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三十九章:十万青年挥手得,五百小吏招募难

本章节来自于 抗战红警之同人 http://www.lishu123.com/11/11051/
    长山县城外的荒野中伫立着两座三层房,迁往郊区的鲁南特区政府和长山县政府就座落于此。与后世截然不同的是,政府房简单粉刷、绝无修饰、简朴大方,占地虽不小但装修却可以称作简陋。两座建筑外貌和其他新建的房几乎没有区别,一样的白墙黑瓦,如果不是前挂着白板黑字的政府招牌,路过的人一定会以为这里是一座新建的小学或是厂房。鲁南的行政部门就低调地落户在这里。

    在政府的底接待处,一张桌子摆在大门前,背后的墙上贴着一张类似于后世的招工启示,上书:“鲁南特区第一届公务员考试报名点”。

    桌前排着长队,从各地闻风而来的青年学生、留洋才子、旧式文人齐聚于此,为角逐这一平等的竞争机会,求取入仕。只见长长的队列中,每个人脸上都浮现出憧憬和紧张的神色。这是自前清宣布取消科举之后,中国大地上首次重开文官选拔考试。具有官本位传统的中国人,自然蜂拥而至,自付有些才华的读书人都不愿放弃这个机会,何况主持这次“科举”的还是名动天下的鲁南特区。鲁南特区虽然成立时间很短,但其施政理民、仁义素著、高效廉洁、法治严明,被内外舆论公认为“有新气象”的政府,如能侥幸附于骥尾,将来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自民国肇兴以来,官吏选拔录用制度混乱,敲骨吸髓之辈充斥朝堂,在野贤士不得伸其志,故党派屡兴,各主其张,从一开始的党派多如牛毛,到现在的蓝党、红党纷争。其实中国的文人,不太在乎到底做哪家的官,效忠哪个政权,只要是中国的官就好(不包括汉奸)。数千年的科举选才制度,以及风行后世的英国近现代文官制度,都是收揽天下士人之心的好手段。说到底,红党、蓝党争斗不休,不还是为了那几张交椅吗?

    政务型克隆人正在给这些排队报名的考生发放考试须知,上面印有报名资格、考试大纲、考试规则等内容,帮助考生正确理解公务员考试制度,顺利报考。

    一个考生正眉飞色舞地大秀学历,一副金榜必中的模样:“我潘飞可是美国布支纳利(不知哪里)大学学士,英国桥布剑(瞧不见)大学硕士,德国梅莱尤(没来由)大学博士,精通商学经济学(卖假货)、兼修语言逻辑学(忽悠)、另外对公共关系学(油滑)也有深入研究――像我这样的绝顶人才,高中是必须的啊!”

    一同排队的考生都满怀敬畏地看着他,一个上了年纪的旧书生拱着手道:“学无长幼,达者为先。这位小友学问如此深厚,异日必定金榜题名。如我等侥幸得充孙山,还请小友不要忘了我等末后学进,将来多多提携啊!”

    潘飞故作矜持,笑着点头:“好说,好说,都是同科同榜,将来相互照应是应该的。”

    胡子都已经花白的旧书生恭维道:“我等食古不化的人,读了这么多年旧书,怕是没指望考上这新政府的官了。潘博士留洋几国,应该是对新政府的胃口的,不消说,一局副长是跑不了的。”

    潘飞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哪里哪里……”正待谦虚两句,一个发放资料的政务型克隆人走上前来,将资料发给几人,出口打断道:“公务员招考,招的都是吏,不是官――考上了一律都是底层科员。想做官的上别处去,我们找的是能做事的人。”

    众人一愣,颇有些不快,有几个自付有才的家伙正待嚷嚷,前面报名处传来一阵喧哗声,大家纷纷仰头而望,政务型克隆人费力维持的队列立刻松散混乱起来。

    “凭什么不让我报名?就因为我是红党党员吗?!!!看来你们鲁南自我标榜的民主也只是先锋党一党独裁的幌子!反对独裁!要求民主!”

    一个年轻人脸色涨得通红,挥拳向天,大喊口号。

    负责审核报名信息的政务型克隆人面无表情地回答:“不仅是红党,蓝党、先锋党的党员都不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如果想要报名参加考试,就得公开**。按照鲁南特区颁布的《特区公务人员考试录用办法》规定,所有公务员属于事务官,就是俗称的“吏”,不得具有任何党派政治背景,始终保持文官中立,不参与竞选,不干涉政党政治。

    抗战红警之同人最新章节三十九章:十万青年挥手得,五百小吏招募难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曹翰的小说抗战红警之同人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抗战红警之同人最新章节抗战红警之同人全文阅读抗战红警之同人5200抗战红警之同人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曹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