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六十九章:十万大军空对峙,一片狗海淹倭奴

本章节来自于 抗战红警之同人 http://www.lishu123.com/11/11051/
    梅川内酷激励鬼子骑兵残部士气的同时,先锋军新任骑兵指挥官步登豪,也正率领着第一战区司令部直属骑兵军疾驰在通往十八里铺的道路上。 首.发

    步登豪死命抱着马脖子,双腿紧夹马背,一条粗麻绳五花大绑把身体牢牢捆在马上,疾驰的狂风吹得脸上的肥肉犹如水波一样褶皱起来,肥硕的大屁股伴随着马儿的颠簸不断“啪啪啪”好像舂米一样砸在马鞍上,身体左摇右晃,前垮后滑,而他的面部表情也极度精彩,时而扭曲,时而折叠,时而翻转,时而堆积(步登豪:靠!你当我的脸是橡皮泥还是堆积木啊!),一路狂飙一路口中发出只有在某种不和谐情况下才能产生的怪叫:“啊……哦……咦…….呜……吁……”

    来,摄影师,给他个分镜头,回头剪了照片贴出来,加个标题,叫做:“步登豪亲身体验骑乘位,好孩子切记远离艺术片”。

    “骑兵酷你妹啊!我**要摔烂了,蛋蛋要磨碎了,有木有啊有木有!”步登豪心中滴血,口中哀号,把诱骗他当骑兵指挥官的狗头军师诅咒一百遍啊一百遍!

    自七七事变,驰援天津海光寺一役,原29军的第九骑兵师折损殆尽。之后鬼子兵打破长城防线,席卷平津,河北诸军的骑兵力量更是遭到毁灭性打击。反映迅速的老蒋,很高兴地撤消了河北军队的所有骑兵番号,腾出编制给中央军嫡系组建新部队。步登豪所谓的“第一战区司令部直属骑兵军”只是一个野鸡番号,老蒋是不会认的。只是因为历史上,在七七事变后,原第九骑兵师和第四骑兵师合编成了骑兵第三军,老猿就固执地认为历史还会继续发生,骑兵第三军应该要照常组建,所以就预先安排一个野鸡番号,赶紧把架子搭起来。但老蒋完全没有默契,鸟都不鸟老猿,番号什么的不用想了。好在先锋军内部有备用方案,这支整合了河北几乎所有骑兵的部队,有了一个浓重先锋军味道的番号:鲁南畜力化巡回防疫总队。

    以下是鲁南特区政府的官方解释:

    “鲁南畜力化巡回防疫总队,隶属鲁南卫生局防疫站牲畜病科,是一支以牲畜为动力,骡马化为特色的医疗巡回机动队伍。以防治牲畜疫病、抵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避免生物圈失衡、保障传统地球食物链完整,适时推进生物进化,进行人工选择和杂交繁育,清除劣等物种、提高农牧业产值为工作职责。该队伍人员已纳入鲁南人社局地方政府编制,由鲁南地方财政核算经费负担工资福利……”

    由于这支部队一改先锋军机械化的特色,以牲畜为主要代步运输工具,人民群众给“鲁南畜力化巡回防疫总队”起了个简称:“畜牲队”,而一衣带水邻邦民人更是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鬼*畜队”。

    但现在,“畜牲队”才刚开张,河北老兵早拼光,矮子里拔高个,步登豪就上了战场。与其说“鲁南畜力化巡回防疫总队”是一支骑兵,不如说是一支骑马骑骡骑驴的步兵部队。前几次战役幸存下来的骑兵战士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和步登豪一样绑在马骡驴上的步兵。

    好在蒋国府为了恶心先锋军,调了原东北军骑兵第四师王奇峰部来给先锋军掺沙子,想要从中制造矛盾搞分化,顺便拉拢收买一下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先锋军高级干部步登豪。但咱先锋军是什么人,咱是坚贞不屈的,有着伟大民族理想的、坚定革命信念的、高度历史觉悟的中华帝国主义战士!糖衣吃下了,炮弹也得拆了引信火药回厂重装。步登豪相信,用不了多久,骑兵第四师这些平均年龄二十啷当岁的纯洁东北娃,就会被糜烂的二十一世纪中华帝国主义生活方式腐蚀堕落得不成样子(腐朽的二十一世纪中华帝国主义生活方式?难道是腐宅们的h书**h片?)。至于王奇峰,历史上也是一个抗战到死的血勇之将,跟着先锋军有前途这种小儿科的事情,正当不惑之年的他迟早会看明白的,不担心。

    王奇峰满怀郁闷地骑在马上,但回头看看那个龇牙咧嘴灰头土脸在马上嘿咻挣扎的“畜牲队”大队长步登豪,心中稍微舒服了些。原因无他,刚刚晋升堂堂陆军中将的王奇峰,以中东路战争打苏联毛子、通辽战斗打蒙古蛮子、锦州战役打日本倭子的老资历,带着齐装满员的骑兵第四师,居然要并入一个野鸡番号“鲁南畜力化巡回防疫总队”,听一个毛头小子步登豪的指挥,要是心里能爽才怪!

    抗战红警之同人最新章节六十九章:十万大军空对峙,一片狗海淹倭奴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曹翰的小说抗战红警之同人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抗战红警之同人最新章节抗战红警之同人全文阅读抗战红警之同人5200抗战红警之同人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曹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