋的本职工作。这个集结了傻逼,苦逼于一身的二逼,今次终于尝到了这种智商带来的麻烦。



    更关键的问题,倒不是华雄的问题,而是主帅的问题。



    为了鼓励孙坚同志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董卓安排了自己手下最为强悍的将领——胡轸、吕布。



    关于此二人,目前只要知道很猛,很蠢就行了。



    他俩的问题在于,谁也不服谁,谁也认为对方的主意比自己的主意愚蠢,实际上,他俩没必要争,因为他俩的主意都蠢。



    华雄也算一时名将,跟着这俩领导也算白瞎了他这个人儿。但,也并非全无教育意义——跟着猪一样的领导走,不如有猪一样的对手。



    所以,此次战役,从开始就说明了胜负。



    孙坚已经不去想这个问题了,公元二世纪什么最重要?信息!



    做为将领的孙坚,自然要将对手的信息全面掌握。对于胡轸跟吕布这俩人,孙坚表示很无奈。



    比如,还没开始作战,俩人就开始了内乱。说到底,还是谁做为主帅的问题。



    胡轸认为,我是董卓钦点的主帅,无可非议的有决定权。



    吕布认为,董卓是我爸爸。你胡轸难道不知道,世间本无事,拼爹是道理吗?



    但是,胡轸同志表现强硬,不可退让。于是,让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开演了,领衔主演者,就是他爸是董卓的吕布同志。



    闹剧开始于董卓的安排。



    临行军前,董卓如是安排到:胡轸军在决战地阳人城外的广成休息,以此补充军饷,军士休整。趁天明之前,攻打阳人,除去孙坚。



    此计划虽说不算高明,但也算计划得当。而且董卓认为,只要按照这个计划走,即使不能挫败孙坚,至少也能让他知其厉害,自动避让,少在自己跟前转悠。



    至于忽略的地方嘛,不多,两点。



    第一点,此次出战的虽说都是西凉军,但他们实在不够和谐。因为,他们是两个军队是两个地方的人。



    胡轸率领的是凉州军,这支军队是董卓的真正家底,起家于斯。胡轸同志,也是跟着董卓一路混过来的老部将。因此,他十分看不上吃软饭的吕布。



    吕布率领的是并州军,关键的问题是,他也看不上这次老爸董卓的安排。胡轸算哪头蒜?我还得听他的?而且,更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胡轸率领的凉州军由于是老牌军队,自然看不上吕布率领的并州军,这支新兵蛋子们。



    因此,两军虽说同为西凉军,只是互相掐架的机会只要有,就不会错过。



    万幸的是,胡轸同志不愧是刀头舔过血的,知道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于是,他在行军之前,下达了一个命令。何朋利想,他的失败,就从这条命令开始。



    命令的内容是这样的:不从吾命者,杀无赦!可以说,胡轸发布这命令是好的,本意却是坏的。



    因为,有人认为,这条命令的发布,针对的是自己。没错,当刚听到这条军命时,吕布撇嘴笑了笑:别拿包子不当干粮,老子这就让你知道包子的厉害。



    胡轸的本意也是如此。他打算借用公权以报对吕布的不满之意。



    于是,闹剧终于上演。



    镜头由远及近,由于天色已晚,需要灯光加以辅助照射。



    镜头内,千军万马之声倏忽而过,千骑正中,身穿铠甲者,正在低头深思。是的,这个人就是胡轸。



    正当他在梦中与周公下棋正酣之时,副将吕布命人通知自己说,孙坚已经离开阳人,现在追击,为时不晚。



    刚刚停军休息,如今又要追击,虽说身心疲惫,但君命难为,谁让自己吃的就是这口饭?只是,看到吕布就上火啊,是他的战场功夫一流,还是其他战场的功夫一流,怎么董卓就认他做干儿子呢?莫非。想到这里,胡轸不禁失声而笑。原来,董卓好这口啊!



    胡轸拼命摇了摇头,忍住胡想。



    天边慢慢泛起了鱼肚白,阳人城内。孙坚的双眼布满血丝。以此看来,他应该很久都未休息。是的,从得知胡轸行军的那一刻,孙坚就来不及休息了。



    据可靠情报得知,胡轸应该是在广成休整的。为何不顾行军疲乏,彻夜来袭?不管他,该来的会来,该走的会走,有谁像我这样游戏人间?



    只是战争不是游戏,如果真比作一场游戏的话,那它也绝非是一场梦。若是真要比作一场梦的话,那也是一场噩梦,无论是对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而言。



    到得阳人城下,胡轸就懵了。懵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被忽悠了。孙坚莫说撤军,人家已经开始大摇大摆的喝豆浆吃油条了!早餐啊!你妹的吕布!



    吕布乐了,也许觉着这样很好玩,接着便打出了另一张牌。



    胡轸军由于彻夜奔袭,来不及休息,军队之中,人马早已困乏,于是衣不卸甲,开始倒头便睡。只是,没睡多久,吕布又来了。



    吕布命人开始了大肆广播:孙坚打来了!!!



    消息一出,胡轸军立刻作鸟兽散。这只是他们做为一个人的本能反映。



    跑了十几里,发现连个鬼都没有。于是,胡轸收拾残兵,拿起兵器,开始攻击阳人城。



    奈何,孙坚同志虽说是功将出身,但其对工匠之术也是熟知一二。尤其熟知保命的城墙。



    无论胡轸军用收抛,还是用牙啃,城池依旧故我,不危不动。



    胡轸决定放弃了。他已经率军奔袭了两天两夜,军人也是人,不睡觉,谁受得了?



    于是,他下令,全军撤退,找地休息。



    吕布笑了。自己的计划成功了。哈哈,胡轸,你丫就是不如我吕布啊,就丫这样,还想做老大?做梦!



    正在仰天狂笑的吕布,忽然不笑了,因为,孙坚出城了。



    他已经受不了这俩笨蛋外加白痴的娱众行径了。你们当我孙坚是白痴吗?你们在胡闹下去,我不真成白痴了吗?



    于是,趁敌军没有斗志,出城攻击,打算一锅端。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闻风的小说三国风云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风云录最新章节三国风云录全文阅读三国风云录5200三国风云录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闻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