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二十六章 蛮族末日(上)

本章节来自于 帝国之崛起 http://www.lishu123.com/11/11359/
    更新时间:2012-03-22

    公元184年,也就是中平元年,王绪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年就这样过去了。皇甫嵩在长社大破黄巾军,这也成为了黄巾军由盛到衰的转折点。很快张角的去世使得黄巾军走向了覆灭,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烟消云散,但是也为持续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敲响了丧钟。

    帝国崛起系统在封建时代可以研究的科技早已经研究完毕,只是升级城堡时代需要五十万的人口,这一点还需要不少时间去达成。

    大唐城邦在这一年里从徐州运送了一万三千多名流民到台湾岛,其中有一百多人因为水土不服或者别的疾病而去世。大量流民的消失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注意,或许流民在他们眼里根本就算不上大汉的民众,多一些少一些也不会有人去关注。

    徐州城里的士族富商们谈论得更多的是一种叫做百里香的好酒,这种酒只有醉仙楼有售,十天只售一坛,价高者得,所以价格往往都超过了百金。这酒香味醇正,而且不像别的酒那么浑浊,不管是否好酒的人都对它趋之若鹜。

    当然肯定有大族试图强逼醉仙楼给出酒方,但是徐州城里大族不少,谁都不想别人得去了这个酒方,几方牵扯下都没人轻举妄动,醉仙楼也得以左右逢源,发展壮大。

    随着黄巾被平定,王绪也派人到青州,冀州等地收拢流民。自从打造出蒸馏装置后,百里香为大唐城邦赚取了大量金钱,所以对于流民的收拢也不必像以前那样,还要精打细算的计划好,会不会缺乏粮食什么的。

    这一年里,大唐城邦新建了十五艘运输船,裂锋营的一千人都换装完毕,全部装备了铁制长剑,普通军队也组建了两千人,其中一千五百人是长枪兵,还有五百名弓箭手,其他书友正在看:。步弓手没有再扩张,依旧是六百人,不过更名为飞羽营。王绪还组建了一百人的侦察骑兵,不过他们骑乘的都是劣马,平时也就是在村落间传递消息用。

    三千七百人的军队,对于总人口才两万五千人的大唐城邦来说是有些负担重了,不过好在台湾岛一年三熟,食物上也拟补了不少。

    现在这三千七百人中除了有一百名裂锋营战士留在徐州以外,其余的都在王绪和太史慈的率领下,往山里最大的蛮族,明月族进发着。

    新的一年,也就是台湾岛上所有蛮族走向覆灭的一年。

    “大哥,前面就是明月族的地方了,相信他们已经发现我们了。”王绪骑马站在山上,看着山谷里的寨子,心里充满了豪气,从今天开始大唐城邦的后顾之忧将一一被拔除。

    太史慈现在也充满了战意,虽然现在王绪已经进步了不少,能够在自己手下走上不少回合,但是切磋始终比不上真正的战斗,希望这个上万人的部落能出个强者跟自己比斗一下。

    大唐城邦大军压境,明月族当然不是瞎子,族长和长老们经过一番争论,最后还是决定派人出战。五千多蛮族乱糟糟的冲出了寨门,大约停在了大唐军一百多米外的地方。

    没有任何阵前交流,明月族已经派人出战就是表明了迎战的决定,战场上充满了肃杀之气。明月族的战士们都充满了斗志,如果失败就是族灭的下场,不像那些小部落,明月族的族人对部族还是有很高的忠诚度的。

    明月族那边一名大汉冲了出来,挥舞着石斧向大唐军这方挑衅。

    “二弟,这个人交给我吧。”太史慈挡住了想要上前的王绪,然后翻身下马,向着场中走去。蛮族没有马匹,太史慈也不想靠马力去欺负人。

    “飞羽营和弓箭手列阵缓步向前,裂锋营和长枪营紧随其后。”王绪对太史慈毫不担心,而是让射手们靠前,进入射程。

    大唐城邦的弓箭经过改进

    帝国之崛起最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蛮族末日(上)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欹铉的小说帝国之崛起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帝国之崛起最新章节帝国之崛起全文阅读帝国之崛起5200帝国之崛起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欹铉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