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君子之心 毫无障塞
[原文]霁日青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当一毫凝滞?太虚何当一毫障塞?人心之体,亦当如是。()
[译文]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转瞬之间又太阳高照或明月高挂。()大自然的运行无止无息,何曾有一刻的停止,宇宙间的运动无比通畅从没有一丝阻塞。()()所以人的心性也要和大自然一样毫无滞塞,不被名利所阻碍。()
[点读]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看似有些许无奈与凄凉,其实也没有什么。痛哭的时候是这个人,欢笑的时候还是这个人,两者相互矛盾却又全然一体,而之所以痛哭、之所以欢笑,乃至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因缘循环的结果。其实世间本就“无我”,无我就是对外境,包括自已的身体都无控制念头,宁静随缘,得大自在,大快乐。佛教根据缘起理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的、实在的自体,即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自我”(无我不是说无灵魂,有心灵但无“我”这个概念搅乱“真我”,就叫无我)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应部经典》中着重论述了佛教的无我论,如“无常是苦,是苦者皆无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缘而生,因缘灭则灭”。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会自生,而是种种要素的集合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的**体,而是种种要素刹那刹那依缘而生灭的。他们认为房子是砖瓦木石的结合体,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组成的,在这样的集合体中,没有常住不变的“我”,故谓无我。
,请牢记本站网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