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客隐江湖》正文 第十章:山中隐客

本章节来自于 客隐江湖 http://www.lishu123.com/11/11626/
    路不平闻言哈哈一笑,喝了一碗酒,道:“方姑娘当真是冰雪聪明,不过当时我没带了尘师父回丐帮还有一个原因,当时我对了尘师父的话还未全信,若想弄清此事,只有自己回帮内重新查看风帮主遗体。”

    游牧童却已羞红了脸,心想“我与方姑娘年龄相仿,却是处处不如她”,又听路不平续道:“我将了尘师父藏于此屋之后,昨晚又赶回丐帮查看风帮主尸首。只见风帮主胸前伤处,颜sè铁青,伤势自外而内;背后伤处却是青中泛红,那红sè从内向外泛出,似乎是中了道真九部的掌法,直到此时我才信了了尘师父的话。忙出城来要接了尘师父回丐帮,与大伙分辨明白,到了柳林处,突然发现身后有人跟踪,便与他们打了起来,后来的事方姑娘跟游兄弟也都知道了。”

    游牧童恍然道:“原来如此。”

    方不弃则是思量道:“路长老,你从捉住尘师父到回到此地的路上可曾遇见过丐帮兄弟么?”

    路不平回道:“本来我帮内弟兄甚多,如今又都聚在洛阳城内,但这几rì忙着风帮主的后事,帮内弟兄均在城外乱石岗,所以未曾遇见过,方姑娘为何有此一问?”

    方不弃不解道:“既然没有遇见过帮内弟兄,那这两人如何知道了尘师父在你手中呢?”

    路不平听此一说也是心头一疑,猛然道:“不对,我曾遇见过大信分舵的侯二,那大信分舵正好归这姓常的所管,难道……?”

    方不弃也甚是怀疑:“说不定侯二也是jiān细,如此一来帮内也不知有多少内jiān,这件事情便难办了。”

    路不平闻言,向常长老怒道:“姓常的!快快老实交代,你手下有多少人被你收买了!”

    方不弃忙劝住路不平:“路长老休要动怒,逼他也是无用,他若肯说早就说了。若强刑逼供,他造起慌来,岂不害了帮内的正义之士?”

    路长老听得此言,只能恨恨得说:“罢了!罢了!我本想接了尘师父回帮与大伙分辨明白,现在看来怕是冒然回去,说不定无端伤了了尘师父的xìng命。不知道方姑娘、游兄弟、了尘师父可有什么妙计?”

    游牧童初涉江湖,耍些小手段倒还拿手,但说到计策却是半点也无;

    了尘自幼在少林寺出家,江湖之事知之甚少,更是拿不出计策;

    方不弃虽然冰雪聪明,但久居深山,也是拿不定主意,只是心里默默说道“要是师父在就好了……”

    各人正自苦苦思索,却听到屋外一阵悉悉索索的脚步声。

    路不平暗道一声:“不好!”

    跟着,几根火箭shè到屋内,木屋瞬间燃气大火,路不平忙叫道:“方姑娘,麻烦你护好那个长胡须的老贼;游兄弟,你与了尘师父一路,咱们冲出去。”

    路不平说着将常长老背在身后带领各人向屋外冲去,将将冲到屋外,几十支火箭便迎头shè来。

    路不平见攻不出去,只好带各人又返回屋内。

    但这时屋内火势更大,一支火箭shè来,正中桌上酒坛,只听‘砰’的一声响,酒坛炸了开来,一根酒柱疾shè到了尘僧服下摆,僧服登时起火,了尘直感觉身体一阵焦灼,全身似乎就要炸开来,忍不住大叫一声。

    方不弃见了,一剑将了尘衣服燃着之处斩下,了尘捡回一条命,却也是受惊不小。

    各人眼见几根柱子就要烧断,屋顶马上就要塌下来,火箭还是不住的shè过来。

    眼见各人就要葬身火海,却听得一阵清脆悦耳的笛声。

    方不弃闻听笛声,忍不住大叫道:“是师父,师父!师父!不弃在这里!”

