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38章 未来未曾来

本章节来自于 三国风云录 http://www.lishu123.com/11/11731/
    刘备得到孔融的求救后,大惊道:没想到,大名如孔北海都知道世上有一个刘某人?!



    遂率兵相救。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首先,刘备先生虽然对于出名的问题相当心急,可想要出名的心思就如同房事,只能己知妻知,怎能够堂而皇之的说出来,让其他人知道呢?而且,说出来也没什么,关键问题是,这句话还被历史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不仅被后世之人读到,更被后世之人冷笑。试问,若是笔者大惊道:没想到,大名如某某某竟然追我文看?!是不是有炒作嫌疑呢?



    其次,我们亦可通过此话推断此时刘备先生的心思。那就是,他已经忍耐了太久,平凡了太久,沉默了太久,他想爆发,想功成名就,他,感觉等不及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前面说过,刘备再次投奔了自己的学长公孙瓒,而且两人相处融洽,刘备多立战功,当上了县市级干部。可事实证明,公孙瓒先生并不是传说中的“龙门”,刘备这只鲤鱼,无法从他这里得到实质翻身的可能。因为,袁绍不甘心自己多次败在公孙瓒手里,于是派自己的长子袁谭来攻打公孙瓒。而首要目标,就是居在青州当刺史的田楷和驻扎在平原,过着比较幸福的刘备。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田楷找到刘备,说及袁氏对他俩的攻击。两人非常清楚的认识到:根本就不是他袁氏的对手,于是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孙子的名言:打不过,就跑。



    对于田、刘二人的人生来说,这是相当正确的,当然了,对于公孙瓒来说,刘备的做法无疑是可耻的。田楷跑了便跑了,退了便退了,可偏偏你刘备还一起跟着。我待你不薄吧?试问,当初是谁在学校里救助你、支持你?是谁在你混的极差的时候,无条件帮助你、给予你?帮你跑门路、拉关系?是我啊!



    人家刘备根本不在意公孙瓒的埋怨,因为,从底层摸爬滚打多年的刘备,以其毒辣、无耻的目光看到了公孙瓒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事实证明,刘备的确眼光毒辣、无耻,因为,他看到的是真的,公孙瓒确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并在不久的将来,被袁绍彻底击败。



    就这样,刘、田二人一直退到了当时的齐国,而太史慈,就是在这里找打了刘备,刘备就是在这里说出了那就青史留名的话。



    苹果帮主乔氏最爱说的话:假如明天你就要死了,那么,你将如何度过今天?我想了想,这大概因人而异,却终究脱离不了两个字:理想。



    荆轲深知自己若去秦国,终将不免一死,却在人生最后的那一天,做出了最壮烈,最幼稚也是最傻逼的行为;李斯得知仓鼠与厕鼠因环境不同而导致生命差异后,毅然告别妻儿,以三十岁之身,前往秦国,终究云雨一时,成千古第一相;司马迁被处以男人引以为耻的宫刑后,便开始思索人生的真正意义,而自己所经所历告诉他:唯有坚持,方能成真,终于出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史学范本《史记》。以上三人,皆为一时人杰,当然还有很多,只是此三人恰是代表,因为他们心中一直存有令人激情澎湃的东西,一直在回答着今世改变世界者乔氏的问题,而且是诠释。



    也许正是因为坚持理想,所以荆轲才是荆轲,李斯才是李斯,司马迁才是司马迁,而乔布斯也才是乔布斯。



    而你的理想呢?



    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刘备的时候,刘备坐在马上不曾言语。但他的目光里,明明的再说:以后的我,也许还将背叛很多人,还会附和许多人,这些人也许有我喜欢的,有我厌恶的,但,那又怎么样呢?



    是的,我不惧怕流言蜚语,也不害怕失去所有,我唯一害怕的,就是理想的泯灭。当我身处痛苦的深渊时,当我走向人生的下坡时,你们会拉我一把吗?我知道不会,所以,我只信我自己,也只能信我自己,因为,只有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它在哪里。



    若是以声名而论,此时的刘备只不过是小地域性质,跟曹操都没办法比,毕竟,人家曹操混的再怎么差,也在政府部门担任过官职,并且一度进入过高层。所以,他自然就没办法跟跟其他各路军阀相比,如袁绍、袁术等。因此,这时候的刘备想要出名,非得有一个合适的契机,来完成从默默无名,到天下闻名这一套纷繁复杂的过程,而拯救孔融无疑便是这个契机的开始。



    所以刘备毫不犹豫的出兵了,带着自己好不容易凑齐的三千人家底,匆匆上路了。



    万幸,围攻孔融的黄巾军首领也是怂人一个,听说有人解围,问都不问,直接就开溜了。



    孔融千恩万谢刘备,刘备千恩万谢上帝。



    这场解救,如同一场作秀,刘备实质上并没有多少战绩,但他最初的目的确实达到了。



    自此,刘备之名不胫而走,许多人开始关注这个贩卖草鞋为生计的人。粉丝数量如同火箭上升,噌噌的往上涨,其中就包括刘备曾经的敌人,后来的战友,最后的死敌——袁绍。也包括曾经的友人,后来的战友,最后的死敌——曹操。



    刘备的前半生是可点的前半生,刘备的前半生是可耻的前半生,刘备的前半生是可悲的前半生。



    在抵达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地点前,刘备有必要为自己的前半生做一个小结,这个任务刘备自己显然没有精力完成,所以,这个任务还是交由何朋利来完成。



    做为米盖尔最为出名的著作《堂吉诃德》可谓实至名归。在这里,这个落魄的骑士终日幻想着锄强扶弱,过任意游侠的生活。他越是执着,便越惹人好笑。



    我们的主人翁之一,刘备先生的童年虽然不是在东汉末年的大革命中度过,但做为一名刘氏子孙,他与生俱来的那种优越感还是存在的,再加上他的童年的美好时光实在太少,致使他成熟的时光实在太早。他本应该如同米盖尔一样,在经历过战场上鲜血的洗礼后,转战文学战场,在那里利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写就一部小说,或者评论一部历史,以期在那里开辟一条青史留名的道路。



    但是,刘备不是米盖尔,东汉不是西班牙,前半生一事无成或者略有小成的刘备,一直试图以堂吉诃德式的精神去麻痹自己,去说服自己,让自己完全沉溺与自己所勾勒出的美好景象中。



    但当他被现实击败的时候,他并没有像堂吉诃德那样,让自己继续过着这种想象中的日子,于是,他开始寻找击败现实的东西。是的,那个东西一直就在他的手里,他也一直在用,那就是他的理想。



    不管未来如何,不管风云变换,只要有着理想,并且坚持下去,那么,即使不能成功,我也知道,我是如何失败的。



    刘备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经历,它们是那么的让自己痛苦,也是那么的让自己难过,但是,我相信“今日之痛苦,必是明日之幸福”。



    来吧,未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闻风的小说三国风云录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三国风云录最新章节三国风云录全文阅读三国风云录5200三国风云录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闻风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