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施之不求 求之无功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心头,也不应该张扬出去让别人赞美,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付出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对他人的给予,而要求别人回报予他,那么即使是付出百镒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人应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并以之为乐就上升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施恩惠于人而不求回报,是“为善不欲人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做善人的必经之路就是做善事,但做善事的动机却高低不一。有些许聪明的人,往往将善用于自己的功利目的上。比如《水浒传》中的施恩,其礼遇落魄的武松,看上去是一副行善的慈眉善目,但实际上却是想要获取武松的回报,为其赶走蒋门神,他的内心还是贪求快活林财货的丑陋嘴脸,所以施恩的绰号是“金眼彪”意为眼里只有钱。这种施恩图报的善,虽然也是善的一种,但却因为利益的介入,使得行此类善的人反而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伪善还不如真恶。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果报,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的可能不多,受者却足可感到人间真情。故而,施之无所求,有所求反而会没有功效。
菜根谭点读最新章节052.施之不求 求之无功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