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西南百余里,定县,翟城村。
平素和煦安宁的村子外边,隐约传来杂乱的枪声,远远就能看见天际处有十几处火头腾起,田野间草垛燃起的浓黑烟气滚滚直上,熏得半边天空失去了颜色。村里牛羊乱叫,鸡犬狂吠,男人们提着猎枪粪叉三三两两冲出家门,后面的女人卷着不多的包裹物事,满脸涂得炭黑,拖着眼泪鼻涕乱冒的娃儿,惊慌地朝村后边跑。沿路上,听到不同的传闻:
“不会是土匪来洗村了吧?”
“哪能啊!先锋军开过去后怎么还有土匪?不都被撵跑了吗?”
“要不就是国府军征粮拉丁?还不一样!”
“哪那么多废话!还不快跑!是东洋鬼子来了!一色儿的骑兵,眼见着都到十八里铺了!”
啊?!一听说是日本人打来了,村夫村妇们更怕了,一窝蜂的朝着相对平静的村后跑去,一路上还跟着自家的猪啊狗啊什么的,人畜杂踏,乱不可言。
本村乡绅米晓舟满脸灰尘汗水流得花猫似地跑回家,迎头撞见大哥米迪刚,立刻放声悲哭:“大哥!鬼子骑兵打来了!一路上烧杀抢掠,这么多年建场办学,辛苦全白费了!”
不料大哥米迪刚劈头就是一个大耳光子打过来:“慌什么!遇大事需有静气!鬼子打过来,你不去村公所,跑回家来干什么!”
兄弟两个急急往村公所赶,米迪刚抓紧时间问几句,好掌握情况:“有多少鬼子?多少人枪?是骑兵?从哪来的?县城有没有消息?民兵拉起来没有?老三这时候跑到哪里去了?”
一连串话把米晓舟问晕了,他结结巴巴地回道:“没,没看清。只知道烟尘高耸,奔声如雷,看起来像骑兵,就是不知道有多少鬼子。方向好像是从县城来的,都到十八里铺了,现在县城恐怕已经民兵还乱着呢,拖家带口的往外跑。三弟只带着精干村小队先到村口顶上去了。”
米迪刚立刻决断:“鬼子几百里路的深入敌境,只能是小股流窜!他们不敢冒冒然打县城,只能下乡流窜占占便宜。不要慌!去村公所敲锣,先把村里的各房长老请来,安定阖村人心。大平地上往外乱跑,全都给骑兵踩死!赶紧把人拦回来!留在翟城靠着土墙拼死守住,还能有一条生路!骑兵又不能爬墙,这么远顶多带几门小炮,鬼子打不进来!老弱妇孺都进地窖躲着,别乱哭乱跑闹得人心惶惶的!男人都拿家伙什集合,准备组建乡中队的枪不运到了吗?都发下去!”
一番忙乱后,在族中长老的安抚下,人群惶惶的心态稍稍安稳了下来。曾接受过第一战区民兵预备役计划短暂训练的“基干民兵”们第二次拿到了枪,开始整队——第一次是先锋军教官下来编练民兵组织,摸过一次枪。虽然是河北一线部队淘汰下来的三八盖和汉阳造,但沉甸甸的分量和黄灿灿的子弹还是给人不少安全感。没分到枪的丁壮则拿着祖传的猎枪火铳锄头粪叉加入到守卫家园的行列里来。一箱箱乌溜溜散发着火药气味的的木柄手榴弹被分下去,男人们一人两个拴裤腰带上——同样是河北五军的淘汰货,不过胜在简单易使,一拉就扔,一炸两半,喷出的烟光倒是声势不小,村子里的半大小子们个个都抢着往怀里塞。
甚至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哼哧哼哧搬出一门老掉牙的松木土炮。别看这老东西长得皱皮拉渣的,可是旧时乡间抢水争地的一件利器,以前村子之间就水源地界斗殴开片的事情三天两头的发生,哪个村子有一门这样的松木土炮,推上去轰他娘的,保管吓得对方屁滚尿流。这玩意儿好在制作简单,整个的老松木掏空内心,外面箍上三道铁圈,里面塞上双份火药,上面钻个孔,插入药线,填进满满的碎磁烂瓦,点着了火就放,轰过去能笼罩十几步阔的地面,二三十步以内打得人满脸满身的血,打不死人也能吓死人。缺点就是不经放,两三
炮外表就能炸出裂痕,纯属易耗品,不过这东西临阵能放响一炮就不错了,要是连放两炮还轰不走抢水的外姓人,翟城米氏也别在这地面上混了。几个早年亲身参加过光绪xx
抗战红警之同人最新章节六十六章:乡村建设保乡村,人民战争靠人民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