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

本章节来自于 箫郧写作资料 http://www.lishu123.com/11/11264/
    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据(庄子)载传自“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华道家到道教,虽其形式有所变异,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不断完善其学说,终于形成博大jīng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自成体系,沿传不绝。为了帮助同志们理解中华道家修炼真义,今就其基本宗旨,归纳言之,为以下十条:

    修道养德,内功外行。

    修道为内在修炼,即内功;养德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修炼的进步,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高尚的德行,同样也会带来修炼功夫的jīng进。反之,若德行不足,则与道无缘。昔秦皇、汉武贵为天子,毕生求仙,终不可得;而陈泥丸真人成道之前,不过是一个箍桶匠。可知修炼之道,不在贫富贵贱,道家所谓“炼药无拘富与贫”,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德,故“道不妄传”,修炼家云:”万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至人。”对于修炼者来说,首先必须广立功行,方成大道。经云:“三千功满,八百行圆。”“yù成天仙者,须立一千三百善。”

    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道门以“道、经、师” 为三宝,认为“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因道所以立经,因经所以明道。”

    道,即修道,指以自身功修,参悟大道。

    经,即读经,阅读祖师著作,印证已修。

    师,即师传,须要真师传授,指明道要。真师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明师,所谓“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以上二者,是对个人内修而言。平时做功德,仍不可少。

    道法自然,静者得之。

    修炼之道,师法自然。“自然’之义约有两层:

    其一,自然而然 不假人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强加个人意志,反害功修。故须顺天行事,天人合发,《yīn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方合大道本体。

    其二,因人而异,效验不一。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悟xìng(即理解能力)各异,即使师传相同,其内修之效验也不会完全一致。

    如何才能做到合乎自然,要妙在于一个字——静。《yīn符经》曰:“自然之道静”,故静者得之。

    自行修炼,无量度人。

    丹道修炼,主张“自度度人”。 首先要求个人潜心修炼,功成道备之后,就要显迹于世,广度有缘。一人行修,众生受益。否则徒求自了,带道飞升,于世无功,必遭天谴。《道藏》中《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所谓”无量度人’,就是最大程度地、无私地度化与道有缘的人。

    昔钟离老祖度化吕祖之时,曾问:尔yù何rì成道?吕祖答云;吾yù度尽众生,而后成道!此等胸怀,方是修中华道家风。

    至道不繁,守中为要。

    大道至简至易,至jīng至徽。《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感。”《黄庭经》云:“至道不繁”。繁杂无绪,皆为道末,令人不得要领,故尔道家不取。修炼之学,是质而jīng的东西,以少胜多,直指大道。《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盖愈趋简单,愈近大道。司马谈论道家要旨说:“指约而易cāo,事少功多。”颇合修炼宗旨。

    修炼以“守中”为要。《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云:“得其环中,以应

    箫郧写作资料最新章节中华道家修炼学十大宗旨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箫郧的小说箫郧写作资料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箫郧写作资料最新章节箫郧写作资料全文阅读箫郧写作资料5200箫郧写作资料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箫郧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