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城中,一处老茶馆客座满盈。众多济南城的茶客闲人,围在大堂里,听北平城里来的说书先生“铁嘴李”讲时下火热的《先锋演义》。下的大堂里,挤坐的都是粗豪汉和破落户,粗劣的旱烟熏得大堂里烟雾缭绕,夹杂着汗臭和茶香,味道怪异至极。听众们却毫不在意,听着评书,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茶馆的二,是雅座包厢,帘子垂下,里面人影绰绰,不知是哪家的富贵老爷小姐也慕名而来,一听四九城的金牌铁嘴讲的评书演义。茶里早就没了座,就连茶馆外都站满了人,高高矮矮,老老少少,驻足细听。茶馆老板也不小气,忙里忙外,给没了座的客人搬运长条板凳,笑得嘴都合不拢。做茶馆嘛,不就图个人气?人气旺,生意就好,在乎那几个茶座铜子儿干嘛?说先锋军,咱济南城的爷们也爽出一口气啊!
只见“铁嘴李”一挥折扇,满脸凄然道:“……先锋军再英雄,可猛虎架不住群狼啊。自打16号晚上先锋军在草原上遭了鬼子大军埋伏,当天夜里鬼子兵就打破长城,翻进关来。刘峙这没卵子的“福将”弃了手下兵将自己跑路,还连累得友军都垮了下来,古北口、喜峰口、山海关一夜之间,尽数失守,鬼子十万大军蜂拥南下。17号早上天刚亮,鬼子兵就赶着大股大股的溃兵灌进了北平城。守城的张自忠将军还没集结起队伍,就被潮水一般的溃兵冲垮了――谁能想鬼子来得这么快啊!北平城就这么稀里糊涂地丢了,我铁嘴李也跟着逃难的人群跑到了天津,坐上了先锋军派去接应老百姓的汽车,一路坐到济南。咱北平还算好的,虽然过了大兵,好歹没遭什么灾。东面的通县,整个被谷寿夫这老鬼子屠了!小两万人啊!全没了!!!单单就是为报复冀东保安队的反正!”
座下一片哀叹恨骂声,大多数都是诅咒刘峙这没卵“福将”不得好死;有人也哀叹没了先锋军,国府军怎么就这么不禁打,满山遍野被鬼子撵兔子一样追着跑。
立时就有“五法币”跳出来说,国府军七个军在长城防线连续和20万鬼子伪蒙军血战两天两夜,全歼鬼子一个旅团,重创鬼子一个旅团,击败鬼子一个师团,加上29军之前的平津大战,只怕消灭的鬼子得有四五万人。正牌的鬼子兵都死了这么多,国府军的损失也一定惨重至极,忽然遭到鬼子夜袭,外面听说先锋军中伏,里面看到刘峙逃跑,军心大乱,说不得也要败了。
下面马上有毒舌的吊着嗓子喊:“嘿嘿,这几万鬼子兵,恐怕有一多半是先锋军的功劳?怎么说还不都是靠着先锋军撑着场面!先锋军在头上罩着,什么杂牌都能打胜仗;没了先锋军,一个晚上都守不住。唉!~~~”
几个“五法币”扬胳膊撸袖子就要开打,那毒舌的破落户却懒洋洋地趴在桌上,眯着眼睛喷旱烟。茶馆老板赶忙跑出来打太平拳,说都是打鬼子何分彼此,有本事投军去,也打几个鬼子让济南城的老少爷们看看;一边示意铁嘴李换段得劲的,这才把事态勉强平息下去。
铁嘴李赶紧话锋一转,说起“舵主铁人断后卢沟桥,伤兵主任自爆阻追兵”这一段,赢得叫好声一片。
“只见那舵主大喝一声,好似惊雷炸响;大喝两声,永定河水倒流;大喝三声,阵前沙尘四起,鬼子兵人仰马翻,肝胆俱裂,四散奔逃……”
观众不乐意了:“这不就是三国里莽张飞断长板桥吗?怎么套在舵主身上?不好不好――铁嘴李说了半天,咱还不知道这舵主是何方神圣?”
铁嘴李急了:“我铁嘴李可是句句属实!当时舵主带着铁人队在卢沟桥前,借着古北口、山海关两战之威,只三声大喝就叫破了日寇鼠胆――与此同时,先锋军驻平津办主任萧尚斌在丰台城中引爆库存军火油料,引发大火殉爆。鬼子们以为先锋军有埋伏,吓得屁滚尿流,大军顷刻土崩瓦解。这才缓了南下步伐,我铁嘴李才能捡回一条命啊!”
有听客急了:“萧主任就这么殉国了?那舵主到底是什么来历?听起来好像江湖客?!”
铁嘴李哈哈一笑:“哪能啊?!萧尚斌萧主任那是袁大帅的心腹爱将,手段通神,早早从丰台地下暗道(下水道)逃出生天,只留下近千日寇在火海里挣扎――要说袁大帅麾下诸将,都是大有来头的。萧主任亲手赠我一部《天龙八部》,说的就是他先
抗战红警之同人最新章节三十六章:评书演义茶馆摊,一啄一饮有定分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