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5.虚心明理 实心却欲
[原文]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译文]一个人不可以没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只有谦虚才能获得真正的学问和真理;一个人的内心不能不抱着择善的坚决态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不受名利的诱惑,挡住物欲的侵袭。()()
[点读]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炉子不虚,火不会旺,还要专门用通条捅几下,使其架空,得以火旺。做人呢,要实在,不能虚心假意。人要忠实、诚实、踏实、求实、务实、朴实、扎实,等等,一个“实”字,成了做人的重要标准之一。虚心学习的“虚”,与实在做人对立的“虚”,意义则不同。这里的虚,也可看作对“实”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实的补充注解。没有虚心的态度,在学习上不会有成效。一个人一生即使啥都不干,只是埋头读书,又能够读多少?能够占书总量多大比例?人读书学习,抓住重要的、主要的,也学不完。假如再不虚心学习,那就更学不到什么东西了。读书学习的人,大概都有同感。在没有涉猎某个方面知识的时候,也倒是没有觉得少多少东西。而当学习到一些之后,反而觉得缺的东西太多。就是一种感觉,越学习越觉得知识少,越学习越觉得应该学习。实心去欲,心里装满了知识,物欲难入。如果物欲充满了,也就装不下知识。
,请牢记本站网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