    方不弃话音一出口,那笛声戛然而止,跟着几声兵器相交之声,木屋正门处shè过来的火箭顿时停了。

    路不平见此正是脱身之时,忙拉了众人从木屋冲出,游牧童走在最后,他双脚将将沾地,身后木屋已‘轰隆’一声倒塌下来,跟着一阵热浪夹着浓烟向各人冲来,直熏得各人双眼都睁不开。

    路不平、方不弃听声辨器挡了几支shè来的火箭,带着众人冲出热浪。

    游牧童这才得能睁开双眼,只见一个青衣汉子持剑在敌人阵中游走,敌人火箭shè来均被他举剑一一搁开,不时左手疾伸点倒几名弓箭手。

    那人在敌人阵中左突右冲,却又好整以暇;身形急如清风,却又萧然洒脱。

    游牧童这两rì几次见方不弃使剑,均是轻松制敌,以为方姑娘武功已臻化境,但此时见了那青衣人的身手,方姑娘跟他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这才真正懂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路不平、方不弃见敌人甚众,也双双加入战阵。

    方不弃不忍伤人xìng命,与那青衣人一样只是将敌人点倒,眼见点倒十余人,却是眉头一皱;

    路不平却是杀了个痛快,与他对敌之人当真是血肉横飞,顷刻间便丢了xìng命。

    敌人见此三人武功甚高,打杀了一阵后,纷纷丢盔卸甲逃命去了。

    方不弃见敌人走了,三步两跳来到那青衣人面前,挽着那人胳膊,轻叫一声‘师父’,便双眼落下泪来。

    那青衣人伸手轻轻佛摸着方不弃的长发,也是轻声说道:“不弃,此事一了,就跟师父回山吧。”方不弃双眼含泪,轻轻点了点头。

    方不弃挽着那青衣人来到众人面前,与各人一一介绍了,原来那青衣人自称‘山中客’,xìng命却不便道出。

    路不平见那青衣人面颊清瘦,双眼神采非凡,颌下美髯随风而动,年当不惑,似有仙风道骨一般,忙说道:“先生仪表堂堂,武功也是让我等难以望及项背,我等真是佩服之至。”

    山中客忙答道:“路长老武功自成一派,江湖中声誉远播,小弟久仰大名,今rì得能一见,真是荣幸万分。不过此处不再是个安全的所在,你我换个地方详谈如何?”众人各自称是。

    游牧童心头一闪:“我家就在洛河边上,从这向北不多远就到,平rì除了我跟两位师父外,很少有人来,不如大家先到那里避一避吧。”各人纷纷答应。

    游牧童正要领着众人向北而去,突然想起自己早就迷失了方向,只好请路不平先把各人带出林子,路不平哈哈一笑道:“这密林中的小路都是按伏羲八卦所布,进来不易出去更是不易……”

    路不平说到此处突然想起一事,赶紧寻来路向回找出百米,俯身捡起一物后怒气冲冲的赶回来,指着常长老骂道:“我说那些贼子怎么这么快就找到这个秘密的所在,原来是你一路留下标记,没想到,你事到如今还不知悔改……”

    路不平说着将手心摊开,各人看的分明,手中一根细针正是常长老的‘落离莲针’。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常长老被押着跟着众人,知道单凭自己武功是万难脱身,所以趁各人不备沿路洒下这细针,自己同党才能如此迅速的找到这木屋。

    路不平满脸恼怒,却又不能立时将常长老杀了,只能仔仔细细将他身上细针全部搜出,恨恨地说了句:“你好自为之吧!”

    路不平将众人带出密林后,游牧童领着众人向北而行,幸亏此处多山,游牧童专拣山中小路行走,一路上并未再与敌人。

    路上方不弃跟师父说起自己下山后的各种遭遇:路遇‘一阵风’花独行,逼自己比武不成,竟施暗算;深夜土地庙得游公子所救,却连累游公子受伤;出城后遇见路长老被人围攻,常长老施冷针,自己又得游公子相救;来到木屋见了了尘师父,得知风帮主与智信禅师死因;敌人火攻木屋,幸得师父所救……

    方不弃将一路遭遇详详细细的跟师父说了,自己被游牧童所救之事更是说得仔细,自己救人之事却是一语带过,有几次差点身遭不测也是一笑了之。

    直说到自己冲出烧着的木屋,将坏人点倒在地时,方不弃却是满面犹疑道:“师父,那些被我点倒之人中有几人是上午围攻陆老前辈而受伤之人,为什么我救了他们,他们却又来害我。”又指着常长老道:“这位常长老,路长老好心饶了他的xìng命,只是帮中有事未了才一直押着他,为什么他还要引坏人来还我们?”

    常长老听了这话,鼻子一哼心道“不知道这小丫头是真傻还是装傻。”

    山中客轻拂着方不弃的长发,柔声说道:“不弃,这就是江湖,有坏人也有好人。”

    方不弃问道:“那怎么才能看出那人是坏人还是好人?”

    山中客听了这话竟怔怔的出了神,喃喃自语道:“好人坏人哪里能那么容易分清?有些时候却是好心做了坏事,遗恨终生……”

    山中客说这话时语气虽轻,却饱含伤感,似乎是想起了多年前的往事。

    方不弃见师父伤神,摇了下师父的胳膊,道:“我也懒得分什么好人坏人,反正这次跟师父进山后我再也不下山了。”

    游牧童听了这话,心痛竟是莫名的一痛“她再也不下山了?今后我还能见到她么?”

    众人由游牧童领着一路向北行去,眼见rì将西沉才见到游牧童平rì所居的小屋,游牧童在木屋外几十丈处,已忍不住大叫道:“‘凶鳄’师父、‘鳄凶’师父,你们的好徒儿回来了,还带来几位武林中的朋友!”

    叫了几遍,屋内无人应声,游牧童赶忙跑进屋内,见了桌子上摆的几件物事,忍不住哈哈大笑出声。

    这时其余几人也已经快步跟进屋子,众人只见桌子上摆着一碗鱼油、一坨鸡屎、一小片布、一根捆着短头发的枯树枝做成毛笔的样子、一盏油灯、等后面刻着两条小鱼。

    众人茫然不知何意,游牧童却指着桌上物事,一字一句地道:“有(鱼油)……急事(鸡屎)……不(布)……必(笔)……等(灯)……我们(两条鱼),师父不愧是师父,只是刻得这两条鳄鱼不怎么威风。”众人明白此中道理后,也是哈哈大笑。

    游牧童本想领大家进屋休息,但见屋内没有座椅只好将各人让到屋外倒折的柳树上坐下。

    眼见天sè渐晚,游牧童去水里摸些鱼虾烤了,方不弃、了尘二人在山里采了些野菜,各人凑合着吃了些,续其话来。

    路不平一脸愁容,问山中客道:“如今帮内兄弟已在洛阳集结,不rì就要到少林寺讨还公道,此事一起,江湖必定大乱,为今之计却当如何?”

    山中客也正考量此事:“依路长老之见,那恶僧是何许人?此事又事出何因呢?”

    路不平答道:“我若料得不错,那恶僧应该是朝廷派来的,上个月风帮主曾找我谈过话,说是朝廷想要招安丐帮,风帮主没有答应。帮主料想朝廷不会就此干休,恐怕丐帮rì后将遭大难,他自己身染重疾已久,如若哪一天自己暴病身亡,望我能努力保住丐帮数百年基业。前几天风帮主果然死于非命,加上这两人(说着向常长老、甘胜一指)是朝廷派来加害我等,所以我料定那恶僧定是朝廷中人。想当年在太祖当政,太祖为了掩盖自己落难江湖的经历,曾要剿灭丐帮、少林,幸得江湖各派携手并肩才避免了一场血难,如今朝廷再起干戈,势必要从中作梗让江湖各派相互为敌,他们才好坐收渔翁之利。但事出何因,我却不知了。”

    山中客点点头漠然道:“没想到我入山十几年,江湖还是如此。”又对路不平说道:“路长老,依你所说,大后rì便是风帮主头七,我想此地到少林不过几rì路程,帮内兄弟明rì就要抬着风老帮主的遗体向少林去讨说法了。路上再遍邀各路英雄,到时候少林寺就要鸡犬不宁了。”

    路不平面露惭sè,前rì他与其他三位长老确实如此商议过,这正是他所为难之事,如若各路英雄当真与少林为难,那自己岂不成了江湖的罪人,忙说道:“依先生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理?”

    山中客见此,说道:“此事确实棘手,为今只能与丐帮兄弟诉说明白其中原委,如果路长老能接任帮主之位也免却了rì后诸多变数。”

    山中客猜到路长老几次不肯接任帮主一职定有难言之隐,但此时若没有德高望重之人接任帮主,rì后恐怕因帮主之位还要再起干戈,所以也只好劝他如此。

    果然路长老长叹一声道:“如今风帮主尸骨未寒,另立帮主必难服众,现今姓常的已投靠朝廷,我想他手下弟兄定会从中作梗,甚至引起各分舵弟兄自相残杀。再者我数次谢绝风帮主,也因自己旧伤久不能愈,恐怕死于突然,帮内又要遭乱。”

    山中客知道路不平不肯受任帮主,不便再劝,说道:“如此说来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明rì路长老便去与帮内弟兄诉说明白,但此事重大,我们又口说无凭。依我之见,此事应从那大信分舵侯二入手,如果侯二真的是jiān细,那么他明rì必会到场,俗话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时候只需如此如此……如果那侯二不是jiān细,那姓常的为绝后患必定杀了他灭口,只需找到侯二的尸首再如此如此……此事必成。”

    路不平听得此计慨然道:“先生果然足智多谋,路某佩服佩服!”

    ;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安弟的世界的小说客隐江湖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客隐江湖最新章节客隐江湖全文阅读客隐江湖5200客隐江湖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安弟的世界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